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10月8日,省委李希书记在省委财经委员会会议指出:“要着力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具有鲜明特色,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广东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关注的重要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重要论述,为广东在新时期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开始进入由发展质量主导的阶段

  近年来,广东经济总体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2012年回落到10%以内,2018年同比增长6.8%,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6.4%,经济增速放缓表明广东经济发展已开始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珠三角地区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落后于粤东粤西粤北(个别或全部)地区,2015年以来又重新超过粤东粤西粤北成为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之所以重新被珠三角地区超越,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其一,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过去十来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动能主要源于投资驱动。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在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城镇化以及城市新区建设的推动下,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投资增速开始明显超过珠三角地区,其中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增长尤为明显。但是,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快速发展,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投资空间明显被压缩,导致基于投资拉动的增长动能相对减弱。其二,珠三角地区经过转型升级后开始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最直接的反映是,珠三角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在连续多年低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之后,2017年重新实现了反超。最近十多年的发展变化表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开始进入由发展质量主导的阶段。

  积极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提升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承载能力和发展质量。充分发挥“双区驱动效应”,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国际规则对接的高度,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真正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契机,再次释放深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内生发展动能;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大湾区”和“示范区”在世界级城市群创建中的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强化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从大湾区着眼推动广州与深圳错位发展、联动发展,提升广州城市发展质量。进一步促进珠海和澳门的联动发展,提升珠海作为珠江西岸中心城市的地位,加快促进“珠中江”地区一体化。积极推进粤东、粤西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设,通过提升汕头、湛江的中心城市地位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城镇群整体发展,实现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发展相互促进。

  优化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经济发展要素合理配置。因运输所形成的“冰山成本”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广东因受自然地理条件、行政区域版图的影响,交通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广州到潮州、湛江需要五六个小时,这种空间距离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了一定难度。广东需进一步从全省统筹角度完善省域交通路网:一要结合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建设,加强东西方向的区域性交通干道联系,加快建成滨海旅游公路和环南岭旅游公路并合理布局出入口,通过布局智能化、低成本的高速路出入口带动沿线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振兴和发展。二要继续加强大湾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放射状的快速交通联系,充分发挥大湾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三要加强粤东、粤西和粤北次区域内部快速便捷交通网络建设,降低区域内的要素流动成本,培育市场规模,促进中心城市的壮大和区域性城镇群的发展。

  完善制度安排,提高北部生态发展区的民生福祉水平,在发展中营造平衡。一要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尤其要加强教育和医疗领域的投资,促进区域间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逐步趋同。二要改善资金投入方式,加强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认真甄选重点投入的区域和领域,提高财政资金投入精准度。三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绩效考核,对扶持性制度安排涉及的资金利用绩效进行科学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的重点地域、领域和方向。

  积极引导促进发展要素的空间合理集聚

  合理调控新区开发规模,适度调整开发进度。根据过去人口和经济增长的经验数据,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各市城市新区的规划目标都存在因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人口城镇化支撑不够而难以实现的问题。从规划出台到现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城市新区已经建设发展了较长时间,全省有必要对新区的规划发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从省层面对各地市新区的建设发展进行合理调控,对发展势头良好的新区在发展指标和要素上给予倾斜,对发展不理想的新区的开发规模和指标要进行调整甚至控制。

  加强对产业园区的绩效评估,调整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为加快工业化进程,粤东粤西地区规划建设了一大批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经过多年建设,这些园区的发展成效差异非常显著。应从全省层面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产业园区的发展绩效进行全面评估,对企业质量好、土地利用效率高、符合生态要求的产业园区加大支持力度;对企业质量差、土地利用低效、环境冲击大的园区,应控制用地供给和开发规模。通过对产业园区的综合评估和相应调控,逐步优化全省生产力的空间布局。

  优化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做大做强特色县域经济。目前,从国家、省到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县域的发展,相关政策性扶持包括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田园综合体、古驿道等。不少县都获得了规模不小的专项扶持资金,应基于各县特色禀赋优势,积极探索优化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在资金投入决策上赋予县域更大自主权,聚焦重点、集中资金打造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做大做强特色县域经济。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