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十条”优惠政策电价可以降低多少?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15%,又怎么申请奖励…… 

  自今年11月惠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惠州市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简称“实体经济十条”)后,为了让广大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共享政策红利,降低经营成本,从19日起,由惠州市编办、市发改局、市经信局等11个市直部门组成的政策宣讲培训团,先后走进了惠城区、博罗县、惠阳区开展省、市“实体经济十条”的宣讲培训活动。 

  来自惠州市7个县(区)政府负责人、县(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代表共计约2500人参加了培训,实现了全市各县区宣讲全覆盖。 

  企业用“惠企通”问询政策红利 

  “今年对比去年,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15%的,如何申请奖励,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纳入惠州市统计范围的年工业总产值1亿—5亿元、5亿—20亿元、20亿元以上且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5%以上的工业企业,市、县(区)财政分别按其当年对本级地方财政贡献增量额度的20%、30%、50%给予奖励,最高奖励不超过1000万元!” 

  在19日举行的首场政策宣讲会上,来自胜华电子(惠阳)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现场用“惠企通”手机APP平台向惠州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提问,并快速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当天,来自惠城区、惠东县、仲恺区等3个县(区)的政府有关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及小微企业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宣讲会,持续近3个小时的宣讲培训会就降低企业用电成本、降税负、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国土资源、降运输成本、支持企业成长壮大等方面政策进行了全面解读。 

  不单是经信部门,来自惠州市人社、税务等部门的负责人也在现场或是在线解答广大企业的疑问,在此之中,惠州企业对降低用电成本、降低社会保险成本、降低税收成本和支持企业成长壮大等方面内容比较关心。 

  在21日举行的第三场宣讲会上,就有企业代表对“实体经济十条”中的车船税很关注,提出“已经按调整前税额缴费了,该如何退费”。 

  对此,地税部门的现场负责人表示,车船税的纳税期限是每年1月1日—12月31日,新税额标准从2018年开始执行。因此,不存在调整前税额缴费问题。但对2017年度城镇土地使用税来说,因城镇土地使用税从2017年开始调整,有些企业可能按照此前标准缴纳了2017年度土地使用税,在这种情况下可抵减下一年税费或者申请退税。 

  政策宣讲覆盖大中小企业 

  今年8月20日,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即省“实体经济十条”;11月21日,惠州市在省“实体经济十条”基础上,印发了《惠州市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即惠“实体经济十条”。 

  此次系列宣讲培训会主持人、惠州市中小企业局局长叶育强表示,连续3天的省、市“实体经济十条”宣讲会实现了“三个覆盖”,包括覆盖大中小企业、覆盖企业中高层以上管理人员、覆盖基层政府部门工作人员。 

  宣讲培训会受到了惠州7个县区政府部门及企业代表的欢迎,现场发放的培训资料和宣传手册内容翔实、简明易懂,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兴趣。 

  参与培训的企业代表们表示,通过宣讲培训,对省、市“实体经济十条”政策措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增强了在惠州投资制造业、发展实体经济的信心。 

  统计显示,惠州全市7个县区企业代表等共约250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在实现县区全覆盖的同时,企业代表积极参与互动交流,通过“惠企通”APP和微信公众号提出了127个问题,宣讲培训团成员在现场即时对关注度高的问题予以回应解答。 

  除了省市“实体经济十条”新政,今年以来,惠州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今年11月底,属惠州市刚性任务的234家国有关停企业已全部出清,九大领域18项补短板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71亿元,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合计约135亿元。 

  

■相关 

企业技改专项资金提高至5000万元 

  

  根据惠“实体经济十条”,从2018年起,惠州市将实施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每年将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由3000万元提高至5000万元,对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技术改造给予重点支持。 

  据了解,今年1—11月,惠州市完成工业投资689.9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五;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96.6亿元,同比增长9.3%,总量居全省第三。 

  其中,全市385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项目6家,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2家,省级智能化改造试点示范企业23家,机器人应用企业100家,新增机器人应用3000台(套),惠州企业掀起了新一轮技术改造热潮。 

  此外,惠州市自2015年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完成工业投资2220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三;工业技改投资1168.5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完成总任务(800亿元)的146%;全市开展技术改造规上企业达1095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元以上达500家。 

  (记者:张昕,通讯员:黎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