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高质量发展必须以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支撑。在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位列“五个率先”重点任务之首,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深圳经济实力和发展质量的跃升,更将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先行典范。

  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深圳“先行示范区”的首要任务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创新为主要动力、以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体系为支撑、以高效经济体制为保障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是经济创新力持续增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的经济体系。《意见》将“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列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首要任务,这既是深圳在新时代继续引领全国改革开放大局的使命担当,也是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深圳经济发展在40余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深圳的总体发展水平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经济体系特别是产业体系仍存在突出短板,产业发展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仍显不足,新旧动能转换在加快但接续不力的矛盾仍较为突出。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深圳要担当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就必须率先推动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力争形成更多具有示范效应的实践经验及成果,以引领带动全国的高质量发展。

  深圳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应做到“四个强化”

  《意见》提出,深圳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此,政策着力点必须聚焦主攻方向,做到“四个强化”:

  (一)强化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深圳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研发投入占比、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全国领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二,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应用技术研发方面已形成很强的竞争优势,然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是一大短板,国家级“大院大所”布局少,“缺核少芯”问题突出。《意见》提出支持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有利于深圳加快补齐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短板,增强创新驱动的强大动能,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未来深圳要在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推进大科学装置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完善“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建设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

  (二)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作用,加快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的现代产业体系

  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当前深圳要加速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必须把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抢占未来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制高点,发展智能经济、“5G+”、健康产业等新业态、新模式,赢取国际竞争新优势。同时应加速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强化要素支撑,提升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服务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能力。

  (三)强化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

  深圳经济特区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强,要担当“先行示范区”的新使命,就必须创新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和更高水平的开放。要积极探索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加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经贸规则,促进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探索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引导金融资本支持我国南海开发和海上丝绸之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

  (四)强化引领带动和区域协同,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深圳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更好地发挥核心引擎功能。应通过制度创新,扎实做好“深港合作”大文章,高标准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探索实施特殊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国际科技合作机制。同时深圳要强化在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深莞惠协同及珠江口两岸融合互动发展,加强与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对接合作。

  (作者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吴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