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65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粤工信案函〔2021〕236号A
来源:本网原创稿发布时间: 2021-06-16 14:21:50

温东岸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河源市培育发展重点产业集群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支持河源市培育发展重点产业集群的情况

  (一)支持河源市谋划发展本地特色产业集群。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发展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工作部署,支持河源市全面对标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等6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前沿新材料、激光与增材制造、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等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集群数量共11个,在北部生态发展区5个地市中排名第一。河源德润钢铁有限公司(金盛兰集团)年产600万吨优特钢生产基地等项目已纳入省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建设项目。以推动河源加快培育发展“6+5”战略性产业集群为契机,指导河源市编制《河源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强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构建制造业产业成长梯队。

  (二)指导河源市完善战略性产业集群“五个一”工作体系。指导河源市也参照省里的做法,建立完善战略性产业集群“五个一”工作体系,着重抓好骨干企业培育、重点项目落地,针对性、个性化、分层次、动态协调解决企业、项目、平台、机构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目前,河源市已梳理产业集群龙头企业54家、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40家,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共69个、产业集群创新平台45个、各类咨询支撑机构14家。指导河源市以“五个一”工作体系为抓手,充分利用地区产业优势,主动承接珠三角核心区产业外溢资源,依托龙头骨干企业、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培育本地特色产业产业集群,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领域,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020年河源市在产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88.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的35.5%。

  (三)支持河源市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部署,支持河源市结合自身“一主两副四节点”的空间发展格局和中心城区“1+6”体系,构建“中心城区四园协同,县域园区多点支撑”的新发展格局,以中心城区“一区四园”高质量发展带动县域园区整体提升。目前,已指导河源市布局建设8个省产业园,安排超过40亿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园区开发建设,鼓励园区组建“5G+工业互联网”产业联合体,推动“上云上平台”工业企业63家。2020年,河源市工业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0.83亿元,增速高于河源市整体增速0.2个百分点。

  (四)支持河源市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推动河源市大力发展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实施一批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目前,已在河源市培育1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编制2021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项目分配方案时,对河源市在内的粤东西北地区申请的25个项目予以全部支持。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指导河源市加快完善产业布局。推动河源市全面对标《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发展目标,立足自身功能定位、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强与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对接,完善本地的“五个一”工作体系,推动战略性产业集群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在各地落地实施和重要资源有效配置。

  (二)指导支持河源市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聚焦省重点培育的战略性产业集群,以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为方向,支持河源市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建设产业集中度较高的特色园区。加快周边道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改善园区交通配套。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供给水平,加强生活性服务业配套,推动工业园区从单一生产型向生产、生活、消费多点支撑的综合性园区转型。

  (三)指导河源市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在包括河源市的粤东西北地区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机制,推动创新平台为行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在统筹安排有关财政资金支持时,继续适当对包括河源市在内的粤东西北地区予以适当倾斜。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6月15日

  联系人及电话:何浩杰 020-831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