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20180340号提案答复的函
粤经信案函〔2018〕171号A
来源:信息化推进处发布时间: 2018-05-24 15:41:00

尊敬的刘远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委高度重视您的提案,收到提案后,立刻会同省发改委、科技厅、知识产权局和广州、深圳市政府开始着手办理,陪同全国政协视察团赴广州、深圳、东莞人工智能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组织相关单位和企业召开座谈会认真研究。您在提案中提出意见、建议和办法很有参考借鉴意义,我们十分赞同并将全面吸收,加快推进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一、提案办理情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我省积极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高端智能产业,着力增加适应居民需求的惠民应用服务,促进我省数字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一)完善发展配套政策。一是编制全省发展规划。2017年省政府印发《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发展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推动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人工智能在教育、办公、医疗等关键行业的示范应用。国务院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后,根据省领导的批示要求,省科技厅牵头编制《广东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8-2030年)》,对广东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进行全局性、前瞻性的战略部署。目前,已完成文件起草和征求意见工作,将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二是制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工信部《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我委侧重从产业角度出发,编制《广东省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实施方案》,方案初稿于今年2月份完成,征求了省直各部门、各地市经信部门意见。在收到本提案后,我委进行了认真研究,积极吸收提案意见,组织对原《实施方案》稿进行了完善,计划于5月底前修改完毕,报委务会审议。三是出台智能制造政策文件。我委出台《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推动1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出台《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对广东智能制造发展谋篇布局,出台《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5-2017年)》,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 

  (二)优化全省产业布局。一是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以创建珠三角“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为契机,构建三核(广州、深圳、珠海)、三区(佛山、东莞、惠州)、多节点(其它地市)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布局。以珠三角地区为重点,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互联网+”小镇等载体,建设一批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二是打造人工智能小镇。依托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互联网+”小镇等载体,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慧教育、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船和智能无人机等领域建设一批省级人工智能小镇,结合当地优势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和应用,打造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根据行业机构测算,2017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约260亿元,约占全国1/3,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 

  (三)加强平台建设。一是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我省高等院校、研究机构、骨干企业成立了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广州人工智能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粤港机器人学院、人工智能视觉图像创新研发中心、广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和国际机器人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形成以产业应用为引导、以技术攻关为核心、以基础软硬件为支撑的较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二是建设产学研用平台。2015年省府办公厅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引导高等院校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省内高等院校已在人工智能领域建设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一批省部级平台,培育和聚集了一批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人才。 

  (四)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一是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方面,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区域专利信息服务(广州)中心,建设省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一站式”专利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省专利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省级重点产业及地方特色产业专利数据库。2016年,我人省工智能申请专利数达到5261项,居全国第三。二是在知识产权运营交易服务方面,积极打造全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举办首届广东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举办了3届南粤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大赛,启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金融创新(横琴)试点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有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机构29家,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机构28家。三是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方面,实施《广东知识产权质押评估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建设中国(广东)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平台,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产权质押融资,2017年全省专利质押融资额达134.6亿元,居全国首位。 

  (五)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一是在智能制造方面,全省新一轮智能化改造成效明显,提高了传统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节能减排率和生产安全性。截至2017年全省工业机器人保有量约8万台,重点行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了85%,推动广东规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20.4万元/人。二是智能医疗方面,计算机辅助诊断和治疗、医学影像分析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支持腾讯公司建设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腾讯觅影包含有6个人工智能系统,涉及疾病包含食管癌、肺癌、糖网病、宫颈癌和乳腺癌,其中早期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最为成熟,实验室准确率90%,现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三是智能家居方面,推动美的M-Smart智慧家居平台和格力智能环保家居系统成效显著,智能家电技术水平居全国前列。智能农业方面,涌现出智能采摘机器人、智能农田管理系统等一大批科技成果。 

  (六)加快人才培育。一是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相关专业列为社会紧缺专业,作为我省高等院校“新工科”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专业,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增设。目前已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汕头大学等12所本科院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在校本科生达1945人。二是加快专业人才聚集培育。支持广东工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建粤港机器人学院,培育了300余名高端智能装备技术人才。鼓励云从科技和亚信集团分别设立人工智能视觉图像创新研发中心和广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支持腾讯公司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聚集全球数十位人工智能科学家、70位世界一流人工智能博士。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提案提出的顶层设计、产业布局、打造平台、优化生态、项目带动、建设小镇等6个办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全面吸收有关意见,将“6项建议”转化为“6大举措”,积极推动我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创新发展。  

  (一)加快出台规划和方案。加快出台实施《广东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8-2030年)》和《广东省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实施方案(2018-2020年)》,力争用三年时间将珠三角建成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构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三核、东莞佛山惠州为三区、其他地市为节点的“三核三区多节点”的人工智能发展格局。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和创新创业基金等政策性基金的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金参与,支持人工智能重点企业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 

  (二)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各市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发展,在珠三角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人工智能核心产业,智能终端主要发展智能手机、智能电子和虚拟现实产品,智能运载工具主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和无人船,智能机器人主要发展具有深度感知、图像视频识别、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等高级智能的新一代机器人,智能家居主要发展4K智能电视、智能冰箱、智能家装等。发展智能化装备,依托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推动制造智能化,实施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在全省制造行业建设20家智能示范工厂、50个智能示范车间,推动企业加快生产线、控制终端智能化升级,促进感知智能、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协作决策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示范应用。 

  (三)加快突破核心基础。聚焦人工智能重大科学问题,强化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研究。发展人工智能核心基础软硬件,发展神经网络芯片、智能传感器、微型器件、图形处理器等核心硬件,研发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嵌入式软件等基础软件,突破精密减速器、运动控制、伺服驱动、传感器等机器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实施质量品牌强省工程。创新质量工作的管理和技术手段,严守质量底线,构建标准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监管体系、检测计量体系等,引导企业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广东品牌企业。 

  (四)完善人工智能支撑环境。一是建设高速泛在支撑网络。推进5G网络建设与规模化商用,加快全省NB-IoT覆盖,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广覆盖、大连接的网络支撑。二是建设人工智能公共平台。依托省内人工智能、汽车制造、家电等领域的龙头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建设低成本、高协作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平台,支持建设医疗影像、智能语音、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智能家居等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三是加快构建人工智能专利池。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政府引导和协会指导,发挥专利池“集成技术资源、推动合作创新”的作用,推动人工智能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创新资源,提高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水平。 

  (五)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创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优化率、节能减排率等为重点,推动企业加快生产线、控制终端智能化升级、上云上平台,促进人工智能在制造方面的广泛应用。分类分阶段推进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沿着从“机器换人工”“自动换机械”“成套换单台”“智能换数字”的四个阶段循序渐进,2.0、3.0、4.0同步推进。进一步拓展在农业、物流、金融、商务、家居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智能化水平。依托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互联网+”小镇,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慧教育、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建设10家省级人工智能小镇。 

  (六)加快人才培育。加大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引进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等领域的高端紧缺人才、国际顶尖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大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养力度,支持我省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设立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重点加强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学科建设。鼓励各地有条件的职业技术学院、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开设机器人专业课程,鼓励校企合作,建立实操基地,开展订单式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能够熟练操作工业机器人,甚至能够管理、集成、维修机器人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2018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