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文共五章19节,另有“十四五”时期全省制造业总体空间布局图等两份附件。
《规划》指出,广东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排头兵,中国制造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广东责任重大。为此,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将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十四五”期间,广东要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聚集地、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先行地和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
规划明确提出数据目标
《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广东迫切需要巩固提升制造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顺应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加快全省制造业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集聚化发展转向集群化发展。
对此,《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的主要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制造强省建设迈上重要台阶,制造业整体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具体指标包括: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3%,规模以上制造业有效发明专利数23万件;
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超过94%,累计获得中国质量奖或提名奖企业数量达到20家次,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0万元/人;
应用工业互联网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5万家;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外贸出口额的比重在35%以上,制造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省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在20%以上,制造业对外投资额占全省对外投资额的比重在10%以上。
为达目标,《规划》提出,要高起点谋划发展2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卫星互联网、光通信与太赫兹、干细胞等未来产业。将着力推动产业由集聚化发展向集群化发展转变,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
汽车产业营收收入目标超过1万亿元
《规划》中以发展方向和专栏形式对每个产业集群进行了具体规划。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东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超过1.1万亿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集群。
细分领域城市分布:
传统燃油汽车以广州、佛山、中山、江门、肇庆等市为依托;
新能源汽车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肇庆、东莞、惠州、湛江、茂名、汕尾、云浮等市为依托;
智能网联汽车以广州、深圳、惠州、东莞、韶关、肇庆等市为依托;
汽车零部件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惠州、中山、江门、肇庆、河源、汕尾、湛江、梅州、清远为依托;
此外,支持广州、深圳、韶关、汕尾等市统筹各企业对汽车及零部件的检验及测试需求。
《规划》提出,将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核”“立柱”“强链”“优化布局”“品质”“培土”六大工程。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行动、制造业企业群培育专项行动、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专项行动、产业园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质量品牌建设专项行动和制造业人才培育专项行动。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不断开创制造强省建设新局面。
明确全省产业集群区域“星级”布局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规划》附件部分,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广东省制造业总体空间布局图,并对“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分别布局。在具体的地市布局方面,将产业集群区域布局的重要程度用标星数量表示,其中三星标注核心城市,二星标注重点城市,一星标注一般城市。此外,未标星的地市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谋划发展。
在“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方面,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中山、江门6市布局的产业集群数量都达到10个。广州市在10个支柱产业中以8个“三星”产业集群布局最多,深圳、佛山有5个“三星”产业集群布局。
从具体产业城市布局来看,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广州、深圳和佛山为“三星”产业集群,珠海、东莞、惠州、江门、肇庆、湛江和云浮为“二星”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在珠三角地区布局集中度较高,在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共12个地市中,只有湛江和云浮两市有“二星”产业集群布局。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江门6市布局的产业集群数量都达到10个。其中广州、深圳两市都有10个“三星”产业集群布局,表现出广东省对两市全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期待。从产业集群分布来看,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集群、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的地市布局数量最多,均有18个;区块链与量子信息产业集群、数字创意产业集群的地市布局数量最少,均有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