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数据产业园区,选址于汕头市濠江区南山湾产业园,规划面积约6000亩,首期规划约1700亩。

  汕头是粤东电源基地,目前区域内省统调火电厂3座,装机容量544.4万千瓦。

  总投资约100亿元的汕头大数据协同创新产业园首期启动项目已开工,世纪互联第二运营中心即将正式运营。

 

  (南方日报5月28日讯)5月28日上午,2014中国计算机网络安全年会在汕头召开,年会由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和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是国内网络安全领域的年度盛会。

  作为国家首批经济特区、著名侨乡、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以及粤东中心城市,汕头近年来信息业发展迅猛,更具备国家最重要海缆登陆站所在地的优势。当前,以大数据产业为主的信息经济面临着绝佳发展机遇,汕头顺应时势,依托海缆资源优势、电力敞开供应的能源保障优势以及作为全国首个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签订网络安全合作协议城市的网络安全保障优势,规划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区,积极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着力推进顶层设计工程、大数据创新工程、航空航天应用工程、电子商务示范工程、物联网产业化工程、电子政务推进工程等几大工程建设。

  发展大数据产业基础厚实优势明显据统计,2013年汕头全市信息消费业务总收入超过200亿元,宽带互联网用户数超过90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3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10万户,信息消费能力与规模在广东省和全国中等城市排列前茅。基于以上发展基础,汕头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调研论证,从去年开始提出抢占前沿产业发展先机,全力谋划信息经济特别是大数据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汕头谋求经济转型,再度腾飞的重要依托。

  以大数据产业园为载体打造海缆登陆站经济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海底光缆登陆站,是国际高速信息网络的核心节点。利用独特的海缆资源,再加上电力供应保障、侨乡资源、网络安全保障等优势,在国家逐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电信业的大环境下,汕头将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推动国内首家民营海缆登陆站运营体建设。汕头提出,通过建设超大规模国际海缆资源交换平台,促进海缆产业链整合与通信资源的全球化调配,在汕头建立中国第一个“境内关外”的海缆登陆站和国际海缆一体化新型经济体。通过增加海缆和登陆站战略储备,完善海缆通信网络布局,把汕头建设成21世纪“信息海上丝绸之路”的通信枢纽和外向型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将海缆登陆站资源转化为海缆登陆站经济,从而推动我国成为亚太、亚欧乃至全球海缆通信中心,保障国家对外发展战略,增加中国软实力。作为将海缆登陆站资源转化为海缆登陆站经济的载体,汕头正在该市濠江区南山湾规划建设汕头大数据产业园。

  明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30亿元汕头信息消费规模将快速增长。到2015年,全市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3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50亿元,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基于电子商务、云计算等信息平台的消费快速增长,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800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120亿元。头信息基础设施将显著改善。到2015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将在汕头初步建成,“三网融合”取得实际进展。实现全市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5%,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70%,家庭上网平均带宽达到30兆比特;高标准数据中心面积达30万平方米,提供数据业务服务的机柜超过15000个;传统产业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率达到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60%,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到2015年,汕头信息消费水平将达到国内中等城市领先水平,将建设成为信息消费总量大、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强、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程度高、现代信息服务业发达、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国内信息通信枢纽作用突出的城市,基本形成全面网络化、高度信息化的“数字化智能化汕头”框架,进一步巩固汕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并逐渐扩大在粤东和海西地区、泛珠三角地区的影响范围,为汕头全面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文/图:袁丁 黄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