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应对三重压力、稳中求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20220919号)提案收悉。经综合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商务厅、国资委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有关工作推进情况
(一)加强统筹规划,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
一是部门联动抢抓RCEP发展机遇。贯彻落实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高质量实施RCEP的指导意见》,为企业抓住RCEP发展机遇,实现更好发展提供指导。根据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实施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全面提升广东贸易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用好RCEP协定关税减让安排和区域累计原产地规则,进一步做大新一代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产品对东盟出口规模;充分释放中日首次间接达成自贸关系红利,扩大交通运输、机械等轻工业品对日出口;加大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板等产品对韩出口。
二是加强引导企业高效利用RCEP协议规则。建立便利企业获得相关协定信息的渠道,在门户网站、公众号对RCEP贸易投资便利化规则进行宣传,让企业了解相关规则。跟踪指导企业充分利用累计原产地规则和企业自主担保的原产地声明,降低贸易成本。加强对RCEP成员国别研究,整合专业机构、海外办事处、海外商协会等力量,为企业走向RCEP市场和RCEP成员国企业进入广东市场提供商务、税务、关务等全链条全流程“一站式”专业化服务。
三是搭建平台积极引进世界先进企业。充分利用省长联系跨国企业直通车机制、广东全球招商顾问代表、世界500强俱乐部等品牌机制的影响力,发挥外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强与产业先进跨国企业联系。落实省政府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内容,在汽车、节能环保、知识产权保护、医疗、饮食、金融服务等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联合日方组织多场双向投资贸易交流活动,推动日本企业扩大对广东投资,促成了包括日本大友、日本奥科精机、日本电装、日立化成等企业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市开展汽车零部件、照相机零部件、冷冻机等制造业相关领域的合作。
四是扎实推动国企改革完善规则制度。省国资委按照年初提出的目标,对各地级以上市国资委和省属企业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回头看”工作,推动各项工作落深落实、形实相符,确保三年行动取得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改革成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强化科技赋能,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强统筹规划与政策引导。2021年,先后出台《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和《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制保障。同时,省级财政持续加大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资金支持,助力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推动中小型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以及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等。创新实施“企业出一点,平台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普惠性支持政策,聚焦解决中小企业生产制造环节的痛点难点问题,在研发管理协同、生产设备状态监控等领域提供了超过400项应用服务,累计推动2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数字化转型,带动超过6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让广大工业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二是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办法》等政策文件,为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开展“小巨人”企业培育,2019-2021年,向工信部推荐3批共429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于全国第二。开展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认定,2019-2021年,遴选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04家。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挂牌上市直接融资。2021年,已有26家专精特新企业成功上市,其中上交所10家、深交所11家、北交所5家。举办专精特新企业校园招聘会,组织1500家企业与近3万名大学生对接。
三是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紧紧围绕制造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积极开展产业人才工作,把握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关键重点,强化产业人才引进培育,推动实施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试点、产教融合城市、企业培育试点等。以产业创新平台吸引知名科研院所、高校的技术团队和专业人才参与研发建设,汇聚战略性产业集群优秀人才,初步建立起省市县和相关部门“横向联动、纵向一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开展“南粤工匠”等评选和学习宣传活动,三年来工信领域共计推荐40人参评“南粤工匠”,其中5人获评,同时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作为人才典型在全省广泛宣传学习工匠精神、劳模精神。
四是落实国家职普分流政策。开展职普分流是落实国家政策的要求。国家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中,都提出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落实职普比大体相当要求也纳入了国家对省人民政府教育履职考核指标体系中。开展职普分流是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尽管我国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期,但仍需要按照产业整体需求保障各层次人才培养需求。中等职业教育人才作为技术技能人才的基础,对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从2021年我省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看,全省中职毕业生25.26万人,直接就业13.59万人,占比53.8%,就业率97.28%,说明我省对中职人才培养需求仍然巨大。
(三)坚持规划引领,保持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
高标准编制并推动省政府印发实施《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四个定位”“六大发展目标”“20个产业发展重点”,全面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明确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加强规划落实和宣贯引导。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加快构建战略性产业集群统计体系,各地各部门持续跟踪评价规划发展目标、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措施等推进落实情况,将规划实施情况作为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定期组织对制造业发展较好的产业集群、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予以通报表扬,总结推广各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积极推动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出台广东省高质量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行动计划,抢抓RCEP带来的机遇,推动广东打造RCEP区域经贸枢纽,以高水平开放促进广东高质量发展。继续高规格打造跨国企业交流平台,利用海丝博览会、进口博览会等平台吸引更多跨国公司与我省开展投资合作,参与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与发展。
二是持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紧紧抓住全球经济数字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为契机,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力争到2023年,推动超过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8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引进培育500家左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打造5家左右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20家左右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较完善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高标准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
三是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出台我省实施方案。遴选推荐中央财政支持的第三批重点“小巨人”企业,组织开展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荐和2022年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遴选。力争2022年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200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1000家。落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挂牌上市融资服务,狠抓拟挂牌上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引导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供精准融资服务。
四是认真落实国家职普分流政策。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进一步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建设一批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和中职教育“双精准”示范专业,扩大中高本协同育人规模,畅通中职学生成长通道,不断提高中职学校办学质量和吸引力;进一步加大普职融通改革探索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立交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受教育需求。
五是推动规划落地落实。立足广东产业集群化发展基础,坚持新兴产业与优势产业两手抓,聚焦高起点、稳中求进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典范。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突出“稳”,进一步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同步,稳定制造业占比;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现“进”,进一步抢先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不断开创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年均增速10%以上,提升制造业占比。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