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数字经济大省,广东数字经济规模多年居全国第一。8月24日,省人大常委会举行《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介绍条例相关情况及广东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和贯彻落实条例的工作安排。
条例将于9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及实施,将为广东全面建设数字经济强省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促进数字经济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发展重点: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
据介绍,条例充分凸显广东发展数字经济的地方特色,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大核心,为广东数字经济未来的发展划出了重点。
条例将产业数字化进一步细分为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其中,工业数字化着重用产业链供应链思维,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突出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农业数字化重点推动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发展数字乡村新业态。服务业数字化重点发展数字金融、智能交通、智慧文旅等新业态新模式。
“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是广东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特色,成体系地提出相关措施,加快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步解决‘缺芯’‘少魂’问题。”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王月琴解释道。
条例还充分体现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发展理念,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法治环境,为数字经济发展预留创新空间,如对数据产品、数据成果的财产权益予以法律保护,可以在法律规定条件下探索数据价值交易模式等。
此外,条例规定,数字经济促进工作主要由政府主导、部门推动,并规范了政务服务、财税、金融、人才、知识产权以及土地供应、电力接引、设施保护、政府采购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优化市场环境,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应用场景:交通、教育、医疗都要“上云”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条例也带来了众多利好。根据条例,服务业数字化要重点推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数字金融、数字商贸、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等数字应用场景建设。
在智能交通方面,构建泛在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和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培育推广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船舶、自动化码头,以及定制公交、智能公交、智能停车等新业态新模式。
在智慧教育方面,教育部门应当推动发展智慧教育,推进教育数据和数字教学资源互通共享,支持建设智慧校园、智慧课堂、互联网教育资源服务大平台,培育推广并规范管理互动教学、个性定制等在线教育新业态新模式。
条例要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推动发展智慧医疗,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云计算的应用,加快开展网上预约、咨询、挂号、分诊、问诊、结算以及药品配送、检查检验报告推送等网络医疗服务,建设互联网医院,拓展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空间和内容。
此外,条例也明确要推动发展数字商贸,支持数字化商贸平台建设,发展社交电子商务、直播电子商务等,完善发展机制、监管模式。
同时,要求推动发展互联网文体娱乐业等发展,支持建设公共文化云平台和智慧图书馆、博物馆等数字文化场馆,培育推广游戏、动漫、电竞、网络直播、融媒体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
值得关注的是,条例在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同时,还注重相关方面的权益保障。“条例与民法典、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相衔接,完善了个人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保护规定,以及新业态人才评价机制以及从业人员劳动权益、特定人群权益保障的相关规定。”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二级巡视员钟永明说道。
基础设施:实现5G网络城乡全覆盖
发布会上,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典辉也介绍了广东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和贯彻落实条例的意见。
据许典辉介绍,去年,广东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约5.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46.8%,规模居全国第一。同时,广东数字产业化基础雄厚。去年,全省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规模约1.73万亿元,数字经济高新技术企业达2.2万家,居全国第一。
此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领先。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13.4万座,居全国第一。
条例的贯彻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广东的数字经济发展。许典辉表示,下一步将从强化数字基础设施支撑、完善政策保障措施体系、建立定期检查评估机制等六个方面推动条例实施。
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核心”发展方面,将深入实施“强芯”“铸魂”工程,加快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数字创意等战略性产业集群。
同时,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引导促进电商、直播、短视频等平台规范健康发展;加快农业、交通、物流、金融、商贸、教育、医疗、文旅等领域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5G网络建设,全面建设5G独立组网,实现5G网络城乡全覆盖。到2025年,全省5G基站累计达25万座,5G网络用户数超1亿户,5G网络用户普及率达到80%以上。
在完善政策保障措施体系方面,加大资金支持,支持设立数字经济领域专业投资基金。加强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鼓励高校增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构建适应新业态新模式特点的从业人员权益保护机制。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侯梦菲,通讯员: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