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稿

 

活力的歌声,青春的印记

——“青春畅想,唱响青春”机关青年歌手大赛

通讯员樊丽雅

 

 

君铁、毕志坚等领导与歌手合影

 

912(农历八月十三)下午,广东电台三楼国际会议厅歌声回荡,气氛高涨。我委与团省委、南方公证处联合主办、三个单位团委承办、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协办的青春畅想,唱响青春机关青年歌手大赛在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激情开赛。这是团委成立两年后首次正式对外开展高规格的互联活动。团省委书记谭君铁、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总编辑兼广东电台台长白玲、省经贸委副主任毕志坚、省司法厅副厅长马军港出席大赛。

大赛由主办单位通过预赛各选出3个独唱、1个组合(26人),共有9个独唱、3个组合进入决赛。我委派出机关团支部林倩、中心团支部谭俊、商业团支部吴伟亮和电子团支部庆团圆组合(黄庆君、梁元媛)参赛。大赛邀请李素华、唐彪等五个知名音乐界人士担任评委。我委张鹏、团省委何星、南方公证处刘桓、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程朗担任司仪。大赛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由各选手进行自选曲目伴奏演唱,并进行才艺表演。我委谭俊先声夺人,演唱了经典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歌《千万次地问》,并以男女声二重唱的才艺表演粤曲《分飞燕》;林倩演唱了亚运会主题歌《拥抱明天》,并在才艺表演环节用藏语演唱《北京的金山上》,获得全场热烈的掌声;吴伟亮深情地演绎了《过火》,庆团圆组合演唱了《再见中国海》,他们三人还分别在才艺表演环节相互客串,合演短剧花好月圆之《月亮代表我的心》及《天天想你》,使全场观众都陶醉在情意绵绵的气氛之中。其他单位参赛选手分别演绎了《隐形的翅膀》、《你》、《听是谁在唱歌》、《永远跟你走》、《白发亲娘》、《红旗飘飘》、《天路》、《狂想的旅程》等歌曲,并进行了诗词朗诵、单口相声、健康舞、长笛独奏、魔术、原创歌曲吉他弹唱、瑜珈、黄梅戏等才艺表演。

第一阶段比赛结束后,由三个单位各派出5名观众依次上台投票,选出六个特别奖项。我委林倩获得最佳台风奖,谭俊获得最佳人气奖,庆团圆组合获得最具潜质奖;团省委李莹获得最佳才艺奖;南方公证处蔡洁获得最佳表现奖,公证男孩组合(冯凯捷、何东桦、刘钊、张驰)获得最佳组合奖。同时,经过评委评分后选出4个独唱、2个组合晋级第二阶段比赛进行自选曲目清唱和拉票。经过激烈的角逐,大赛一等奖由团省委赵力获得,二等奖由南方公证处公证男孩组合、团省委回声组合(杨扬、赵冠中)获得,三等奖由我委林倩、吴伟亮和团省委廖志蔚获得。其他选手获得优胜奖。

歌声是活力的抒发,活力是青春的印记。在团委首次外联活动中,我委团员青年以优美动听的歌曲、健康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展示了良好形象和风采,团委以强大的组织力和凝聚力与其他主办单位团委密切配合,搭建了机关青年交流的平台,开创了外联活动新的历史,为团委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团委动态

 

我委与江门市经贸局举办庆祝建党87周年周年联欢晚会

2008627晚上八时,我委与江门市经贸局在江门供电局职工俱乐部多功能会堂举行庆祝建党87周年联欢晚会。晚会上表演了歌伴舞、独唱、合唱、舞蹈等精彩节目。团委组织博览团支部在联欢晚会上表演了小合唱《祈祷》,我委最受欢迎青年男歌手、中心团支部谭俊深情地演唱了《单身情歌》。最后,我委法规处杨朝晖副处长和江门市副市长易中强合唱了经典民歌《红河谷》,把晚会的气氛推到最高潮。

 

 

易中强(右)与杨朝晖(左)合唱《红河谷》

 

 

博览团支部表演小合唱《祈祷》

 

登山联赛顺利举行

911下午,省经贸委运动会登山联赛在广州市白云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举行,毕志坚副主任莅临比赛现场,来自11个团支部22名种子选手共311名运动员参加本次比赛。选手们从白云山南门售票点开始,沿着指定路线向山顶广场喷水池冲刺,比赛全长约2500。电子团支部梅家春、商业团支部黄凯玲分别以1228秒和2000秒夺得男子组、女子组的冠军。电子团支部翁锐兴、刘荣昌,机关团支部谢斌分别获得男子组第二至第四名;杂志支部谭海容、电子团支部谢建英、机关团支部吴淑兰分别获得女子组第二至第四名。

 

种子选手在起跑线上

 

梅家春冲过终点线

 

承办“青春畅想,唱响青春”机关青年歌手大赛

912下午,我委团委与团省委、南方公证处团委承办了“青春畅想,唱响青春”机关青年歌手大赛(详见“新闻特稿”)。

 

 

团省委赵力演唱《白发亲娘》

 

南方公证处公证男孩组合演唱《红旗飘飘》

 

吴东等7人获省直属机关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927,我委吴东(流通服务处)、樊丽雅(综合处)、姚瑞婷(综合处)、郑永生(办公室)、张鹏(技术创新与质量处)、杨冬梅(省中小企业局改革发展处)、许轩凯(省中小企业局综合处)被共青团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授予“2007年度广东省直属机关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召开团委会第29次会议

108下午,在省经贸委9楼贵宾室召开团委会第29次会议,会议讨论《省经贸委团建工作调研报告》(初稿),提出修改意见。会议对本届团委最后半年工作进行了规划和部署。

研究颁奖典礼和春节联欢会方案

1029上午,团委召集有关人员研究确定11月举办的省经贸委十大青年诗人运动员颁奖典礼方案,同时初步讨论了省经贸委2009年春节联欢会方案。

 

支部剪影

 

机关团支部 912日下午,林倩参加“青春畅想,唱响青春”机关青年歌手大赛,获得三等奖和最佳台风奖;9-10月继续开展“大家一起过生日”活动,与9名年轻团员欢度生日;9月协助团委组织登山联赛。

 

 

林倩演唱《拥抱明天》

 

团干和易贤辉共度生日

 

中心团支部 912日下午,团支部副书记谭俊参加“青春畅想,唱响青春”机关青年歌手大赛获得最佳人气奖;1018日中午,组织团员青年到郑颖家中聚餐,通过活动,增进了团员青年之间的情谊。

 

 

谭俊获得最佳人气奖

 

温馨聚餐

 

博览团支部 1017日晚,团支部协助工会在白云山微苑山庄为7月至10月生日的职工举办集体生日晚会,团员青年在晚会上表演了歌曲、游戏、小品等精彩节目。

 

 

热闹的晚会现场

 

 

罗思瑶、刘丽莉、唐嘉慧、黄册表演双簧

                    

 

技术团支部 1020日下午,省技术推广站曾润志副主任与支部20名团员青年进行座谈,就团支部活动、省经贸委运动会以及青年思想建设等进行了交流。团员青年各抒己见,气氛非常活跃。曾主任还特地朗诵了他在第五届中博会期间创作的歌曲《中博会的旗帜高高飘扬》。

电子团支部 911日下午,所党委书记李耘、党委副书记黄汶鸿和副所长杨茂昌带领46人参加省经贸委运动会登山联赛,获得了男子组前三名和女子组第三名的好成绩;912日下午黄庆君、梁元媛组成的庆团圆组合参加“青春畅想,唱响青春”机关青年歌手大赛,获得最具潜质奖。

 

电子团支部全体登山健将

 

梁元媛(左)、黄庆君(右)演唱《再见中国海》

 

医疗团支部 911下午,组织团员青年参加2008年省经贸委运动会登山联赛。

酒类团支部 911日下午,组织团员青年参加2008年省经贸委运动会登山联赛。

杂志团支部 911日下午,谭海容在2008年省经贸委运动会登山联赛中获得了女子组第二名;10 27日,组织团员青年认真阅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观》一书,并写下心得体会。

 

谭海容冲过终点线

 

黄金团支部 911日下午,组织团员青年参加2008年省经贸委运动会登山联赛。

企业团支部 911日下午,组织团员青年参加2008年省经贸委运动会登山联赛。

 

商业团支部 911日下午,黄凯玲在2008年省经贸委运动会登山联赛中获得了女子组冠军;912日下午吴伟亮参加“青春畅想,唱响青春”机关青年歌手大赛,获得三等奖。

 

黄凯玲冲过终点线

 

吴伟亮演唱《过火》

 

 

名人访谈

 

关键在于参与

——访2008年省经贸委运动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季军李向明

特约记者  李敬斯

 

走进1002办公室,记者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接待,他亲自给我到上了一杯热茶,还未等我开口,就一再抱歉说:“由于这段时间工作太忙,耽误了团委的采访,实在不好意思。”熟悉厚重的乡音,爽朗豁达的笑声,让记者倍感亲切和温暖。他就是省经贸委副主任李向明,也是2008年省经贸委运动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季军。

 

——成绩不重要,关键在于参与,作为省经贸委的一员,一名委领导,我要以参赛来支持工会和团委的工作。

记者:李主任,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共青团信息》的采访,恭喜您在2008年省经贸委运动会获得乒乓球男单季军,这次有73名运动员参加乒乓球男单比赛,可谓高手云集。您能先跟我们谈一下参赛的感受吗?

李向明:团委组织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系列活动很好,内容丰富,富有创意。我这次参赛,成绩不重要,关键在于参与,作为省经贸委的一员,一名委领导,我要以参赛来支持工会和团委的工作。我个人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自己觉得年青,充满活力。这次运动会办得很成功,委里的很多同志都参加了比赛,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又有利于增进团结,增强凝聚力,形成良好的氛围。尤其是团结和凝聚力,是很重要的,这对促进我委的中心工作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希望今后团委多组织各种活动,我有时间将继续积极参与。

 

——青年人要有追求和信念,脚踏实地,刻苦奋斗。

记者:李主任,能跟我们团委的青年人分享一下您青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吗?

李向明:我的青年时代很普通,没有太多的闪光点。我1959年生于吉林长春,16岁就从事飞行事业,17岁入伍,一飞就是三十年。歼击机不同于民用客机,操纵上、结构上不同,执行的任务不一样,在多年飞行中遇到了很多危险情况,也算经历了生死的考验,我要感谢党和组织的培养。回过头看,我想青年人应该树立三种观念:一是要有追求和信念。不是追求物质和金钱,要追求工作上的高标准。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受到的教育和社会环境跟现在差异较大,我认为虽然时代进步了,但精神上的高追求和坚定的信念要发扬下去,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坚信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二是要脚踏实地。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一点对青年人尤为重要,不要浮夸,要把心静下来,切记好高骛远,心高气傲,这山望得那山高,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是成功的基石。三是要刻苦奋斗。青年人要能吃苦,不辞辛劳,这既是一种磨砺,也是一种积累。你努力了,奋斗了,不一定能成功;但如果你不努力,不奋斗,就肯定不会成功,只能老大徒伤悲。

 

——工作的变更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管到哪里,我都是党的干部,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做好本职工作。

记者:李主任,您是军旅出身,能跟我们谈一谈部队和政府工作有何不同吗?

李向明:差别是有的,部队工作纪律性强,条块清晰,责任和关系都很明确,我多年任飞行部队的领导,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和压力。我去年从空军南宁指挥所转业来到省经贸委,刚开始的时候有种隔行如隔山的感觉,军事工作与经济工作差别较大,但组织工作上也有共同点。人的一生只做一件事或一种工作不太可能,工作的变更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管到哪里,我都是党的干部,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努力去做好本职工作。在这里,我要感谢省经贸委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建初主任对我的帮助。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和学习,随着对工作逐步了解,我感觉经贸工作天地宽广,内容丰富,我很感兴趣。在任何地方工作都要有大局意识,一切以做好工作为目标,注重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共同为全省的经济贸易工作服务。

 

——希望团委能够围绕全委工业商贸经济运行的中心工作,带动全委的青年,适应新形势,熟悉新形势,解决新问题。

记者:李主任,作为委领导,请您对团委工作提点希望吧?

李向明:共青团是党的得力助手,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团委年青人多,有朝气,有知识,有能力,要发挥这些优势,在全委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继续发扬好的传统和作风,开拓团委工作的新局面。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省经济运行工作遇到了一些问题,希望委里的青年人能够积极思考,争取有所作为,破解难题。

【尾声】在采访的尾声,李主任郑重地对记者说:“我来省经贸委工作时间不长,对我个人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不管是工作作风上的还是工作方法上的,希望大家开诚布公地向我提出来,欢迎批评指正。”当采访结束记者起身离开的时候,看到门边挂着那块乒乓球男单铜牌,记者会意地指了指奖牌,办公室了又响起了李主任熟悉厚重的乡音和爽朗豁达的笑声……

     

 

人生如登山,自当勇攀高

——访2008年省经贸委运动会登山联赛男子组冠军梅家春

特约记者   郭雯珏

 

【题记】9112008年省经贸委运动会登山联赛在广州白云山举行。比赛中,电子团支部取得了令人惊喜的好成绩:包揽男子组前三名、女子组第三名!带着这份喜悦和好奇,记者采访了男子组登山冠军梅家春。梅家春,197910月出生,湖北省孝感人,现任职广东省电子电器产品监督检验所办公室,电子团支部书记兼团委宣传委员。

     记者:小梅,首先恭喜你取得了男子组登山冠军的好成绩。大家都对你这位新出炉的登山冠军充满着好奇。中等身材、外表斯文的你,看不出具有如此的耐力和爆发力,在面对22名种子选手,共311名的参赛人员,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

梅家春:老实说,比赛之前心理压力很大,不是我个人想取得男子登山第几名,而是在面对11个团支部的体育健将们,如何在整体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所以在得知确定911登山比赛时,我提前一个星期向所党委书记李耘和党委副书记黄汶鸿汇报省经贸委运动会登山联赛的情况,然后经过所工会讨论,挑选了两名种子选手,并将种子选手召集起来,一起商量如何迎战。

记者:我知道,你的作风是不打无准备之战,还有更重要一点,是领导重视,上下齐动员,你们当时是如何精心准备登山比赛的呢?

梅家春:呵呵,也谈不上精心准备,只是当时所工会和团支部的思路是希望这两个种子选手能够代表我所参赛人员取得好成绩。其实,我们当时在挑选种子选手时也很困难,因为好几个年轻人的身体素质相当,生怕挑选了这两个种子选手又打击了其他人员的积极性。所以,我当时向所党委、工会建议:利用星期六下午的时间,我们参赛人员按照团委的线路图进行一次比赛,一是“踩点”,熟悉一下比赛的线路,包括是否能够适应当天的炎热天气;二是先通过比赛,看看自己人员的身体素质。我清楚记得96(星期六)下午三点,党委副书记黄汶鸿同志带领参赛人员一起参加登山,前后用了近两个小时,才算完成“踩点”工作。

记者:就我了解,电子团支部在羽毛球、毽子和登山比赛中均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想问下你是如何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加这些活动的?

梅家春:这些体育活动能够取得好成绩,应该与单位的体育氛围分不开的。我所领导、工会十分重视职工的文体活动,每周一晚上组织羽毛球活动,大家平时有意识地去练习,相互之间也经常有一些配合或比赛,慢慢就有一种氛围在那里,技术就会逐渐提高。至于毽子方面,我们当时报名参赛人员有6支队(33人),仅次于机关支部8支队(39人)。面对众多参赛人员,大家平时工作又十分繁忙,团支部主动召集这些人员到球馆练球,根据每个人的技术水平进行强强联合、强强对抗练球。当然,在参赛人员搭配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人员对此不理解,认为自己分配到弱队里,我们耐心解释,希望他们服从整体安排。

记者:你作为团委宣传委员和电子团支部书记,在团委开展各种活动中,你是如何处理团委宣传工作、电子团支部工作和你自己的业务工作的关系?

梅家春:记得20037月刚来电子所时,当时还没有团委,经贸委和各直属单位的团员也相对很少,向来经贸委和各直属单位每年都接收一批团员、青年,人数越来越多,需要成立团委来召集这些团员、青年开展相

应的活动,我就是在这个时候(20064月)被推荐上来的。作为团委宣传委员,我主要是配合团委做好宣传工作,作为电子团支部书记,我积极组织支部团员、青年参加举办的各种活动,表现出我所团结、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在2008年经贸委体育运动项目中,按照团委的安排,我们支部承担了乒乓球和毽子比赛的组织工作,自己在收集参赛人员名单和制定相应规则的时候,也懂得了如何组织、协调一项活动,学到了很多东西。

记者:小梅,你脸上总带着一份自信的微笑,对工作有着一股似火热情,这几年来,在你带领下的电子团支部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而你大学毕业刚到电子所时,是一位连广州话都听不大懂的腼腆男孩,很快,你就融入了这个以本地方言为主的“圈子”里,你是在用你特有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你周围的人,看你,很感慨吧?这其中的心路历程可否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呢?

梅家春:是啊!刚开始工作时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对生活习惯的不同,我早有心理准备去慢慢克服;但对于工作,特别是搞人事工作,总想很快上手,当时心里是挺急的。好在办公室领导手把手地带我,自己也开始慢慢揣摩、积累,不断地进行总结、分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这几年的心得是:第一,勤奋;第二,热情、热心。

记者:原来你骨子里面就具备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是与生俱来的吗?我想,通常一个人某种性格的形成,跟你平时的体育运动有必然的联系。例如,登山的那种奋力前行、目标在前的希望和执着,跟你坚韧的性格是吻合的吧?

梅家春:至于我的性格,更多的是后天磨练出来的。我喜欢跑步,最早是在高中开始的,当时因为住校,除了早上集体跑步外,晚上下晚自习后,经常到操场上跑几圈,然后回到宿舍冲个凉,感觉特别舒服。到武汉大学后,同宿舍有一个室友也喜欢跑步,于是两人相互勉励,坚持每晚跑步。其实跑步如同漫漫人生一样,就拿这次登山比赛来说,当你确定是分三个阶段来完成,你就应该合理分配每一阶段大致所花的时间,实现一个个小目标。我当时在登山的过程中,种子选手在前面跑得都很快,我控制好自己的体力和节奏,在快到第二阶段时,一个个追上他们;在第二到第三阶段时,当其它选手几乎喘不过气来时,我还保留了一丝体力,支持住慢慢跑上去,然后在接近终点时冲刺。漫长人生分成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不管我们现在身处在哪一阶段,最主要的我们要有个人生规划,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要合理安排,然后是全力以赴,奋勇攀登,到老年了回过头看,就如同我们最后登上山顶一样,会感觉到身后洒满汗水和铺满了一连串坚实的脚印,那时,我们的人生将是无憾的。

 

【后记】采访结束了,热情的小梅把我送到大门口,他好像若有所思,说:“你就只写我吗?其实,在省经贸委工会和团委举办的每一次活动中,都有大量的工作人员在背后默默无闻地付出,不被人所知,他们在某一方面也有自己的特长,只是我很幸运地表现了出来。”这时,他的电话再次响起,匆匆跟我挥挥手,疾步往办公室方向走去。多么朴实的一个男孩!而他那种对工作和生活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热情,不就是人性中的闪光点吗?那一瞬,记者真的被感动了。梅家春,就在不经意间,也许一个小小的举动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访省直属机关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公务员住房情况调研报告》课题组

特约记者傅妍敏

 

 

(前排左起:许轩凯、郑永生、吴东、张鹏,后排左起:樊丽雅、杨冬梅、姚瑞婷)

 

2008927,省直团工委授予我委吴东、樊丽雅、姚瑞婷、郑永生、张鹏、杨冬梅、许轩凯“2007年度广东省直属机关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授奖理由在于他们承担了省直团工委下达的《青年公务员住房情况调研报告》课题,他们的课题报告已经被国家商务部网站转载,也获得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日,记者带着对他们的崇敬,采访了课题组成员,听他们讲述调研报告诞生的故事……

记者:首先恭喜你们被省直团工委授予“2007年度广东省直属机关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获得这个荣誉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众:很开心啊。

记者:做这个课题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能获得此荣誉呢?

众:从来没有想过,我们做这个课题也不是为了得奖啊。

记者:你们做这个课题的出发点是什么呢?

吴东:做这个课题刚开始是参加团委组织的2007年调研课题比赛,获得了第二名,引起了一些反响。后来省直团工委就找到我们,想把这个课题在省直机关全面铺开,于是就有了现在的这份调研报告。

张鹏:通过调研报告的形式全面客观地反映青年公务员住房难的问题,这在省直机关来说是第一次,意义非凡。以此表达了普遍的心声,也向上级部门呼吁要正视青年公务员群体的住房诉求。

记者:你们这个课题能被省直团工委看中,在省直机关铺开调研的原因是什么?

吴东:我想这跟大的经济环境有关。这两年广州的房价升得很快,不仅对青年公务员,而且对整个社会的中低收入阶层影响都很大。所以许多年轻公务员看到我们第一稿的报告时产生认同感一点都不奇怪。可能正是我们做了很多人想做的事情,才有了后来的全面调研。

记者:你们课题组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处室,当时成立课题组时选择成员的想法是怎样的?出于什么样的一个考虑?

樊丽雅:我们调研组共7个人,三个读法律,三个读经济,加上一个指导老师。当时首先考虑是组员来自不同的处室,接触的业务不一样,接触的群体也不一样,有利于我们开展调研;第二个考虑是男女性别比例,除开指导老师,我们的男女比例是一比一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

记者:怎么想到找东哥做指导老师呢?

杨冬梅:因为是他最早倡议的调研题目啊。

记者:你们除了专业背景不一样,那在进行课题调研过程中的具体分工是怎么样的?

吴东:张鹏负责问卷部分;郑永生负责省和国家的政策,因为他在办公室,资源比较丰富;姚瑞婷负责国外部分,因为她住在中山大学,可以利用学校的系统查资料;许轩凯负责广州市房价分析;我和杨冬梅负责政策建议部分。

  鹏:调研组成员相互间配合非常默契,分工明确到位,个别成员工作任务较重的情况,其他成员都毫无怨言地承担了相应的任务,使得调研报告起草非常顺利。

记者:仅住房调查问卷,你们向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发放3055份,收回有效问卷3045份。在全省的省直机关开展这样一个调研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吧?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得到其他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呢?

樊丽雅:面对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我们一直没有直接途径去获得不同地方解决青年公务员住房的政策措施,包括他们的补贴水平、住房政策等。所以报告中提到的其他省份的做法,都是通过非正式途径获知的,大多是通过同学、朋友等私人途径获得。

姚瑞婷:省直团工委承担了发放问卷和回收问卷的工作,效果要比我们自己发放和回收好得多。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和省直团工委的配合还是很默契的。我们每个人都承担了将五六百份问卷输入到电脑的工作,然后用SPSS软件统计出来。

张鹏:这次调研范围涉及广泛,由原来省经贸委一个部门扩大到省直机关30多个部门。这得到了省直团工委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当然我们承担了非常繁重的问卷录入和统计工作。我们调研组花了近2个月时间,抽出中午晚上休息时间和节假日时间,平均一人录入了五六百份问卷,这样的经历也是令人终生难忘的。

许轩凯:我在数据录入阶段,当输到300多份的时候,优盘出现了问题,导致数据丢失,只好从头输起。后来我搞到凌晨三点,前后输了900多份问卷。

记者:我们做完这个课题后有无下一步计划,比如进行宣传等?

吴东:我们希望这个课题能得到很大的反响,但今年天灾人祸不断,财政要留出很大一块资金去抗震救灾,下半年又遇到金融危机,整个大环境对于改善公务员待遇方面不是很好的时机,所以很遗憾还没有出现我们期望的反响。

樊丽雅:但我相信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这个报告还是会多少起到一些作用的,毕竟公务员住房问题一直都存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省直机关的年轻公务员比例不断上升,这个问题会越来越突出,迟早会引起重视的。

记者:在做这个课题中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吴东:这份调研代表了我一个心愿,一种期盼,还有一份坚持。心愿是一直希望能有机会深入了解并反映新进公务员凭自身能力难以解决的住房困难问题。期盼是一直祈盼党和政府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助包括青年公务员在内的弱势群体解决住房以及其它实际困难。坚持是一直坚信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关心和帮助是每个人能坚定前行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樊丽雅:我认为这个课题是个蝴蝶效应,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真的很希望这个报告可以帮助政府解决公务员住房问题有一定的帮助。这份报告得到那么多省直年轻公务员的反馈,说明这个问题很受关注。希望我们的调研报告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姚瑞婷:大家为这个课题付出了很多心力,许多内容都是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私人休息时间进行的,这个课题在省直机关引起的反响远超出我们的预计,我们很欣慰。

郑永生:在调研过程中,感觉自己的收获很大,从其他成员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调研小组的团队合作意识很强,彼此间分工合作,积极配合。而且大家思维很活跃,经常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和探讨。

杨冬梅:这次调研是个很好的平台,大家的思想通过碰撞产生出新的想法和思路。

许轩凯:从我们收到的问卷可以看出,大家都很关注这个问题,毕竟是和大家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仍然觉得做这个课题很有意义。

记者:做完这个课题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吴东:一是希望我们这次调研的模式可以运用到我们政府的决策过程去。现在很多政策措施并没有真正反映群众的诉求。我们这次做课题的方式是一种了解民生、反映诉求的方法。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对我们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都有很大的好处。二是希望我们的调研报告可以得到一些决策层的反馈。我不愿意看到这个课题完成后变得无声无息,因为很多年轻公务员对这个报告给予了很大支持和期望。

姚瑞婷:我们并不指望这个报告能马上解决公务员的住房问题,但我们希望有个回应。

郑永生:希望这份调研报告,能够将省直单位年青公务员内心深处里那声微弱的呐喊,以科学客观的数据反映出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后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采访完之后,唐代诗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这两句诗一直在记者的头脑中响起。除了圣人之外,我们身边,还有一个个像我们课题组成员那样的凡人,为青年公务员的住房问题呼吁,他们小小的和最终的愿望就是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小小的家,圆一个小小的梦……

 

 

学习交流

 

引言:根据今年团委开展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题活动的安排,各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读好一本书”,以下文章为团员青年阅读青年绿皮书《飞》(2007)的读后感。

 

 

感动自有《飞》

省经贸委军工与船舶工业管理处  谢建发

 

 

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我们的祖国一路摸索着走来,历经沧桑却又创造辉煌,当中的酸甜苦辣都已一一载入史册,以作记念与缅怀。回顾我近三十年的生命历程,曾经有过的喜怒哀乐,朋友同志的嬉笑怒骂,又在哪里可以找到一些些的痕迹呢?当翻开《飞》(2007)时,我找到了答案。

简单地看,这是一本普通的记录了省经贸委团委一路走来的文字资料,但却令人越读越有味道。2007年,团委给了我们感悟青春,感动经贸的主题,接连开展了春节联欢、学习论坛、主题征文、课题调研、歌手大赛等一系列的活动。当中有大家辛劳筹备的汗水,还有全身心参与的坚持;有开拓创新的尝试,也有孜孜不倦的热情。正是《飞》(2007),记下了这一切。这一切汇集在一起,迸发出青春的勃勃生机。可以说《飞》(2007)不但是一本书,它还是一枚承载着经贸后生热血激情的青春印记,一道绽放着经贸团队智慧碰撞的思想闪光,一个展现着经贸人真情实感的精彩世界。当然,也就是它,让我读到了我那难忘的2007

2007年省经贸委春节联欢会上,《龙凤呈祥》这个节目大受好评,我也挺自豪,因为我参与了这个节目的幕后工作——负责背景音乐的编辑和投影的制作。要使节目更具欣赏性,在观众面前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好的音乐和投影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在此之前我并没有太多的音乐编辑经验,也很少制作投影,有点担心无法胜任,却也不敢怠慢。筹备一个这样多元化的表演节目是很有意思的,既要求大家有充分的沟通,也考验每个人的负责程度。每个午休和傍晚下班后,我和参与的同事们都会抽出时间准备节目。大家反反复复地讨论,表现每一个表情、分析每一句台词、琢磨每一个细节,激情洋溢得犹如一个专业剧组。而在私人时间,我要搜索最好的声音编辑软件,学习并掌握其操作方法;收集适合的图片,充实投影片内容。台前幕后,忙得不亦乐乎,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在春节联欢会上为辛苦工作了一年的同事们呈现一个精彩的节目。节目演出成功后,听到观众的欢声笑语,筹演时的辛苦全都灰飞烟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满足,一阵感动。想起求学时代,同学们之间的合作曾让我这样深深的感动过:有些事,单靠一个人是做不好的,而是需要大家的努力共同完成才能取得成功的满足,那就是团队精神。在离开校园多年后,这个团队精神又将辛苦付出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团结奋斗共享成果的愉悦,再一次带了回来。

继续翻看《飞》(2007——是歌手大赛!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有点不可思议——对于我这个五音不全,之前从来不在大家面前展现歌喉的人,竟然登上了那个舞台。打从大赛启事登出来,就有同事鼓励我去报名。犹豫过面子问题,但最后还是抱着勇于尝试的心态,我报了名参赛。从小就喜欢谭咏麟的歌,为了向偶像致敬,选了难度不高但也不好唱的《一生中最爱》作为参赛曲目。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要好好练习了。午休时、公车上、饭前饭后,重复不断地听这首歌,让歌曲的旋律深深地印在自己的心里,也让自己好好体会歌中情感。还为了弥补自己唱歌方面的不足,虚心请教了经贸乐坛资深人士,纠正自己演绎不对的地方。终于要登台了,第一次独自站在舞台上,紧张不可避免,但台下同事们鼓励的眼光和伴唱的声音,使我又激动又感动。自我挑战的勇气和同志们的支持,伴我渡过了这个短暂的人生第一次。虽然最后只是获得了优秀奖,但我很是心满意足。因为,我已深深地体会到勇于挑战自己的快乐和同事们深厚友谊的温暖。

我不但从书里阅读到自己的心情,还发现了这是一个对同事朋友增进了解的窗口。在那134篇来自系统里每个方向的征文中,我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人的心路历程,深切地感受到每个人的踌躇满志。平日工作一丝不苟的严肃分子,也许有着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经常一起热血沸腾的球场战友,还有很多不为我知的专业爱好;现在看来意气风发的前辈领导,也曾经陷入人生低潮;看似平凡无奇的身边同事,居然心中追求着令人敬佩的梦想……我在文字中见到工作的榜样,也找到生活的模范,更觅到思想的共鸣,寻到未来的方向。

看完整本书,也终于体会到编著《飞》书的深意了。进入省经贸委,我们能够相遇;参与团委活动,我们能够相识;有了《飞》(2007),我们能够相知。相识相知让我们更具凝聚力,更具行动力,也正是团委搭建了一个这样的沟通平台,让我们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能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想起2007年的酸甜苦辣,心里就会荡漾着奇妙的感觉。真的感谢团委给了我无数次挑战的机会和无数次成功的愉悦。曾经的投入、曾经的思考、曾经的感动,也许会因日常忙碌而遗忘。但当我翻开《飞》(2007),重温记载的点点滴滴,带来的丝丝回忆将唤起心情的一道道波澜,在记忆的深处,重新去寻觅当初的每一份感动……

 

 

飞扬的青春

                ——读《飞》(2007

省经贸委工业处  张会洋

 

 

拥有青春其实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青春的躯体里是人生最健康的细胞、最强壮的系统,乃至最活跃的思维和最饱满的激情。遗憾的是,不管青春包含了多少美好的内容,不管青春的财富多么可观,你我用于消费青春的时间都不过数载寒暑、几度春秋。大量的财富必须在短时间内消耗,这种奢侈隐伏着危险。恰如一个人拥有了百万巨款,但要求他必须在一天内花完,过期就要作废,怎么花就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有人会用它买下一座图书馆,为自己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有人会用它买下一座庄园,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但也有人会用它去吸毒、去赌博,为自己留下一个灰色的未来。百万巨款是一把双刃剑,正如我们的青春。

因此青春需要的不仅是赞叹和歌颂,更需要我们去品、去悟、去思索、去谋划、去选择、去实践、去升华。看一看别人的青春路,想一想自己的少年行,我想,对于一个懵懂如我辈的年轻人来说,这可能是《飞》(2007)的最大价值吧。不必去评判文辞的华美或深邃,不必去计较故事的婉约或豪迈,更不必去探讨章法的优劣或高低,只管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那一份对青春的感悟。

青春是一首诗歌,充满着激情与豪迈,省经贸委就是最美好的背景音乐,在背景音乐的衬映下,我们的诗朗诵更加铿锵激昂。在青春的诗行里,有面对越秀山的悠悠思索,更有点燃青春、照亮经贸的豪气干云,有每一个第一次的懵懂好奇,更有青春无悔的庄严宣告。背景音乐在时代大潮中不断向新的高音度挺进,而所有经贸人所吟诵的也必将是更加激越豪迈的诗篇。

青春是一篇散文,洋溢着自由和宽广,省经贸委则以更加博大的内涵,把青春的关注与梦想一一容纳。在经贸的广阔天空下,你可以用心灵去感悟那一份纯真,用情怀去体味那一份善良,用目光去追踪那一份美丽。或者,你可以对丑陋表达你的鞭挞,对恶行说出你的愤慨,对不平叹出你的无奈。但是更多的时候,你选择了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做人,继续对社会的贡献,继续对梦想的追求。

青春是一部小说,表达着曲折与真实。每一个经贸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也许幸福、甜蜜,也许落魄、茫然。难得的是,我们把这些故事娓娓道来的时候,脸上是笑容淡淡,这是历经风霜的顿悟,更是心胸开阔的坦荡。不管青春的风雨曾经给我们惬意的凉爽,还是潮湿的烦闷,我们最终都看到了彩虹,这是风雨的馈赠。

或者对青春本不必做什么比喻,青春就是青春,她自有她的美好,但是,越美的红颜越可能是祸水的根源。我们应该感谢省经贸委,让我们的青春少了一些挫折,多了一些精彩;少了一些遗憾,多了一些自豪;少了一些懵懂无知,多了一些坚定果敢。我不知道,是我们的青春点亮了经贸,还是经贸工作升华了我们的青春,也许,经贸和青春本是一体的,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年轻的心,于是,青春成为经贸人送给社会的一张最好的名片。

真的有必要在这样一个夜晚,流动的夜色充溢了整个天地,远处是迷离的灯光,窗下是温柔的静寂。没有人,没有事,淡漠了繁华,淡漠了劳烦,淡漠了功名利禄,淡漠了哀乐悲欢,点亮一支蜡烛,摊开《飞》(2007),静静地读下去,读下去,去感悟人生的哲理,去品味飞扬的青春。

 

读《飞》书有感

营养与食品卫生杂志社 张露璐

 

初读《飞》(2007,徜徉于书中优美的文字、熟悉的人物、精彩的故事间,感觉很是新鲜,发现原来书可以这样的接近我们的生活;再读《飞》(2007),品位到的是它背后蕴藏的故事,是团委活动的一幕一幕,还有便是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

轻抚封面上苍劲有力的“飞”字,思绪将我带回那个下午,营养与食品卫生杂志社张俊修社长接到团委谭杰斌书记的电话,谭书记请他题写封面上的“飞”字。张社长欣然答应,并放下手头工作立即行动,裁纸、磨墨、润笔、构思、落笔,经过无数次对自己想法的推翻、重来,终于选定了其中一张,也就是现在《飞》书封面的“飞”字。而此时,受腿疾困扰多年不能站立太长时间的他早已是汗流浃背。而看着这个意义非同一般的“飞”字,他那认真严肃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微笑中有释然,有满足,更有期望。

翻开厚厚的书页,依稀中仿佛又回到那几个不眠的夜晚。为了在有限的经费及时间下赶编出书,团委干部们牺牲休息时间来到杂志社办公室加班加点,挑灯夜战。六百多页书稿,逐页编排;四十五万文字,逐个校对。有限的精力化作无限的干劲,有限的条件化作无限的热情……夜深了,喧嚣的城市安静下来,他们依然在忙碌着,从窗口透出的光格外明亮,像星光,给人希望;又像月光,让人感动。

翻看着书中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她们、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但他们具有同样的青春气息,热情洋溢,他们同样是共青团的一员,他们对生活有着同样的热情,所以他们聚到了省经贸委团委这个大家庭,而正是有了这些充满活力的家庭成员,这个大家庭中每天都上演着亲情、友情、爱情……

轻轻合上《飞》(2007),一点一滴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可我们却都已经回不去了。

时光渐逝,珍惜青春,我们都该把握好每一天。

  

我心飞扬
                    ----
读《飞》(2007)

省商业联合会  谭如冰

 

  

第一次接触到《飞》(2007)的时候,还想着,这么厚的一本书,什么时候才看得完啊?没想到,一个周末的午后,本来抱着随便翻翻的心理,竟也坐到了日头偏西。自从工作后,很少有心思能一坐就一下午了,原因,只能是其中,那跳跃的青春气息让我不忍放手吧。
   
毕业的时候,路过看到学校里师弟师妹热火朝天搞活动的场景,心底不能说是没有遗憾的,因为知道,踏入社会后,就不会再有这样机会了,自己的干劲和激情也在毕业那一刻归于沉静,继续读书的机会很小,原因大抵也是不愿意成为第三类人吧。而且,我是一个被动的人,很多事情,如果没有外力推自己一把,就会错过。
   
可没想到,刚上班不久,团支部书记杨宏就让我考虑下一任接替他团干的工作。当时诧异多过惊喜,脑筋一时还没有转过弯来,第一反应就是说我不是团员好多年了,后来才知道28岁以内的党员也还保留团籍。然后慢慢地接触团委主编的《共青团信息》,参加团委举办的颁奖典礼,拜读《飞》(2007),在感受那一篇篇鲜活的故事、一首首动人的诗篇、一个个优秀集体的同时,也仿佛身临其镜了。才发现,这是一个多么青春飞扬的平台,而自己,心底也有个小小的声音在叫嚣:加入吧,加入吧,加入了就有人陪你打羽毛球了,就可以分享自己的诗歌文章了,就算写课题,也不会自己孤军作战了。 

其实,在这些原因的背后,我知道,我是渴望结交这些才华横溢的朋友们。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激情,什么是执着,什么是信念。他们感染了我,吸引了我,指引着我。
   
在那个暖暖的午后,我心飞扬。

 

 

青年论坛

 

引言:住房,永远是大都市芸芸众生肩上最重的担子。90年代末,政府取消了福利分房,取而代之的是货币分房,如广东省直机关副科级干部每个月327元的住房补助,这和均价在一万以上的广州房价相比,像隔天渊。这让我们,抬着肩上重重的担子,不得不有些感慨……

开博――为了求索

省经贸委流通服务处  吴东

 

 

黄金周期间,本想去楼市转转。可一打开报纸,尽是楼价急速飚升,几万元一平米的豪宅销售一空,现有的广州地图还找不到的地方楼价都已过万的消息。算了,还是保持一点咱穷人的尊严,买不起咱总躲得起,以免看了以后更受刺激。年初春节团拜时一帮年青同事排练的小品“到月球买房子”,想想那帮家伙真是有先见之明,只能仰望月空,看看能否在美丽的嫦娥姐姐旁边置个业。

房子的事情,本不想再提。但前天国庆节长假回来第一天上班,瞄了一眼《广州日报》,一篇《想做名房奴,真的好难》的评论文章使自己再难忍住心中想说的话。5月份,广州的房价是8000元每平米,黄金周期间,广州5个中心区的房价已飚升到15870元每平米。短短时间,广州的房价令多少人突然间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不知身居何处。自己有幸享受过福利分房,除非很享受自寻烦恼伤身体的感觉,本无骂娘的资格和必要。可一想到号称快速发展的城市里,竟然有如此之多的人想做房奴都难,作为理应为这个社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的小公务员,心真的是说不出的悲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除了越来越难令人激动的数字目标以外,难道只能依靠温暖人心的口号去吸引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吗?如果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对于城市的普通民众,房子就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所。可愈往前行,却连寻找一处安身立命都如此艰难的残酷现实,如何让他们有信心于更为遥远的梦想。什么是民众的基本权益,如何保障,在什么时间实现,我们的决策和执行层都取得共识了吗?我们如何让民众相信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6月份,看到《广州日报》两篇的报道,一篇是广州市将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十一五”规划,广州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将占到住房建设总量的17%。另一篇是广州国土房管局承诺今年全部解决人均居住面积低于十平米的5000多户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在房价怨声载道时,这样的报道本应是暖人心之举,可看了这两组数字不知作何感想,估计5000多户没有包括长期为这座城市流汗流血的民工,也没包括长期老老实实上缴个人所得税却长期没有户口的外来白领们。“十一五”期间17%的目标已明明白白告诉现在买不起房子的人们不要把太多希望放在可预期的未来,除非房产商们某天集体改信佛教大发慈悲,不如先花点心思在红红火火股市上发点革命小财之后再考虑置业。政府的能力有限,一下子没有财力帮助那么多穷人解决住房问题不是什么耻辱,但房屋政策制定者无视甚至拒绝承认大多数人买不起房子的事实,却可以令无数的穷人失去对未来的期许。年初时,广州一位退下来的高官说了句“按照现在的房价水平,他也买不起房”的良心话,可马上被另外一位仍在台上的仁兄贬斥为“作秀”,似乎公务员买不起房子是从不存在的荒唐的事情。前段时间,为省经贸委机关团支部的《青年公务员住房情况调研报告》提了点意见,有几句感言本想写上:如果房价依然,工资依然,坚守节操的公务员将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廉洁到置不起遮瓦之地的官员群体。纵使如此,估计我们也不会太孤单寂寞,有更多的买不起房子、生存状态更差的人相伴。有学者说过,有时贫富差距大一点还不要紧,最怕的是穷人失去向上流动的希望,最怕的是一种绝望的感觉。

世上有越来越多的事情像皇帝的新衣,说不得,更议论不得。在写这篇文章前,觉得自己离“为生民请命”的理想越来越遥远了,只能说些安慰安慰身边一大帮连做房奴都不得的小兄弟姐妹们的话,可也曾闪过会不会被别人视为“作秀”的念头?另外,大学毕业都十多年了,还是那种义愤填膺的老样子,非常容易被别人视为不成熟的表现。可没办法,越往前行,恐龙时代的脑子就有越来越多的事情想不明白,一个人思考容易在原地踏步,也容易产生越来越孤独的感觉,不如利用网络时代的优势,虚心向身边的朋友、同事甚至遥远不知姓名的朋友求教、求证、共同探索,这就是自己开博的最后一个目的。参加团委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后,从电白县南海仔村归来的路上,经过佛山南庄路段,习惯性抬起头地望着天空,依旧是被污染得不成样子的灰蒙蒙的天空,突然想起温总理那首寄厚望于青年学子的《仰望星空》的诗,如果哪一天我们心中没有了那雄伟的高山、坦荡辽阔的平原、自由流淌的河流,没有了爱,没有了恨,没有了思索,没有了抗争,总有一天我们只能仰望没有了星星的天空。

 

2007109

 

 

附录

仰望星空

温家宝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

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

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我们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省经贸委综合处  樊丽雅

 

 

我们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我们这些80后的小孩子,不再被人们称作“啃老族”,而是真正成为自食其力并光荣地承担起建设社会责任的人。

我们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我们每天结束忙碌的工作后,能披着晚霞的余晖或是踏着清静的月光,回到我们自己的家。

我们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远在他乡的父母来到广州时,我们能把他们带回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里。

我们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我们能够不依靠白发已经悄悄爬上头的父母的一辈子积蓄,来给我们付房子的首付。

我们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我们能够真正成为城市里蜗居一族,哪怕我们的家很小很小。

我们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凭自己的能力可以买得起城市里的房子,虽然我们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我们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将来我们的小孩出生的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给小孩提供一个安稳的居所。

我们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当在社会上提到公务员的时候,我们得到的不是不屑与误解,而是肯定与支持。

为了这个小小的愿望,我们思索,我们苦恼,我们行动,我们无奈。生存权、居住权,是人生而有之的权利。现在无论是在城市或是在农村,房子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可就是这样的一种必需品,却日渐成为我们心中的隐痛。作为公务员的我们,身上承担着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我们以身为人民的公仆而感到自豪。但同时,作为社会普通大众的一员,我们又无法承受领着微薄的薪水却被社会误解成为拥有强势权力、拥有灰色收入的群体这样的双重压力。解决人民的住房问题,是事关民生的大事。政府无疑在保障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包括建设经济适用房,提供廉租房等。但身为公务员的我们,既无法享受到现行经济适用房的政策,却又无法承受当前高昂的楼价。

但是,凭什么要解决公务员的住房问题?公务员不也是普通的大众吗?是的,公务员的确是普通的大众,但同时,公务员又不是普通的大众。社会需要正常运作,需要管理成本,这种管理成本最直接就反映在需要有人对社会公共性的事情进行统筹安排,需要有特定的一群人为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大多数公共性、公益性事务进行服务。这些对公众进行服务的人,掌握着普罗大众让渡予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力,其需要对公众负责的同时,公众也需要对其基本的生存负责,保障其生活的正常开展。如果这些服务公众的群体的基本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这群体便失去了稳定性,亦失去了服务社会的原动力,严重地会使这群体中的部分人,滥用手中的权力,为自身谋取福利。

公务员是一个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对于年青公务员来说,既承担着迈出社会、走向自主独立的强大精神压力,又面临着赡养父母、成家立业的强大经济压力。但通过我们在省直公务员系统内进行了一次近乎地毯式的调查,结果发现,35岁以下的青年公务员大部分处于经济不宽裕的状况,52.6%的受调查对象认为住房压力过大,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另外,由于购房而影响婚育计划或在职进修计划的占42.5%32.8%30.8%的人更表示因为购房压力过大而考虑过辞职。这组数据让我们触目惊心。广东如何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从社会管理的资源来说,需要借助这些未来十至二十年内将迅速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公务员的力量。但试想一下,这群体中三成的人考虑过辞职,或者当中有些人已经辞职或者即将辞职;近四成的人因为购房而影响了进修,这部分人原本可以进行再进修,但由于囊中羞涩而不得不耽误了学习进程,这是一件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首先需要公务员自身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公务员是公众的服务者,不应当也不能成为社会的富裕阶层。公务员应当正当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对人民负责。其次,社会要对公务员有正确的态度。公务员是人民的服务者,但同时社会特别是媒体应当对公务员有正确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避免让公众与公务员之间陷入怀疑不信任与惰性、报复性服务的恶性怪圈。再次,需要加快制定有区别性的、有针对性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制度,为年青公务员尤其是初任职公务员提供过渡性住房,帮助年青公务员解决住房问题。

“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希望这首歌不会太过时,也希望这种希望的声音不会太弱,以至于被淹没。

 

 

浅谈年轻人的住房苦恼

省技术推广站余贝欣

 

 

住房这事,是近年来人们的热门话题,也是不少年轻人的苦恼事。近年来,因为房价日益攀升,民众倍感压力,特别是新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由于工作时间短,职位较低,收入不高,财富积累较少,买房对他们来说几乎是奢望。每月有限的薪水,除去必要的生活开支,即使省吃俭用,剩下的只刚刚够在城中村租一间与“小姐”相邻的房子,更不用想要在短时间内买得起房子。

为此,有专家站出来说,人人都想买房子是不理智的,特别是年轻人。当然,并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要买房子,这是不现实的事情,买不起,可以先租。但是,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是国人的传统观念,是绝大部分人都要经历的过程,也是年轻人迟早都要面对的问题,短则四五年,长则六七年。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必要条件,而“住”作为其中一项目前较为昂贵的消费来说,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在谈婚论嫁中,住房问题往往是男女双方最为关注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场婚事的成败。但是,按照目前总体的收入水平、房价和不断攀升的物价,年轻人要想在工作六七年内买得起房子,难度是很大的。幸运的人,也许父母能够拿出多年辛苦攒下来的老本支付了首期,而成为幸福的“房奴”,而大部分不幸的人们只能捂着日益缩水的荷包,对着日益飙升的房价望洋兴叹。为此,婚事吹了、造人计划推迟了、进修机会不要了、衣服不敢买了、同学聚会的机会少了……为的是偿还沉甸甸的月供,或者攒够首付,早日实现成家立业的伟大愿望。有网友调侃说,高昂的房价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立下了汗马功劳。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很多人因为住房问题活得很累、很苦恼,有的人还因为高昂的楼价,而选择离开了这座城市。高昂的房价断送了很多人的幸福、抑制了很多人的消费欲望、压制了很多人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住房这一人类的最基本的必要生活条件,却成为了很多人心头上的“痛”。据有关纪检部门透露,机关部门贪污腐败现象近年有呈年轻化的迹象,部分年轻干部,因为收入不高,又抵制不住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诱惑,不惜铤而走险,利用工作便利进行贪污腐败犯罪活动,最后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这无不给我们广大年轻人敲响了警钟,不要因为短视或一时的冲动而毁了自己的一生,同时也应该引起也是从年轻人走过来的既得利益者们对年轻人生活和思想状况的关注。

然而,如此高昂的房价是否合理?众所周知,目前房地产行业是一个暴利行业,其成本里面还蕴含着很大部分的灰色成本,而消费者则是最后的买单者。房地产的暴利也驱使了大量的企业和社会资金向房地产行业聚集,而不屑于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等收益较为缓慢却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产业上加大投入。当房价到了一个绝大部分民众通过诚实劳动获得的报酬无法承担的时候,应该说这样的房价是不合理的、是虚高的、是有泡沫的。当泡沫越吹越大,就必然会有破的时候。

作为政府部门,当市场之手出现失控的时候,必须及时使出“调控”的计划之手,采取相应措施,及早挤出房地产的泡沫,使房价回归到一个符合广大民众收入水平的、体现房产真实价值的、合理的价格,从而避免泡沫越吹越大和最后爆破对国民经济带来更大的灾难。房地产、城市土地价格的下降,地方政府财税收入的短暂减少,换来的将是广大民众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内需的有效扩大、产业的优化升级、社会的安定和谐,更加重要的是,换来年轻一代对国家和未来的信心和憧憬。一句话,就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大局利益的取舍问题,这要看政府的眼光和胸怀。幸运的是,今年以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 “组合拳”正逐步见效,房价正在各地不同程度地缓慢下降,虽然离广大民众的购买力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起码我们看到了希望。

 

青年公务员住房情况调研报告(节选)

《青年公务员住房情况调研报告》课题组

 

 

 

四、解决机关青年公务员住房的建议措施

(一)解决机关青年公务员住房问题的急迫性和必要性(略)。

() 解决机关青年公务员住房问题的建议。

1.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近年来,公务员的每次工资调整都引起社会舆论的极大关注,经常是各大报纸上以大大的标题“公务员又加工资了”进行报道,似乎公务员不断用纳税人的钱自我加工资。实际上,1989年至2007年近二十年里,广东省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只对公务员工资进行过7次调整,这6次调整幅度有高有低,有些调整只是增加了几十元或百来元。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普遍增长的情况下,为什么部分公众甚至社会舆论对公务员按较低标准增加工资的改革会有如此大的负面反应,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有部分低收入人群并没有同步分享到社会发展而对政府产生了怨气;二是由于个别公务员的贪污腐败事件的影响,使得有部分公众从潜意识里不认同公务员整体上仍是一个较低收入的群体,他们认为公务员职权大、收入不透明又缺乏监管机制,属于表面工资收入不高,但暗地里有大量灰色收入的群体。三是政府公务员收入的透明度不高。不知何故,政府公务员的工资收入似乎是机密事件不可见光,政府部门很少向社会公众公布公务员的实际收入,连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的报纸等社会主流舆论媒体对公务员工资改革、实际工资和收入水平常常缺乏深入客观的报道。

在当前复杂的社会舆论环境下,要使大多数社会公众理解政府在国家财力允许的范围内适度提高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帮助解决青年公务员住房等实际困难措施,非常关键的环节是采取各种手段,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加大对社会弱势低收入群体的资助,公务员收入要更加公开、透明,要通过报纸等社会舆论主流阵地对青年公务员的收入以及住房等实际生活困难进行深入报道,使得全社会形成共识,普通民众与政府齐心协力共同解决包括青年公务员在内的中低收入阶层所面临的各种实际困难。

2. 研究制订新时期的公务员住房保障机制

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公务员住房问题要得到较好解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根据公务员住房问题的特殊性制定了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使解决公务员的住房问题有章可循。

自上世纪90年代福利房制度取消以后,除了货币化住房补贴政策,我国没有出台其它专门解决公务员住房问题的政策法规。公务员的住房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反,出于社会舆论等多方面的考虑,中央政府对于解决公务员的住房问题方面作了限制。如2007814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强调“各级国家机关一律不得搞单位集资合作建房。单位集资合作建房只能由距离城区较远的独立工矿企业和住房困难户较多的企业,在符合城市规划前提下,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利用自用土地组织实施”。

相比较而言,教师这一类似于公务员提供公共服务的特殊群体,其住房问题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师住房保障机制。早在1995年国务院就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加快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518号),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非常关心、重视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许多地方把教师安居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兴建教师宿舍。教师住房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对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住房问题是关系到公务员切身利益并影响到公务员队伍稳定的大事,公务员的住房问题不应继续处于无人负责的真空状态。要从根本上解决公务员的住房问题,有赖于从制度层面上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公务员住房保障机制。

    3.加快面向青年公务员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

首先,地方政府要统筹规划建设面向公务员以及教师等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人群的经济适用房。按照目前的政策,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水平略高于可以享受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标准,使得公务员难以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但商品房的价格又太高,难以承受,两头都不着边。应借鉴解决教师住房问题的做法,由政府统一规划和建设面向公务员以及教师等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人员的经济适用房,扩大经济适用房的受惠面比如可以选择在交通较方便、位置比较偏远的广州大学城兴建这类住房。将公务员的住房问题与教师等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人员一起统筹考虑,同时选择在较偏远但交通比较方便的地点兴建面向这类人群的经济适用房,一方面可以降低造价,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社会舆论的压力,在交通出行方面也可行

其次,统一盘活政府机关现有房源,加大投入,尽快建立公务员廉租房制度。省政府于2005年开始清理处置省直各单位富余职工住房,要求按有关标准在2008930日前出售给未享受福利房的机关干部职工,其解决部分干部职工的住房困难问题的用意是非常好的。但这项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两大不可忽视的盲点,一是由于各个省直单位的富余房源与未享受福利房的职工数量比例不一样,出现有些单位皆大欢喜有些单位僧多粥少的现象,这就导致同是省直机关公务员而享受福利房的待遇却有天壤之别,分不到房的人唯有望“房”叹息,房源多的单位却有剩余;二是这次全部处置完富余职工住房以后,对于仍未解决住房问题的现有干部职工及今后新进入机关的公务员,并没有新的政策来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

这次调查显示,94.1%的机关青年公务员支持实行公务员廉租房制度,但由于省直各单位的房源数量差别,只有极少部分新进公务员可以住上单位的廉租房。我们认为应该把建立公务员廉租房制度作为解决当前青年公务员住房问题的重中之重,一是由省政府办公厅、广州市政府办公厅统一盘活现有富余职工住房,将这次出售以后尚剩余的职工住房全部改造成机关廉租房(为避免政策前后不一致引发矛盾,建议省直机关继续履行处置富余住房的政策);二是省市政府摸清未解决住房问题的公务员基本情况,并根据未来廉租房的需求,由省市财政统一投入,由省市政府办公厅统一安排使用,建立统一的机关廉租房制度。机关廉租房以满足公务员基本住房需要为原则,严格控制面积标准,实行成本价或大大优惠于市场价的低房租,租金由国家统收统支,统一维修和管理,维修和管理费用全部由国家报销。机关廉租房设定使用时限,已购买住房,调出公务员队伍,必须搬出。

4.适时调整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标准

广东是我国较早实行“阳光财政”的省份之一,除了由财政统一发放的工资津贴以外,各机关单位不允许再单独发放任何其它的津贴和补贴。实行阳光财政以后,各单位不用像以前那样忙于各显神通想办法找钱为干部职工发补贴,基本消灭了单位在这方面的违法违纪行为。但完全实行阳光财政以后,相对于近年来较快的物价涨幅,广州地区的公务员的工资虽然表面上有一定增长,但实际增长很少。相比较于日新月异飚升的房价,公务员的工资增长则几乎可视为负数,另外,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标准都较低。我省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工资调整未能及时反映物价变动和财政收支状况。目前广东省直公务员的副主任科员的住房补贴仅为327元,仍然实行1998年制定的标准,而327元在广州脏乱差的城中村租住房屋都很勉强。

要解决青年公务员购房难题,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薪酬检讨和调资机制,公务员的收入应因应市场物价变动、财政收支及时作出调整。另外,公务员的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应体现不同人群的需求,考虑到青年公务员尚未享受福利分房优惠,应适当提高青年公务员公积金在工资收入中的比例,同时依据目前房租水平提高住房补贴的标准,使住房补贴和公积金能真正起到帮助青年公务员减轻购房租房压力的目的。

200810月)

 

文艺绿洲

 

 

十九岁

 

(外两首)

 

谭杰斌

 

 

一颗红豆偶然失落在秋雨里

 

你我初相识的日子

 

 

和风送来轻轻的呼唤

 

回身寻找温馨的源

 

霎时目光和目光在半空相撞

 

两座火山

 

 

烛光闪闪对饮芳香

 

洋溢心间传递情意绵绵

 

不求数年风雨一个真实出现

 

但愿守候此刻到永远

 

 

残星在醉夜打着最后的哈欠

 

你的眼神射出了回归的天窗

 

 

往事的美丽把那个梦夜唤醒

 

在花前飞出一片朦胧的欢欣

 

往事的美丽又把那个梦夜冷藏

 

在月下挂出一串朦胧的冰凉

 

灵魂深处挥不去辗转总是挥不去

 

漫漫长路一部等待翻译的古典

 

19894月作)

 

 

 

七绝·读研

 

 

学无浅陋家国盛

 

心有真诚天地生

 

谁问三年圆校梦

 

人经四海响书声

 

199610月作)

 

 

 

 

 

 

我们仨

 

 

习惯春去春又来

 

没有预约这回要分开

 

 

倾心共事三四年

 

风再起时讲不出再见

 

 

机构将会继续变

 

只是人事无法从头演

 

 

多少年后转身看

 

最不舍的依旧我们仨

 

 

20043月作,

时省政府机构改革)

 


 


对联两副

谭杰斌

 

 

【新婚联】横批:迎亲

一路欢歌十里缤纷携佳偶

百年好合千秋府第结良缘

                                     20024月作)

【新居联】横批:新居

春暖夏丽胜景迎吉宅

秋晨冬雪杰作聚福门

       

                      20058月作,嵌入一家五人的名字)

 

 

【作者小语】所选三首小诗和两副对联是不同年代即兴之作,正如卢仝笑言:“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虽不登大雅,却记录了当时真实情怀。如今忙碌中重拾往日点滴,不觉感念青春,梦想未来!        

200810月补)

 

 

 

 

习惯

 

陈雪芬

 

 习惯你的问候

习惯你的凝视

习惯你的拥抱

习惯你的气息

习惯你的深沉

习惯你的顽皮

 

习惯守望着你

习惯烦扰着你

习惯依偎着你

习惯思念着你

习惯心伤着你

习惯爱恋着你

 

心随习惯

潮落潮起

情因习惯

不弃不离

 

习惯没了

缘分灭了

 

20083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