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经贸委主持召开全省重点耗能企业

节能培训工作会议

2007123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决定》(国发〔200628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节能工作的意见》(粤府〔2006120号)的精神,贯彻落实全国节能工作会议和全省节能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落实双千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省经贸委会同省统计局、省质监局等部门于122日起,分六个片区分别在广州、佛山、梅州、东莞、肇庆召开广东省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培训工作会议。会议将对千家重点耗能企业在能源统计、计量、审计、节能规划、清洁生产、合同能源管理、对标管理、清洁发展机制(CDM)等方面进行培训。

会议第一期在广州召开。省经贸委副主任杨建初、省统计局副局长幸晓维、省质监局副局长郭元强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经贸委、统计局、省质监局等省直部门有关处室的同志,各地级以上市经贸局、统计局、质监局负责节能工作的科(处)长,省监管154家企业的负责人,共约400多人参加会议。

 

杨建初副主任从三个方面对我省节能工作提出要求和对下一阶段进行部署:

一、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做好节能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关乎我国可持续发展和整个民族兴衰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整个“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和谐广东的重大任务。这对加强节能工作,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我省是资源非常匮乏的省份,同时又是一个能源消耗大省,污染排放大省。二是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还将加快。产业结构重型化既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符合广东的发展需要。但由于重化工业单位能耗高,客观上增加了完成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任务的难度。三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目前,我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的2.4倍、4.9倍和3倍。四是国际对产品节能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产品的节能指标和性能已成为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准入条件,已成为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提高认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节能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节能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作为当前的一大急务和要务切实抓出成效。

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抓好我省节能工作的落实

近年来我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万元GDP能耗为0.79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08吨标准煤,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5%42%,均处于全国最先进水平。去年上半年,全国万元GDP能耗上升0.8%,我省则下降了2.7%;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7%

尽管我省节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应该看到,我省节能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突出表现为三个尚未:一是节能优先的方针尚未落到实处,一些地方没有把节能工作真正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二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节能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地方性节能法规、实施细则及标准还有待完善,节能监管机构力量薄弱。三是节能激励政策尚未健全,还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奖惩机制和考核机制来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我省节能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非常明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节能的意见》明确我省“十一五”期间节能任务。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积极抓好节能工作的落实。下一阶段重点是 “落实两项制度,加强六项工作”。一是落实GDP能耗目标责任制以及考核制。二是落实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三是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管。四是加强节能基础工作。五是加强节能执法监督。六是加强对节能工作的扶持。七是加强节能的对外交流和合作。八是加强节能的宣传培训。

三、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确保完成节能预期目标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节能的主体,重点耗能企业更是确保实现节能预期目标的主力军。工业企业是我省能源消费的大户,2005年能源消费总量占全省的64.9%。千家重点耗能企业是工业能源消费的大户,覆盖电力、石油化工、建材、钢铁、纺织、造纸等重点耗能行业,2005年其综合能源消费量达到7710万吨标准煤,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43.4%,占工业能源消费量的66.9%。通过加强对我省千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十一五”期间实现节能一千多万吨标准煤(即千家企业实现节能千万吨标煤)

下一阶段,千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应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即“五个加强”。

一是加强建立起节能目标责任制,将本企业节能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逐级考核

二是加强节能基础工作。加紧开展能源审计,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加强能源统计。

三是加强节能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生产工艺的优化和产品结构的升级,实现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

四是加强节能激励,要建立和完善节能奖惩制度。

五是加强节能宣传培训,加强企业节约型文化建设,形成全社会节能氛围。

省统计局、省质监局等部门领导,也分别就能源统计、能源计量等工作提出要求和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部署。

来源:省经贸委环资处、综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