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20190037号提案答复的函
粤工信案函〔2019〕160号A
来源:本网发布时间: 2019-06-03 15:33:57

龙建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广东传统粤式食品健康发展的提案》(第20190037号)提案收悉。经综合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对促进广东传统粤式食品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委员针对我省传统粤式食品安全隐患、生产工艺落后、企业创新不足、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传统食品产业技术升级换代,建立传统粤式食品产学研创新联盟,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等建议。提案对加强我省食品行业安全生产、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均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广东传统粤式食品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推进广东传统粤式食品健康发展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高度重视广东传统粤式食品技术研发。一方面加强传统食品生产的标准化及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提升产品的影响力。近年来,按照《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决定》(粤发〔2016〕9号)要求,我省以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为重要抓手,有力推进质量强省建设。一是支持前沿与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发。支持食品药品安全、环保检测、节能减排、生物医药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技术标准创制。在移动互联关键技术与器件、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重大科技专项领域,鼓励企业将自主创新技术形成技术标准,形成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加快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二是大力推动企业联盟标准建设。鼓励企业将自主创新技术形成技术标准,形成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标准,加快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省内龙头企业以项目实施为依托,主导、参与新兴产业领域的国家技术标准制定,培育高水平的技术标准化研究和应用人才队伍;支持产业联盟针对行业共性技术标准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服务。另一方面,支持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提升传统食品的安全。首先通过科技计划加强广东传统粤式食品全产业链条科技研究,支持“传统食品腐竹安全生产技术应用”、“广式低糖月饼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一批项目,特别是围绕广式腊肠,广式凉果等传统食品,支持“广式腊肠人工发酵降糖增香关键技术研究”、“广式腊肠高效节能干燥新工艺及装备研究”、“凉果中糖精钠、甜蜜素和二氧化硫残留风险评估及快速测定技术研究”、“粤东特色凉果加工的废水处理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等一系列项目,提升广式腊肠、广式凉果安全健康生产水平。其次,加强食品安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设立“食品安全与制造技术创新与示范”“生物工程及食品检测”“食品安全”等专题,投入超1亿元,支持“基于新型纳米材料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残留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研究”、“食品新型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检测技术体系建立与示范应用”、“食品污染物及新型未知风险物质危害识别与评估关键技术”“食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掺假定量检测技术平台与基因识别数据库构建”、“食品加工过程中危害物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一系统围绕食品安全检查、加工、追溯等项目,攻克一批制约我省食品安全检测的关键技术,构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建设具有公信力的食品安全大数据平台,加强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研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及产品,开发适于食用农产品及食品生产、流通等环节现场监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确保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

  (二)发展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强化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以促进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为目标,大力培育和发展企业技术中心。目前,全省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45家。在食品领域培育建设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弘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燕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企业完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基础设施条件,鼓励企业加大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科技人员上面的投入,争取研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三)发布第一批广东消费品供给指南。根据《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支持行业协会开展消费品“增品种”工作的指导性意见》(粤经信消费函〔2017〕71号),支持和指导食品等行业协会认定行业170项新产品新技术,汇总发布第一批广东消费品供给指南,其中食品行业共有虫草饮、凉茶植物饮料(无糖)等32个品类,提高消费者对我省食品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四)支持我省食品加工行业节能绿色发展。一是在食品行业推行绿色制造,促进食品产品制造全过程绿色化管理。落实《广东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在食品行业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积极培育行业骨干企业创建国家绿色工厂示范。目前我省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已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定,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获国家立项,并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800万元支持。二是推动食品行业清洁化改造,落实清洁生产审核。“十三五”期间,我省启动开展了“万企”清洁生产审核行动,推动包括食品行业在内的企业强化绿色低碳管理,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开展绿色化清洁化技术改造,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三是强化创新引导,开展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提升食品加工行业节能水平。

  (五)积极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一是委托广东工业大学举办了4场2018年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建设专题研修班,全省231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代表和8家地市经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人员共计334人参加了培训,培训企业数超过我省规模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数的10%,圆满完成2018年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中的责任内容。同时督促地市查漏补缺,9个地级以上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本辖区以内的476家食品工业企业参加地市主办的诚信管理体系宣贯培训会。二是大力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鼓励地市向食品工业企业积极宣传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地级以上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宣传和发动,截至2018年12月24日,我省共有47家企业通过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并持续保持证书有效,其中2018年新增27家企业。

  (六)强化食品生产监督检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双随机的方式开展飞行检查。对部分食品品种实施体系检查。将体系检查作为靶向性监管手段,查找生产企业系统性问题,排查隐患,防范食品安全风险。针对检查中发现问题与潜在的风险,督促企业落实整改,并对企业的原料开展针对性抽检,及时消除隐患。突出重点,开展重点品种专项检查。2016年-2018年,在全省范围内,针对风险隐患较大的传统粤式食品月饼、水产制品、茶叶等品种实施专项监督检查。

  (七)加强大型食品生产企业监管。针对大型传统粤式食品生产企业产销量大、生产工艺复杂、产品类别多、销售面广等特点,通过落实省市场监管局直管企业制度、大型企业自查报告制度,采取体系检查,召开全省大型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推进会、推行承诺制等多种监管手段,对大型企业实行了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同时鼓励企业树立行业示范带头作用,采用HACCP等先进管理模式,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八)深入开展食品小作坊综合治理。针对我省传统粤式食品产业生产经营主体普遍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现状,将食品小作坊综合治理列入年度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重点之一。一是完善制度。2015年,我省颁布实施了《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为我省食品小作坊生产经营活动和对其实施监管管理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二是全面实施食品小作坊禁止目录。各地在制订本区域食品小作坊禁止生产品种目录时,对于“非本地域特色、非传统制作工艺和食品安全风险程度高,生产标准要求高,工业化生产程度高的食品”坚决列入食品小作坊禁止生产食品品种目录。目前,各地均发布了食品小作坊禁止生产食品品种目录。三是开展专项整治工作。2017和2018连续两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食品小作坊专项整治。专项整治期间,共检查食品小作坊23446家次,抽检食品小作坊21021批次;依法取缔食品小作坊1762家,关停或转产1163家,升级改造6951家。立案查处908宗。四是开展风险排查。梳理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风险,督促各地全面落实食品小作坊登记工作,完善食品小作坊监督检查工作体系,强化食品小作坊监督检查与抽检,取缔无证黑作坊。规范白酒、茶叶、糕点等传统食品小作坊生产行为。五是大力推进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建设。各地通过“政府引导、搭建平台;严格监管、疏堵结合;广泛宣传、社会共治”,逐步探索出适合本地实际的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中心的建设模式。其中,佛山市出台了《佛山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集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对市辖区内所有食品小作坊全面实行集中管理,建立了统一的食品溯源平台与小作坊食品安全全链条信息化监控体系,实现了食品小作坊闭环式集约化管理。东莞市制定出台了食品小作坊建设工作方案、建设指引、联合验收工作方案、奖励补贴管理等一系列推进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中心建设文件,建成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中心25个。

  (九)持续严厉查处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我省传统食品安全和声誉。近年来,在持续加大食品案件查办力度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先后联合公检法等部门针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组织开展了打击肉和肉制品违法犯罪“秋风行动”,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违法犯罪“清源行动”,涉互联网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清网行动”,打击整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春雷行动”破案会战,打击食品、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等。在上述专项行动中,将热销食品、应节食品、传统食品作为重点食品开展执法抽检和检查查处,查处了一批食品违法案件,维护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也维护了我省传统食品安全和声誉。同时强化食品违法行为“处罚到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深化食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强化与公检法等部门打击合力,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全力维护我省传统食品安全,进一步推进粤式食品健康发展。

  三、下一步推进粤式食品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

  (一)继续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引导有条件的食品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购置完善研发、检测、试验等仪器设备,完善创新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升级为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二)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保障食品安全。一是完善诚信制度建设。在行业中宣传贯彻实施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研究制定食品分行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指南,规范诚信体系评价程序,提高评价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强诚信评价。指导我省食品工业企业继续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鼓励中介机构积极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三是大力开展标准宣贯培训。积极组织开展GB/T33300-2016《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宣贯培训,增强食品企业诚信经营责任意识,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四是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加大对“诚信海阔天空,失信走投无路”“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宣传力度,营造“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良好诚信建设氛围。

  (三)继续加强粤式传统食品安全科技研发。加强科技与有关行业的协同创新建设,加强广式食品原料安全保障以及安全加工的关键技术研发,提升粤式传统食品的安全生产水平,提供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一是围绕农产品及食品生产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从源头上加强农产品食品安全科技研发,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保障广式食品原料的质量;二是推进食品安全科技成果的应用。引导广式食品生产企业加快食品加工制造过程的食品安全检测、加工科技成果的应用,构建以健康、绿色需求为导向的农食全产业链。三是加强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可追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依托农业农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集成示范农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生产、检测技术成果,完善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并健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采用区块链、RFID、移动式可追溯交易终端等技术为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基础,连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领域,保障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供给。

  (四)继续大力推进食品加工制造业绿色发展。引导鼓励食品行业企业开展生态(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推动食品行业企业绿色化技术改造,在原材料使用、能源消耗、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加强绿色低碳管理,培育更多食品类企业申报创建绿色工厂。加大食品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力度,促进食品行业企业节能减排。鼓励食品企业开发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的现代加工制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并加强在全行业的推广应用,促进我省传统食品产业提质升级。

  (五)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实施生产过程控制,全面落实食品安全自查报告制度,保证生产条件和行为持续符合要求,确保各项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食品生产企业自查率达到100%,推动大型肉制品生产企业产品自检自控率达到100%。落实食品销售者、市场开办者、网络销售平台食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分支机构备案率达到100%。指导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产销对接模式加强源头治理控制,确保批发市场对入场销售者的建档率达到100%。鼓励企业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可追溯,大型企业追溯体系建设达标率80%以上。

  (六)强化全过程安全监管。强化企业生产过程记录核查,落实从原料入厂、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运输销售全过程管理。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鼓励餐饮服务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和中央厨房,提升快餐、团餐等大众餐饮标准化水平。加强网络销售食品线上监测、线下检查。摸清地方食品生产小作坊、食品摊贩、小餐饮底数,健全档案,推进食品生产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建设,提升食品生产小作坊食品安全水平。

  (七)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品种食品安全监管。开展重点食品、重点区域、重点问题的综合治理,强化特殊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乳制品、肉制品、白酒等重点食品的监管和综合治理,开展重点食品监督抽检与风险监测。结合市场监管总局启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新一轮“三年全覆盖”体系检查要求,组织对我省4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开展全面体系检查,抽取30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体系检查。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大力整治保健食品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加强食品相关产品监督抽查,组织开展质量比对研究,提升产品质量。

  (八)深化食品领域“放管服”改革。简化市场准入审批流程,大力推行电子化、网络化
办理,实现“一网通办”,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信息数据库,全面推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电子证书运用。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探索推行对低风险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深化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制审批,食品经营许可审批时限压缩二分之一。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机制,完善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制度,探索“双随机”抽查、专项检查和飞行检查有机结合的监管模式,对新业态、新产业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19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