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9日上午,东莞市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暨集中签约动工仪式在凤岗镇的主会场及9个分会场举行。 

  现场集中签约动工的85个项目中,涵盖了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设备制造产业等领域,其中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项目59个、总投资超800亿元。预计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东莞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3个项目与“倍增计划”企业相关 

  当天,东莞市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在都市丽人智能产业项目现场举行。这个投资超6亿元的项目,将打造成为都市丽人产业联盟的载体。依托这个重大项目,未来都市丽人将在300家合作伙伴中,优选出30家左右企业,牵头搭建统筹合作的研发中心、供应链中心、物流中心、订单中心和结算中心,实现资源整合,提高创新实力、降低各类成本。 

  作为东莞市“倍增计划”的200家试点企业之一,都市丽人董事长郑耀南信心满满地表示,此次投资的智能产业项目投产后,预计实现年总产值约6.3亿元,土地产出比约1200万元/亩,税收贡献率约80万元/亩,并聚集5000多名高素质人才。未来几年,企业将实现“双百亿”的倍增目标,不仅企业自身年产值突破百亿大关,同时还要在东莞聚集上百亿规模的产业联盟。 

  在推进会上签约动工的85个项目中,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项目有59个、总投资823亿元;产业基金和类金融项目有22个、总规模411亿元;银行授信项目有4个、总额度24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与“倍增计划”试点企业相关的有13个,总投资额145亿元。 

  “企业规模大,带动作用无疑更明显。”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对东莞的“倍增计划”表示肯定,他建议应着重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的重大项目率先倍增。“如电子信息、物流配送领域,对周边行业的拉动很大,这些重大项目的迅速落地倍增,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的优化整合、资源重新配置,形成新的集群效应。” 

  易事特、正业科技、劲胜精密等“倍增计划”试点企业也纷纷加入新一轮投资名单,并将投入巨资建起新生产线、研发运营总部等。 

  开工项目获颁“绿色通道卡” 

  本轮签约和动工的项目,其总建设周期几乎都在2至3年左右,这些项目大多采取分期建设,不少项目的一期工程今年内可完成。这意味着,重大项目最快从今年开始释放能量,为东莞制造注入源源活力。 

  新签约项目“智能安防终端产业研发及生产基地”拟建在樟木头,计划投资6亿元。投资方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章健表示,建设新项目,一方面是为了打破产能瓶颈,另一方面是考虑布局新产品。 

  汪章健透露,基地建成后,将极大地拉动周边产业发展。中控智慧的产品涵盖软硬件和系统装备,需要大量采购线缆、光学设备、机械电子产品和五金模具等。“我们原来的供应商主要在深圳,新项目一旦建成,大部分采购将转向东莞,将带动五六个周边产业。同时,项目本身也需要大量购置自动化设备,这些设备至少一半来自东莞。” 

  “项目要真正落地才能产生作用,否则再好再大的项目都起不到支撑发展的作用。”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吕业升的话赢得了在场企业家的共鸣。 

  为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让优质项目早上马、早出效益,东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白涛还向新开工的项目颁发了“绿色通道卡”。据了解,凡是列入市重大建设项目及重大预备项目名单的项目,一律享受前期工作审批“绿色通道”待遇。领取“绿色通道卡”的项目可在办理项目建设审批手续时,享受“并联审批、快审快办、限时办结”等服务,提高速度、压缩时间,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的办理。 

 

■观察 

东莞制造迎来动能转化加速期

 

  纵观东莞产业发展历程,对于以“产业配套成熟完善”作为加分项的东莞,一个重大项目的落地,不仅能成就企业本身,往往还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崛起。 

  譬如,占据国内手机前三甲的华为手机和“步步高系”OPPO、VIVO手机,不仅成就了千亿产值的突破,还带动了周边捷荣科技(手机结构件)、瑞必达(玻璃盖板)等配套企业的崛起。甚至,还造就了周边为手机加工企业提供自动化设备的一批莞企,如润星科技、劲胜紧密等,形成了“一轮明月众多卫星”的星月齐辉新格局。 

  迈入“十三五”,“东莞制造”依旧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而东莞产业则不负众望,继续释放出一个个重磅消息。 

  前不久,中国前女首富周群飞的蓝思科技投资45亿元在塘厦筹建新项目,引起了各界关注。这家全球知名手机盖板玻璃加工厂商,前脚刚在塘厦拿下用地约194.8亩,后脚又在此次推进会上启动了另一重大项目建设,足见其对投资东莞的信心。 

  在松山湖,华为此次带来了松山湖华为培训学院、松山湖华为研发实验室(一期)两个项目。这意味着,接下来,除了生产制造外,东莞将越来越多地承载起华为集团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等产业功能。与此同时,OPPO、VIVO两大阵营也运筹帷幄,计划在东莞增资扩产,总投资约40亿元。 

  这些业界的重磅消息,无不说明“东莞制造”阵容越来越兵强马壮,无不向外界传达同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东莞制造依然势头强劲,东莞营商环境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多知名企业和企业家选择扎根东莞,重新出发鏖战商海。东莞制造转型升级所积淀的发展势能,正在加速转化为新一轮发展的动能所在。 

 

■延伸 

十大行动为投资东莞保驾护航

 

  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维东表示,2016年已动工和2017年计划动工的重大项目90个,总投资达1265亿元。2017年,东莞将乘势而上,年内要完成重大项目投资430亿元、推动23个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新开工43个重大项目,以及要引进超亿元内资项目100宗、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90宗等目标任务。 

  近年来,一系列的重大项目得以迅速落地东莞,离不开东莞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高效的行政服务。 

  对于这一点,雄林TPU材料生产项目负责人刘星宇深有体会。“我们的项目从审批到建设,进展都很顺利。”刘星宇表示,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政府的高效服务让项目加快投产,企业更愿意扎根东莞。 

  据统计,2016年,东莞全年巡查项目278个,现场解决处理了66个在建项目的86个具体问题;镇街(园区)主要领导每月至少一次主持召开重大项目服务保障会议,全年共召开376次服务保障会议,解决98个问题,形成892个解决方案。同时,相关部门提前介入、靠前服务、主动作为,对特殊问题采取“手把手”“一对一”“点对点”帮助解决,有效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其中,凤岗镇为推进都市丽人智能产业项目,先后多次走访调研企业,针对其用地需求、资金需求等,拟定对应的帮扶方案。 

  高效优质的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统计显示,2016年,东莞完成投资439.4亿元,超出年度计划18.7%,同比增长10.5%。东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东宝河新安大桥东莞引桥及配套工程等一批民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竞争力。 

  未来几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布点的完成,珠三角周边区域合作与竞争越趋激烈。尤其是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的打通,将扫清港深穗高端资源“西进”的障碍,此举或将对珠三角城市群产业布局产生深远影响。 

  对此,东莞已有充分认识,并将抓住未来三至五年的窗口期,努力在新一轮产业发展中占据先机,赢得主动。 

  “投资者对交通便利非常看重,但政府服务同样是考量的重点。”林江认为,东莞要坚持深化改革,保持制度创新,激发活力,整体提升营商环境,积极主动对接广州、深圳创新资源,同时提升松山湖(生态园)协调创新效应。他表示,东莞只要保持营商环境上的优势,练好“内功”,就无惧来自“西岸”的挑战。 

  事实上,东莞已在战略和战术层面部署好这场“突围”之战,正全力推进更高水平发展十大行动计划,破解制约“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过程中的一些瓶颈和体制机制性障碍,努力再造东莞在“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体制优势和竞争力。 

  十大行动计划可以说招招直指东莞“内功”——通过提升集约高效发展水平,构筑园区统筹发展新格局,推进区域均衡发展,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全面深化产业国际合作,从而提升东莞“硬实力”;通过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动金融开放创新发展,全力优化东莞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将融入到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促使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统筹:南小渭,采写:南方日报记者:靳延明 黄少宏,通讯员:邓文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