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20190165号提案答复的函
粤工信案函〔2019〕188号A
来源:本网发布时间: 2019-06-19 10:35:57

龙建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协助提升初创企业、小微企业企业主能力的提案》(第20190165号)收悉。经综合省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单位的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工作,成立了由马兴瑞省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的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民营经济十条”等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助力初创企业、小微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初创企业、小微企业企业主能力的主要措施

  (一)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工作,助力小微初创企业能力提升。一是实施中小(民营)企业人才培育项目。近年来,我省以发展实体经济为重心,围绕智能制造、互联网+、转型升级、投融资等专题,组织实施中小企业人才培育项目、民营企业“十百千万”培训工程,每年免费培训1万人次以上。其中,设立了创业辅导师专题研修班、“创客广东”领头雁集训营、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高级研修班等针对创业创新工作的培训课程,2017—2019年间,共开设17个班,培训近千人。二是组织开展初创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培训。2015年以来,我省按每人1万元标准,每年资助500名有发展潜力和带头示范作用突出的初创企业经营者,参加高层次进修学习。三是实施普惠化创业培训补贴政策。我省将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城乡各类劳动者纳入创业培训补贴范围,参加创办企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按每人不超过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2018年全省开展创办企业培训3.5万人,发放创业培训补贴3495万元。2017-2018年,全省新增认定创业培训定点机构101家,目前全省累计SIYB教师总数4896人。

  (二)推进创业创新服务载体建设,营造双创发展环境。一是开展国家和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不断引导规范双创基地建设和提升运营发展能力,为小微企业和创业者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9个国家级、139个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入驻企业超过1.9万家,从业人员超过45万人,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二是推动国家级中小企业双创特色载体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2018年,我省向国家推荐惠州仲恺高新区大中小融通型、中山火炬高新区专业资本集聚型等4个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并获国家财政1亿元支持;今年,我们又推荐了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3个开发区申报国家级中小企业双创特色载体,积极打造具有我省特色的双创载体,推动双创载体升级促进提升双创资源配置质量与效率。三是持续完善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提高孵化器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水平。孵化器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的重要载体,我省近年大力加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的全孵化链条建设。2015年以来,先后出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及信贷风险补偿资金试行细则》《科技企业孵化器后补助试行办法》《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质量水平的工作方案》等相关政策措施,完善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用地政策、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财政资金补助制度、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风险补偿制度、积极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政策,全孵化链条的服务体系日渐完善。截至2018年底,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962家、众创空间886家,在孵企业超3万家,新增毕业企业3425家,累计毕业企业约1.6万家。孵化育成体系精准支持了我省中小微企业的创业孵化、创新资源导入、创新模式探索、商业模式打造。

  (三)抓好“双创”品牌赛事,促进创新创业工作升级。一是举办“创客中国”广东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暨“创客广东”大赛。自2017年以来,我省已连续举办了两届“创客广东”大赛,前两届大赛累计吸引了超过2000多个优秀创新项目参赛,200多家龙头企业和170家投资机构参与项目对接。截止今年4月,前两届大赛50强100个优秀项目中,有88个项目已在我省实现产业落地,其中20个项目已获得股权融资超2亿元,12个项目已确定融资意向二是举办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2016年以来连续三年组织举办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累计吸引来自两岸四地及海外的5.2万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人数近40万人,举办创业讲座、创业项目展示、创业训练营、专场招聘、资源对接会等配套活动近千场,有效促进创业项目与创业导师等资源的对接。三是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去年我省共有145所高校(基本实现全覆盖)报名参赛,参赛项目数约3.2万个,参赛学生超1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在全国总决赛中,共获3金9银26铜(去年为1金7银20铜)的成绩,荣获了全国优秀组织奖。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创新创业发展。一是组建省创新创业基金。2018年初,我省设立广东省创新创业基金。截止2018年底,省创新创业基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291.45亿元,设立了58支基金,合计总认缴规模376.8亿元,实缴出资179.98亿元。累计投资项目339个,投资金额100.92亿元,其中科技型创新企业占比达81%,省内项目占比84%,有效地推动了全省创新创业发展,对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组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将其作为完善我省企业创新体系生态重大抓手加以推进,2018年汇算清缴为22281家企业加计扣除419.17亿元,享受加计扣除企业数量约占全省入库企业总数的80%。全省11885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387.05亿元,42家国家级孵化器得到税收减免。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的对接,以各地级以上市科技、财政部门为政策制定和执行主体,面向中小微企业发放创新券和落实后补助。2015—2017年,省财政共安排科技创新券资金1.8亿元,带动全省各地市、县(区)财政投入近3亿元,共发放科技创新券6.68亿元,兑换2.83亿元,受惠企业(机构)5222家,撬动全省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超16亿元。

  (五)加强商协会建设,搭建企业交流平台。一是明确商协会培育发展方向。2018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成立商会改革领导小组起草了《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第16条明确了在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等新兴业态组建商会,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商会联盟、“一核一带一区”商会联盟等组织发展新模式。二是促进商协会健康有序发展。我省近期重新修订《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所属商会管理指导办法》,重点修订了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强调对工商联商会进行业务主管和业务指导分类管理。二是明确工商联的商会为统战性、经济性和民间性“三性”统一的社会组织,增强商会的政治功能和统战属性,使商会组织更有效地服务于新时代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三是建立商会清退机制,对有涉及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造成极坏影响行为的商会,省工商联将按程序对商会予以清退出省工商联省级商会的处罚。通过加强对商协会发展建设的支持、引导、规范和监督,积极推动商协会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为广大企业主提供互通有无、互帮互助等服务。

  (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抓好高校创业人才培养计划。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我省教育系统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一是抓好顶层设计。2015年10月出台《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10条具体举措。以课程建设为着力点,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开展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2014年启动创建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活动,目前已遴选出四批共40所高校为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并从2018年起启动示范校动态管理,建立复评和动态调整机制,在全省范围内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动全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目前,广东共有7所高校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有10所高校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示范高校。三是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生态链。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遴选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洽谈活动、在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开设“高校双创板”等一系列措施,为高校双创项目搭建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平台,提供宣传展示、路演培训、创新成果转化和投融资对接等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吸纳您的意见,不断把提升初创企业、小微企业企业主能力的有关工作向深推进。一是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培训质量,大力拓展创业实训课程,扩大创业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培训规模,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人才培育项目;二是进一步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载体建设,引导规范建设和提升运营发展能力,大力支持孵化载体实现从企业培育向产业培育转变;三是继续举办“创客广东”、“众创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发掘和培育一批“双创”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和创客提供展示交流、产融对接、项目落地孵化平台;四是持续完善创新政策,完善创新型企业普惠性政策,形成全链条、全覆盖企业创新政策体系,同时加强创新发展服务,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小微企业创新能力;五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商协会的管理机制,加强政府对行业协会的监督,推动商协会的建设,为企业主搭建更多规范的商协会作为交流平台;六是不断把我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向深推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19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