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

关于开展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

(粤经贸电力资源〔2004〕224号)

 

各地级以上市经贸局(经委)、党委宣传部,省有关部门、有关新闻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04〕30号)和国务院召开的全社会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广泛地开展我省资源节约宣传教育活动,现将《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关于开展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发改环资〔2004〕793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贯彻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宣传主题

2004年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大力推进节约降耗,缓解资源瓶颈制约。重点开展节约用电宣传。

2005年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的主题是:节约能源、发展循环经济。

2006年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的主题是:绿色消费、持续发展。

二、宣传目的

深入、广泛地宣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的主要内容和精神,突出宣传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点指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所面临的资源形势和瓶颈制约因素;明确提出我省在资源节约活动的目标、要求和主要措施等,动员全社会深入开展资源节约,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声势;通过在全社会开展资源节约宣传教育活动,让资源节约概念深入人心,成为全民自觉的行动。

三、宣传活动安排

(一)结合每年一度的节能、节水、节地等宣传周(日)主题,深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在六月份,要充分利用“环境日”(6月5日)、“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6日―11日)、“全国土地日”(6月25日),围绕节能、节水、节地主题,开展各具特色、生动活泼、讲求实效的节约宣传活动。

当前,针对我省电力供应紧张、迎峰度夏关键时刻,各新闻媒体要高度重视节电宣传,结合今年节能宣传周主题,加大节约用电宣传力度,促使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全面推进节电工作。

(二)配合全国“资源节约行”活动,从2004年7月起,用半年时间,开展全省“资源节约行”活动,组织省内强势新闻媒体,用系列专题报道形式,揭露和批评浪费和破坏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现象,对能耗高、污染重、改造差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和警示。集中宣传在资源节约方面的先进典型,对全省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典型事例进行正面报道。加强资源节约示范工程的宣传,大力推广节能、节电、节水、节油、代油、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推广节能型康居工程,形成全社会关注资源、重视资源节约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三)7月中旬由广东省电力行业协会承办召开电网电力论坛广东分论坛和节能与电力可持续发展论坛。9月拟由省电力行业协会、省节能中心承办节能、节电产品与技术展销会。有关新闻媒体要组织力量对这些活动进行专门报道。

(四)根据不同单位特点,在企业、机关、学校和社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一是在企业重点开展依法节约资源宣传,通过大力开展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活动,努力创建节约型企业。同时开展创建绿色宾馆、商厦、写字楼、绿色建筑活动;二是在机关开展节能、节水、废物回收利用宣传,政府带头节约资源;三是在学校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宣传与实践活动,树立资源节约从小做起意识;四是在社区开展资源节约科普宣传。

(五)不定期举办各类专题研讨会、宣贯班、培训班、技术交流会、推广会和技术成果展览,大力宣传国家和省有关资源节约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资源节约知识、优秀科研成果、实用技术和产品,推动资源节约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倡科学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四、实施要求

(一)省经贸委、省委宣传部负责全省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的组织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跟进和完善宣传计划。各级经贸局、宣传部门要把资源节约系列宣传列为近期宣传工作重点,各地级市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大力推进节约降耗,缓解资源瓶颈制约”这一主题,制定本地区、本部门资源节约系列宣传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二)加大资源节约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要全面正确地认识我国和我省的资源状况;充分认识我省将长期面临能源消费大、自给率低、资源短缺的局面;深刻理解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深入分析我省资源利用状况,挖掘资源节约潜力,反映和正视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力宣传资源节约在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突出宣传国家和省有关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介绍市场经济国家推动资源节约的新机制和有效措施。

(三)宣传中要充分发挥正面宣传的引导作用,重点宣传资源节约先进典型、先进知识和技术。同时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大胆揭露、批评那些浪费和破坏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现象。

(四)宣传工作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全社会,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会团体和社区作用,并根据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不同媒体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系列宣传活动,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

各级经贸系统要积极组织多层次的资源节约培训工作,将资源节约内容纳入不同层次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目前要重点抓好节能、节电工作,在今年下半年,要组织几期全省重点耗能单位节能节电培训班和节能政策宣贯班,增强节能、节电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当前要重点宣传《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关于节能节电方针政策。

各级宣传部门要按照中宣部《关于全国资源节约活动的宣传报道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好相关宣传报道工作,依照重点宣传和普及宣传相结合,集中宣传和经常性宣传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各具特色的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在全省电视、广播等视听媒体的重要时段,要开辟资源节约专题报道和播报相关公益广告;在报纸、杂志等媒体的重要版面,要开辟资源节约专门栏目、专题报道和专版,进行集中和系列的宣传报道。

各市、各部门在宣传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省经贸委、省委宣传部反映。

联系方法:

省经贸委联系人:李晓燕,电话:020-83133257

省委宣传部联系人:刘星,电话:020-87185480

         

OO四年六月七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关于开展

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

(发改环资〔2004〕79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计委)、经贸委(经委)、党委宣传部,中央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新闻单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04]30号)(以下简称《通知》),2004年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节约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对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重要批示、国务院办公厅《通知》要求和国务院召开的全社会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广泛深入地开展资源节约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决定联合开展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宣传主题

2004’ 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大力推进节约降耗,缓解资源瓶颈制约。系列宣传是全国资源节约活动的重要内容。宣传活动要紧紧围绕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制约,突出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节约用水,节约土地资源,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大宣传力度,讲求宣传效果。

2005 年、2006年的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将根据当年的资源形势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确定宣传主题。

二、宣传的主要内容

从国情出发,全面正确地认识我国的资源状况;深刻理解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深入分析资源利用状况,挖掘资源节约潜力;反映和正视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力宣传资源节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突出宣传国家有关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主要措施;介绍市场经济国家推动资源节约的新机制和有效做法。主要宣传内容见附件一。

三、宣传工作的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制定切实可行、注重实效的宣传计划和活动方案。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把资源节约系列宣传列为宣传重点,并作为定期新闻通气会的重要内容。各地区、有关部门要以本通知精神和宣传提纲(附件一)为基础,紧紧围绕“大力推进节约降耗,缓解资源瓶颈制约”这一主题,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注重实效的资源节约系列宣传计划和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并于2004年6月10日前将宣传计划和方案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

日前,中宣部已将《关于全国资源节约活动的宣传报道方案》(以下简称《宣传报道方案》)下发各地党委宣传部和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各有关新闻单位要按照《宣传报道方案》的要求,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好资源节约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二)发挥正面宣传的引导作用。一是宣传典型。多年来,全国范围内涌现出了一大批资源节约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要通过宣传典型经验、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作用,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自觉开展资源节约;二是宣传资源节约知识、优秀科研成果、实用技术和产品,通过举办各类专题研讨会、技术交流会、推广会、技术成果展览等,推动资源节约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三是宣传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三)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对资源节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那些浪费和破坏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现象,要大胆地加以揭露、曝光和批评,形成舆论监督声势,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在舆论监督中,要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通过曝光来促进问题的解决。

(四)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重点宣传与普及宣传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会团体和社区等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媒体,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节约宣传活动,并根据不同新闻媒体的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在电视、广播等视听媒体的重要时段,开辟资源节约专题报道和相关公益广告;在报纸、杂志等媒体的重要版面,开辟资源节约专门栏目、专题报道和专版,进行集中和系列的宣传报道,营造强大的舆论宣传声势。

四、主要活动安排

2004’ 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要科学筹划,精心组织,讲求实效。主要宣传活动安排见附件二。

五、组织领导

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宣部主办,国务院有关部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科技日报等单位参加。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宣部负责全国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的组织协调。各地发展改革(经贸)委与党委宣传部负责本地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的组织协调。在组织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的领导,扎实推进宣传工作,注重宣传效果。

 

    附件:

一、                大力推进节约降耗,缓解资源瓶颈制约-―2004’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宣传提纲

二、                2004’资源节约系列宣传主要活动安排

三、                2004’ 资源节约系列宣传口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共中央宣传部

OO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附件一:                                       

大力推进节约降耗,缓解资源瓶颈制约

――2004’ 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宣传提纲

 

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源节约工作非常重视。在今年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要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把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又实。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要重点抓好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使用资源放在优先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当前,要突出抓好节煤、节电、节油、节水和降低重要原材料消耗工作。要大力推广节能降耗技术工艺,开展清洁生产。建立城乡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总书记和总理的讲话,为做好新时期的资源节约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重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要紧紧围绕这些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逐步树立全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全面、正确认识我国的资源状况

从资源总量看,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品种丰富,一些重要资源拥有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从人均资源占有量看,我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水资源状况:我国虽然是一个水资源大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2002年,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3万亿立方米左右,但人均淡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目前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其中有10个低于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

能源资源状况: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1999年,我国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4.5%;即使储量最丰富的煤炭,人均储量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9%。

主要矿产资源状况:我国矿产资源品种多、总量大,已发现171种矿产资源, 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58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

耕地资源状况: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至2003年底,耕地资源总量18.51亿亩, 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耕地面积仅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在2000多个县(市)中,目前有600多个县(市)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人均耕地警戒线0.8亩以下。

二、深刻理解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

一方面,资源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没有必要的资源保证,经济难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目前,我国90%左右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于矿产资源;85%的食物由耕地提供。另一方面,资源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约束作用。许多资源的供给能力不是无限的,资源的承载能力反过来要制约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和方式。近年来,水、煤、电、油等资源短缺尤为严重,如2003年原煤生产量虽达到16.67亿吨的历史新高,增长15%,但仍供不应求,许多电厂、钢厂“等米下锅”,由于缺电、缺煤,一些地区不得不重新启用柴油发电,导致柴油供应紧张,使许多浪费和破坏资源的小煤窑死灰复燃。电力供应紧张地区从2002年的10个省(市、区)增加到2003年的21个,而且缺电地区的紧张程度更加严重,已经对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的瓶颈制约。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强,资源约束将替代资本约束逐步上升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甚至成为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一个重大问题。

水资源严重短缺。目前我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其中灌区缺水约300亿立方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农作物旱灾面积4.12亿亩,约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5,年均损失粮食200~300亿公斤;旱情严重时,全国农村有上千万人和数千万头牲畜临时性饮水困难。全国城市缺水日益严重,2000年我国663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其中108座为严重缺水城市;北方和沿海城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正常年份缺水量近7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同时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量开采、水位下降、漏斗面积扩大,直接影响到地下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城市化发展进程。

能源供需矛盾突出。2003年,全国缺电350~450亿千瓦时,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到2020年,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将大幅度上升,这对能源的可供量、承载能力,以及国家能源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仅从满足国内煤炭需求来看,就面临着煤炭精查储量不足、生产能力不足、运输能力不足和环境容量不足等四大压力。

重要矿产资源后备储量不足。据测算,到201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多数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严峻,一些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用量大的大宗矿产资源中,贫矿和难选矿多,富矿少,质量差,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相当突出。

耕地资源长期短缺。我国耕地资源开发程度已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土地复种指数较高,进一步提高耕地资源开发程度的空间十分有限;优质耕地仅占我国耕地资源的1/3;我国部分耕地污染、土地盐碱化、沙化和退化严重,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资源减少和短缺直接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和现代化进程。

三、深入分析资源利用状况,挖掘资源节约潜力

我国资源利用状况,一是资源利用效率低,消耗高;二是每单位资源所产生的效益差,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资源的低效利用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

水资源利用状况。我国的用水效率很低,水资源浪费量大、污染严重,同时海水和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量也较少。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2002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537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足60%,远低于发达国家75%-85%的水平;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0.45,大大低于国外先进水平的0.7-0.8。

能源资源利用状况。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比美国、欧盟、日本、印度分别高2.5倍、4.9倍、8.7倍和43%;我国8个行业(石化、电力、钢铁、有色、建材、化工、轻工、纺织)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机动车百公里油耗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我国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均高于发达国家,其中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外的差距表明,我国节能潜力巨大。根据有关单位研究,按单位产品能耗和终端用能设备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目前我国节能潜力约为3亿吨标准煤。

重要矿产资源利用状况。一方面,矿产资源总回采率仅为3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矿产资源采选冶综合回收率及共伴生有用矿物的综合利用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我国单位资源产出效率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按现行汇率计算,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我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只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每立方米水的产出效率,世界平均是37美元,我国只有2美元,英国是93美元,日本是55美元,德国是51美元。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主要表现在土地产出率低。一是农业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尚有提高的潜力(我国尚有2/3左右的耕地为中低产田);二是非农业建设用地产出率低,全国城镇人均用地面积已超过国家规定人均100平方米的标准。

四、反映和正视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9.4%。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基础上的。要通过宣传,加深人们对资源节约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认识,增强资源节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比较中找差距,有益于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做到居安思危。

一是资源消耗大、利用水平低。主要表现在资源利用效率低、效益差,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矿产品消耗强度高于发达国家,从矿产资源的消耗强度看,在现行汇率下,我国每万元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4.9和4.4倍,即使按购买力评价计算,也高出许多。2003年,我国实现的GDP按现行汇率计算为1.4万亿美元,约占全世界GDP的4%,但为此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经折合后粗略估算为50亿吨。

二是资源浪费惊人。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小型煤矿的煤炭资源回收率只有10%-15%;资源浪费现象比比皆是,如公共场所长流水、常明灯现象,过度包装愈演愈烈,浪费粮食问题屡见不鲜,开发区等非农业用地侵占和浪费耕地、破坏土地资源现象十分严重。

三是再生资源的资源化水平低,大量可利用的资源作为废弃物白白浪费掉,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再生有色金属的产量一般占其有色金属总产量的30―40%,而我国仅为15―20%。我国每年约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的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

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对资源节约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在发展思路上重开发、轻节约,重外延、轻内涵,重速度、轻效益;把资源节约仅仅作为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权宜之计,供应紧张时重视节约,供应缓和时放松节约;资源节约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资源节约还没有成为广大企业和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等。二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等突出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还没有深入人心。三是资源节约法规、标准不完善,执法不力。虽然有《节能法》、《水法》等,但可操作性差,配套法规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标准制定工作滞后。四是缺乏有效的资源节约激励政策,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五是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六是尚未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资源节约机制。

五、大力宣传资源节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

第一,资源节约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选择。节水方面,据测算,到200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若达到60%,可节水60亿立方米左右;到2010年灌溉水利用系数若由目前的0.4-0.45提高到0.5以上,可节水185-370亿立方米。节能方面,1991-2002年的12年间,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7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同期能源生产总量增加量3.94亿吨标准煤的1.77倍,能源消费总量增加量5.27亿吨标准煤的1.33倍;能源消费以年均3.6%的增长速度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9.7%的增长速度。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目前我国废钢的回收率为40%;废旧有色金属的综合回收率为27.7%;近1/3的硫酸原料也是由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中综合回收的;铂族元素几乎全部来源于综合利用。“九五”期间,我国累计回收利用废钢铁1.6亿吨,废有色金属600多万吨,废纸4000多万吨。在节约土地方面,10年来,全国公用火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量累计达2.5亿吨,相当于节约土地4万亩;2000年实心粘土砖由1995年的6300亿块减少到5400亿块,累计节约土地近40万亩。木材节约方面,“九五”期间我国木材年节约代用量2000万立方米,相当于年消费量的20%,有效缓解了木材紧缺的矛盾。

第二,资源节约是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污染物排放量与资源利用水平高低密切相关,节约资源,就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3亿吨标准煤的消耗,这将使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1991―2002年间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7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碳计)排放4.4亿吨。我国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而且,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控制污染物排放,更迫切要求环境保护模式由传统的“末端治理”向“预防为主和源头控制”为主的清洁生产转变。通过资源节约,实施清洁生产,可以有效地防治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三,资源节约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加入WTO后,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据调查,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一个百分点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效益。例如,宝钢通过资源节约,吨钢综合能耗和吨钢耗新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第四,资源节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传统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两高一低”,即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是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而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两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使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与知识经济一起,被认为是国际上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的1/3来自于循环使用。水的循环利用更为普遍,一些发达国家在17个产业部类的生产中,水资源的消耗速率已达到“零”增长,有的实现了负增长。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在传统经济的资本循环、劳动力循环基础上,强调自然资源也应该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原则是“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包括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绿色产业和促进绿色消费等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六、突出宣传国家有关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主要措施

国家有关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对资源节约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实施了“资源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二是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水法》、《矿产资源法》及《土地法》等法律及相关配套法规,各省(市、区)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办法或条例,依法建立了资源节约的管理制度等。三是制订了一些标准,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和准入门槛。四是通过 “宣传周”、“宣传日”等活动,广泛开展了宣传教育和培训。

资源节约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长期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以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以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原材料和重要矿产资源、节约土地资源为重点,健全法规,完善政策,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强化宣传,加强管理,逐步形成企业和社会自觉节约的机制,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以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的主要政策措施:确立资源节约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落实节约优先的资源开发利用方针;谋划长远,加快研究制定资源节约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加快结构调整,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产业政策;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科技对强化资源节约的贡献度;完善资源节约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强化依法管理;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资源节约新机制;研究、制定和实施以鼓励与限制相结合的、有效促进资源节约的价格、投资、财税和金融等经济政策;完善资源节约管理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和监督机制;在示范试点基础上,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资源节约宣传、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全社会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

七、宣传报道有关借鉴市场经济国家推动资源节约的新机制和有效作法

一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推动资源节约的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二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来推动资源节约的经验和作法等。如水权交易市场,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技术服务机制,信息传播机制,综合资源规划和需求侧管理,有利于资源节约的投融资机制,节能节水认证和标识管理,自愿协议等。

综上所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缓解资源约束矛盾,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在千方百计增加能源、资源供给的同时,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转变增长方式方面下功夫,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坚决遏制某些行业的过度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动员全社会大力节约资源,高度重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日益凸显的资源瓶颈约束,突出抓好节能、节水、节材和节地等资源节约工作。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资源节约是我国以有限的资源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途径和现实选择。

资源节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民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资源节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附件二:

 

2004’ 资源节约系列宣传主要活动安排

 

(一)广泛深入宣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突出宣传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经济社会发展中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过程中面临的资源形势;资源节约活动的目标、要求和主要措施等,动员全社会深入开展资源节约,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5月)

(二)开展“资源节约行”活动。集中一段时间,组织力度较大的“资源节约行”活动,揭露和曝光那些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现象。(6-8 月)

集中宣传在资源节约方面的先进典型;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10―12 月)

(三)突出重点领域、重点时段的集中宣传。要紧紧围绕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用电、用水紧张状况,突出宣传节电、节水。在夏季、冬季用电高峰,突出节约用电的宣传;在枯水季节和缺水地区,加强节约用水的宣传。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促进全社会的节电、节水工作,为缓解突出的资源瓶颈约束做出积极贡献。(6-8 月和12-3月)

(四)围绕节能、节水、节地主题,开展各具特色的专题宣传活动。结合每年的“世界水日”(3月22日)、“全国城市节水周”(5月9日-15日)、“环境日”(6月5日)、“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6日-11日)、“全国土地日”(6月25日)、“全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10月16日-22日)等宣传活动,围绕各自主题,开展各具特色、生动活泼、讲求实效的资源节约宣传活动。

(五)在企业、机关、学校和社区开展突出各自特点的专项宣传。要根据不同单位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一是在企业开展依法节约资源的宣传,通过大力开展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活动,努力创建节约型企业;同时开展创建绿色宾馆、商厦、写字楼、绿色建筑活动。二是在机关开展节能、节水、废物回收利用的宣传,政府带头节约资源。三是在学校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宣传与实践活动。四是在社区开展资源状况和资源节约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组织发放资源节约宣传资料、科普读物和宣传画等。通过上述宣传活动促进企业依法节约资源,促进公众从自身做起,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方土,形成全民参与资源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

2005’、2006’资源节约宣传活动,要在今年宣传活动基础上加以深化,及时更新各具特色的专题宣传活动内容,突出重点,要更加注重宣传实效。主要宣传活动将包括:一要继续开展“资源节约行”活动(连续三年);二要继续突出重点领域、重点时段的集中宣传和各具特色的各项专题宣传活动;三要根据新闻媒体的特点,继续开展各具特色的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四要举办各类专题研讨会、技术交流会、推广会、技术成果展览等。五要组织编写资源节约知识手册、宣传资料、科普读物、培训教材,印制宣传画,策划和实施资源节约公益广告等。

 

附件三:

 

资源节约宣传口号

 

1.节约资源,人人有责

2.节约资源,从我做起

3.节能降耗,利国利民

4.勤俭节约,绿色消费

5.节约资源,持续发展

6.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7.综合利用,大有可为

8.绿色照明,节约用电

9.节能降耗,增强竞争力

10.节约资源,缓解瓶颈约束

11.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12.实施资源战略,保障经济安全

13.使用节能产品,倡导绿色消费

14.节约资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5.能源连着你我他,节约能源靠大家

16.为了明天更美好,请节约使用资源

17.从我做起,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

18.大力推进节约降耗,缓解资源瓶颈制约

19.大力开展节约降耗,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20.空调温度升(降)一度,减少用电高峰负荷

21.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推动全社会节约用电

2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3.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