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港保丰港码头。郭智军 摄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赖天生。吴伟洪 摄

访 谈

  粤东西北振兴,产业发展是动力。

  作为粤东西北振兴的三大抓手之一,产业园区扩能增效有何进展?8个结对帮扶园区落实如何?产业招商投资有啥新进展?产业园区考核评价如何更科学?

  针对这些话题,省经信委主任赖天生接受南方日报专访,纵谈振兴粤东西北一年来,产业园区扩能增效的进展和成效。

  南方日报:过去一年,我省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赖天生:数据显示,2013年7月以来,全省产业园区经济稳步提升。2013年全年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工业产值4942.87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99.9亿元,同比增长31.4%,增幅比全省平均增幅高出22.7个百分点;实现税收176.42亿元,同比增长21.2%。目前,年产值过百亿的产业园区达15个,其中,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2013年实现产值682.76亿元位居省产业转移工业园首位,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珠海(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和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2013年产值均超过300亿元。2014年以来,园区克服基本面下行压力影响,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这种增长势头还在延续,据园区初步统计,今年1-5月份,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734.83亿元,全口径税收达85.92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6.5%和31.74%。园区工业项目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23.38亿元,其中设备投资额160.44亿元;本年度新建成项目117个,实际完成投资额113.91亿元;新开工项目212个,合同投资额558.05亿元;新签约项目193个,合同投资额411.28亿元。

  8个结对帮扶园区双方已投入34.82亿元

  南方日报:具体有哪些进展和成效?

  赖天生:这一年,我们在政策扶持、合作共建、园区建设、考核督促四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强化。去年11月,省经信委会同省有关部门研究制订了《促进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工作方案》,提出了7年目标、5个定位和10项任务,明确了下阶段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开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对口帮扶工作的最新部署,调整完善了珠三角6市扶持粤东西北8市产业园合作共建关系,珠三角地区对口帮扶进入实质性落实阶段。截至今年1季度,8对结对帮扶市均建立了协调联席会议、园区管理机构、投资开发公司三层运营架构,已落实园区管理机构人员超过300人,投资开发公司注册资金53亿元。双方计划投入园区共建资金86.4亿元,已投入34.82亿元。

  此外,我们还努力搭建完善园区平台,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今年初,我们召开了全省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年省产业转移工业园扩能增效工作,下达2014年度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目标任务。为了强化园区经济运行分析,我们定期总结分析产业园区经济运行情况,为省、地市、产业园区发展决策提供参考。我们还对各地市园区建设工作加强分类指导,会同省直有关部门赴各粤东西北15个地市开展产业园区扩能增效调研,分片区召开省产业园建设发展现场督导会,指导推动园区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还着力提升园区管理信息化水平,升级改造“省产业园项目管理和数据报送系统”,提高园区数据报送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动态督导倒逼园区提升效益

  南方日报:在对粤东西北产业园区考核方面如何落到实处?

  赖天生:在考核督促方面,我们以年度发展目标为导向,突出动态督导,倒逼产业园区提升发展效益。首先,是根据新修订的《广东省产业园区建设管理考核评价办法》的规定,完善考评细则,重点考核当年完成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税收三项发展指标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环境保护水平两项质量指标。考核内容大大简化,激励方向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进一步凸显。其次,按园区类别和发展基础,在2014年度,对产业园分别下达8亿-35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达标目标和20%-40%的工业增加值、税收增速达标目标,落实目标考核机制。同时,我们建立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税收等主要指标数据动态监测工作机制,按季度进行汇总分析并报送省委、省政府参阅。此外,我们及时召开会议加强指导督办,如2013年10月召开的产业园扩能增效工作现场会;今年上半年3个片区的现场督导会等,共收集整理各地各园区反映园区扩能增效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共八大类191条,与省相关部门共同积极研究予以支持解决。

  产业园区吸纳本地劳动力达七成

  南方日报: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作为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三大抓手”之一,如何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

  赖天生:粤东西北地区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加快经济发展,产业园区是重要载体。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发展为推动人口聚集、促进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繁荣、提高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我省共有8个结对帮扶市政府合作共建的示范产业园,7个自建产业园区,以及25个县区合作或自建的其他产业园,其中粤东西北地区12市及江门、肇庆、惠州3市均各有1个示范产业园。产业园区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人口聚集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城区扩容提质提供了可靠依托。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我省提出“双转移”起到2013年底,6年以来,各地积极以产业园为平台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年产值从2008年的302.66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4942.87亿元,年税收从27.22亿元增加至1948.50亿元,年工业增加值从200亿元左右增加至1099.90亿元。同时,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占地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也由2008年的7.1%增至2013年的17.3%。特别是阳江、汕尾、河源等市2013年占比已经超过30%。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和快速发展,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同时增强了财政的自身造血功能,为城镇化所需要的基础投入和社会事业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我省积极推进劳动力与产业“双转移”,借助园区平台大力引导和扶持农村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和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截至今年5月份,40个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规模以上企业吸纳就业达到54.89万人,其中本地劳动力占比已达70.05%。随着各地产业园区的发展,加速了人口向经济区域集聚和农村劳动力市民化进程,为推进城镇化积累了人力资源储备,为第三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粤东西北各地把园区建设发展与城市扩容提质紧密结合起来,园区和城镇的互动取得明显成效。如云浮市依托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西江新城,梅州市依托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畲江新城,汕头市依托汕头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濠江新城,茂名市依托珠海(茂名)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滨海新区,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等园区通过带动周边城镇扩容提质,正在建设现代化的工业新城区。

  南方日报: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并非独立工作,与之配套的公共财政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同样不可或缺,这势必涉及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作为主要负责单位,省经信委如何看待这样的协作关系?

  赖天生:产业转移近年来所取得的工作成效,是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省各有关部门和地市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

  2006年,我省就建立了“省推进珠江三角洲产业向山区及东西两翼转移联席会议”制度;2008年成立“省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与此同时,各部门积极出台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产业转移政策体系。去年7月以来,省经信委与省有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推进产业转移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先后制定印发了《促进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工作方案》;修订出台《广东省产业园建设管理考核评价办法》,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分别配套出台了土地集约利用、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办法;省财政厅牵头出台《关于建立产业转移合作共建共享长效机制的意见(试行)》、《广东省省级产业园扩能增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同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出台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政策文件时明确要加强园城互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制订农民工工作相关意见时也强调要进一步促进劳动力向园区就近转移。

  各部门强化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合力共促园区扩能增效。省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积极从各自政策领域指导支持园区发展。例如,省财政厅继续组织落实省产业园扩能增效专项资金,目前正在进行2014年度资金评审工作;同时推动园区所在市县要统筹财力、积极放大省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支持产业园区发展。省国土资源厅继续对示范产业园、考核优秀和节约集约水平较高的产业园区予以用地指标支持。省环境保护厅不断加大环评指导力度,提高园区环评审批效率,专门为园区环境影响评估开辟了“绿色通道”;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指导,定期对园区进行环保督查等。

  

数读

  ●2013年7月以来,全省产业园区经济稳步提升。2013年全年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工业产值4942.87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99.9亿元,同比增长31.4%,增幅比全省平均增幅高出22.7个百分点;实现税收176.42亿元,同比增长21.2%。

  ●今年以来,这种增长势头还在延续,据园区初步统计,今年1-5月份,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734.83亿元,全口径税收达85.92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6.5%和31.74%。园区工业项目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23.38亿元,其中设备投资额160.44亿元;本年度新建成项目117个,实际完成投资额113.91亿元;新开工项目212个,合同投资额558.05亿元;新签约项目193个,合同投资额411.28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我省提出“双转移”起到2013年底,6年以来,各地积极以产业园为平台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年产值从2008年的302.66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4942.87亿元,年税收从27.22亿元增加至1948.50亿元,年工业增加值从200亿元左右增加至1099.90亿元。同时,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占地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也由2008年的7.1%增至2013年的17.3%。

 

新策

  五大措施服务园区扩能增效

  那么,过去一年来,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工作中遇到了哪些难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克服改进?

  赖天生表示,当前,省产业园扩能增效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产业承载能力仍显不足。目前园区经济规模仅为粤东西北地区的20%左右,距离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7年占比达到50%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第二,是项目建设进度不快。一季度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5%以上的园区仅12个,尚有14个园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不足10%;受外界经济环境影响,部分项目还停留在协议阶段,有的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同时招商引资工作难度增大,目前园区引进的好项目、大项目不多,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有待加强,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延伸和完善。

  第三,则是园城互促亟待加快推进。目前还有不少园区尚未与中心城区(城镇)形成良性互动,生活配套设施尚未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项目招商、园区企业招工以及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针对当前工作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与省有关部门共同努力,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探索解决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快推进落实《促进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工作方案》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

   继续实施末位淘汰制

  记者从省经信委了解到,下半年,其将重点做好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落实目标管理和考核评价、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有序推进园区载体建设、积极推动合作共建和市场化运营等五方面工作,全力服务全省产业园区扩能增效。

  “按照省产业园扩能增效专项资金使用方向,会同省财政厅尽快完成2014年度专项资金评审工作,重点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和企业创新等;根据省政府批准的省产业园2013年度考评结果,抓紧落实资金奖励。”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其将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推动省国土资源厅落实示范产业园、考核优秀园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较高园区的专项用地指标。同时,全省产业园扩能增效现场会也将于下半年召开,旨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督促园区加快开发建设步伐。

  结合省产业转移工业园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省经信委将加强对园区招商引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的跟踪监测和检查督导,每季度通报年度目标完成进度并排名,及时发现和解决园区开发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督导推动14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不足10%的园区抓紧落实下步工作措施,加快工作进度。”该负责人表示,省经信委将配合省国土、环保部门开展省产业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环境保护专项检查工作,督促园区坚守两条底线,实现科学、高效发展。一直沿用的园区末位淘汰制度也将继续实施,对考核等次为不达标或“黄牌警告”的园区,省经信委将报请省政府予以通报批评,并暂停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

  提升园区综合吸引力

  在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方面,省经信委将借助第十届泛珠大会经贸洽谈会和第十一届中博会等活动及相关媒体平台,广泛开展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宣传推介工作;指导推动各地、各园区加大产业招商和项目团组招商,完善园区产业链条;督促珠三角对口帮扶市尽快落实帮扶措施,共享渠道、协同招商,共促项目落户园区。同时,落实省产业转移工业园招商选资、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定期通报督促机制;对重点龙头招商项目和投资大、带动性强的好项目实施省、市、园三级重点跟踪服务督导,全力保障项目落地。

  除此之外,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和综合吸引力成为省经信委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据介绍,省经信委将根据省有关政策要求和产业园建设实际,指导各地有序开展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建设和政策申报工作,推动各地省产业园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主要是要加快园区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善产业园及其所依托城镇的道路、水电、生活配套等建设和金融、科技、物流、信息服务、质量检测等产业发展支撑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和综合吸引力。

  在推动合作共建和市场化运营方面,省经信委将继续落实合作共建示范园工作定期报送制度,督促珠三角对口帮扶市承担起产业园区合作共建责任,确保资金、干部、项目、资金四个到位,并切实体现对合作共建示范园的主导作用。同时,引导鼓励珠三角地区开发区、高新区、投资运营公司和民间投资主体参与园区建设,推动园区开发建设市场化运作模式。指导推动具备条件的园区探索工业用地和周边商业用地配套开发模式,加快推进园区及周边城镇化建设。

  (南方日报7月28日讯,记者:唐柳雯,实习生:钟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