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广东民营经济以令世界侧目的速度开始了自己轰轰烈烈的首次创业。

  30年后,经历了片面追求总量的粗放经营和全球市场的风云变幻,简单的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已不能支持广东经济持续发展。金融危机过后,新的市场格局正在形成,新形势下民营经济即将迎来新调整。

  如果说第一次创业是从无到有的飞跃,那么第二次创业就是从次到优、由弱变强的一场质变。

  在珠三角,在长三角,在滨海新区,在每一块嗅到市场变化的土地上,民营经济力量都出现了二次创业的萌芽。

  经过二次创业浪潮洗礼的中国民营经济格局将会重新洗牌,广东民营经济老大的地位会不会岌岌可危?

  问计于民企,广东在大动作助推民企转型之前,对一线民营企业进行了多轮密集调研。原本分散发展的民营经济力量重新集结,献计献策。

  发力于民企,广东在展开全面的一线调研之后,拟就一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的政策文件,这份被寄予厚望的新政将于今天召开的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亮相。

  

  向知名企业收费尤其突出相比内地一些地方,广东的税费的确过重,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时门槛颇多,二次创业心有余而力不足

  

  广东有些工业再投资、再发展时,已不将广东列为首选之地。在调研过程中,民营企业都反映近年来对粤营商环境的担忧。

  反映最集中的还是在税收方面。有关调查人员表示,由于大部分民营企业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利润率低,它们对税收政策十分敏感。有时候,一个百分点的变化就能决定一家企业的生死。

  一些在内地有投资经验的企业家直言,相比内地一些地方,广东的税费的确过重,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时门槛颇多,二次创业心有余而力不足。

  东莞市以纯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甘国强就表示,公司在2010年纳税额度预计将达到4亿元,但由于不是高新企业,仍按25%纳税,企业的研发享受不到15%的税收优惠。

  不只是税收,在融资、行政收费、政府服务等各方面,广东的政策都显得不能让民企满足。

  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是一家风电产业的龙头企业,由于与外地客商接触密切,董事长张传卫对各地融资情况十分熟悉。他直言,广东在民营企业实体与金融产业对接方面做得很不够,村镇银行、商业银行不给民营企业机会,在股权融资方面存在很多不完善的配套政策。

  民企寻求资金是要快、很急,希望尽快消化资金使用成本,而金融机构审贷程序较长,不适合民营企业的使用方式。深圳市腾邦国际票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志平的话说出了省内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与融资渠道之间的矛盾。

  虽然当下广东经由担保促成了不少中小企业的贷款,但民营融资难现象还是非常明显。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广东私营个体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仅为0.9%,民营企业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比重高达61.7%

  一边是融资难,一边是收费重,企业的裤腰带已经勒得很紧了。调查人员也感受到了民营经济一线企业的困难。

  在提交给广东省委、省政府的调查报告中,调查人员写道:“一些地区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较多,甚至存在变相收费、搭车收费等现象,使企业不堪重负。

  据称,我省企业登记注册的各类前置审批项目共计140多项,办妥这些手续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更久,“某些部门自己出个文件就可据此收费,动辄处以高额罚款。

  企业对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堤围防护费反映强烈,向知名企业伸手收费现象尤其突出,企业不堪重负。珠三角部分地区甚至有不少贸易类企业因为堤围防护费征收过重选择了搬迁。

  近年来在营商环境中集中涌现的问题,已经威胁到了广东民营经济整体的竞争力。这引起了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已经开始着手解决。

  比如在融资领域,截至2009年底全省(不含深圳)核准设立小额贷款公司65,对中小企业贷款累计金额达15.38亿元。

  

  弹簧门排斥民营企业进入许多民企在挤破头时发现,只要拥有一顶红帽子”,就能享受到不同的贵宾待遇”,“VIP通道

  

  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产业转型、产业扩张是两条主渠道,无论是产业的替换还是产业的新增,都不可避免地遇到进入新的产业领域的问题。

  在广东省内,目前除电网、核能等行业外,绝大多数领域都明文规定对民营企业开放。然而,一些地区和部门对民营企业设置了许多有形和无形的障碍,出现了一些看得见却进不去的玻璃门”,或进去了又不得不在非市场因素干扰下被迫退出的弹簧门

  许多民企在挤破头时发现,只要拥有一顶红帽子”,就能享受到不同的贵宾待遇”,“VIP通道

  特别是大的投资项目,需要拉一个国企来参加。有了国企,我们在征地、办证、贷款等各方面都非常顺畅,如果没有这顶红帽子,办事情很难。不少民营企业都反映自己遭遇了这种东边日出西边雨,国企欢乐民企愁气候问题。

  比如在钢管行业,中小企业难以立足,只有几家大的国有钢企。珠江钢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昌表示,一边出台政策准许民营企业进入,一边又有其他政策将民营企业弹出”,行业入口有一扇弹簧门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经济专家丁力表示,珠三角民营企业在土地等核心资源上享受不到国民待遇”,得不到重视。

  同样面积的土地,如果去贷款,民企只能贷到国企的1/3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武对此颇为感叹。在调查过程中,民营企业普遍反映融资难,在融资过程中金融机构对国企、民企区别对待。

  甚至有企业家开始怀疑政策在走回头路”,使得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信心大受影响。

  对此,专家表示,市场规律将最诱人的蛋糕放在最前面,供竞争者优胜劣汰,凭实力分。而政策壁垒却将最诱人的蛋糕藏在最后面,将民营力量隔在玻璃门之外,的确不利于民营经济的产业优化,封堵了民企二次创业的优良路径。

  国务院5月份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专门提出了开放民企准入的非公经济新36”,并将覆盖领域细化到二级科目领域,包括交通、电信、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国防科技工业等6大领域16个方面。

  然而,市场上对这一政策重蹈36覆辙的担忧情绪依然十分浓厚。

  关键是要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解决好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隐性门槛和约束限制。省经信委的专家指出,政府近期正加快制定实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的指导目录,明确投资重点,鼓励民间资本以项目建设、兼并、重组和参股等方式大胆进入基础性和公益性领域。

  

  城市图书馆不如企业的大部分民营企业代表反映,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在城市配套设施方面不尽如人意,大学毕业生出现了不愿意来广东就业的现象

  

  创新始终是产业升级转型的内生动力,特别是对于船小好掉头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说,一次成功的创新往往就能成就一次成功的二次创业

  然而,在调研过程中,工作人员听到最多的不是创新的收益而是创新的尴尬

  在广东投资传统产业政策优惠较少,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匮乏且风险大,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启强直言,现在的创新环境让企业有些进退维谷。

  在对广东创新环境进行深入调查后,工作人员也发现了不少鼓励自主创新政策本身就不够创新,不够灵活。

  一方面,由于省内部分城市建设水平、待遇政策等条件限制,企业难以吸引人才;另一方面,由于税收等政策优惠限制严格,企业无法负担高企的科研成本,更别说高薪留住人才。

  比如在享受高新科技企业所得税优惠时,相关政策要求企业的员工中30%是科技员工,研发人员不低于10%。但这些比例对于许多有志于创新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不合理、不切实际的

  另外,部分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企业反映得更多的是城市发展水平滞后和科研资源的匮乏。

  一个市的图书馆不如一个企业的图书馆大。部分民营企业代表反映,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在城市配套设施方面不尽如人意,大学毕业生出现了不愿意选择来广东就业的现象。

  潮汕地区教育资源本身就不足,对人才吸引力不大,高级人才匮乏。潮州市创佳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辜树辉表示,希望政府在欠发达地区建设高级人才公寓,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

  的确,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缺乏吸引高级人才政策,人才引进机制不灵活,人力资源成本过高。诸如外来高素质人才的户籍问题、居住问题都影响企业引进、留住人才。

  除了人才困境,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还苦于缺乏智力来源。企业本身的科研水平不高,与科研事业单位相比,企业获得国家资金资助少得多,民营企业靠自己的投资进行项目开发,困难很大。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了一些善于闪转腾挪的广东民企,在技术创新方面走出了一些捷径

  广东民营经济调查

  ◆一边是融资难,一边是收费重,企业的裤腰带已经勒得很紧了。调查人员也感受到了民营经济一线企业的难处。

  ◆一些地区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较多,甚至存在变相收费、搭车收费等现象,使企业不堪重负。

  ◆一边出台政策准许民营企业进入,一边又有其他政策将民营企业弹出”,行业入口有一扇弹簧门

  ◆特别是大的投资项目,需要拉一个国企来参加。有了国企,我们在征地、办证、贷款等各方面都非常顺畅,如果没有这顶红帽子,办事情很难。

  ◆现在的创新环境让企业有些进退维谷。在对广东创新环境进行深入调查后,工作人员也发现了不少鼓励自主创新政策本身就不够创新,不够灵活。

  记者观察

  对政策倾斜不感冒

  民企只求公平竞争

  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为了推动民企二次创业找到更好的政策切入点,省委政研室、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工商联等与民营经济密切相关的部门、单位均进行了多轮民企座谈会和调研。

  省里马上要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的决定,为了让决定的内容更加有针对性,省里各个相关部门这次都做足了功夫调查研究。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一位官员告诉记者。

  有意思的是,不少民营企业其实对政策倾斜并不太感冒,至少不像过去那么在意。深圳市腾邦国际票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志平说:“我们不希望省政府向民营企业倾斜,因为倾斜只是短暂的,关键是制定政策是否根植于民营经济的特点。

  孙志平表示,企业二次创业必然面临产业选择。而在产业规划制定、把握政策导向和技术前沿等方面,民营企业参与的机会不多。因此政府需要搭建一个政策解读平台,为民营企业服务。

  无独有偶,东莞市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剑山也表达了对产业政策和产业引导的支持,他认为,让所有竞争者都能够及时地知晓规则、平等地参与竞争,这才是民营企业需要的发展环境。

  南方日报记者谢思佳

  实习生洪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