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英(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民族地区省级产业园区建设的提案》(第20220580号)提案收悉。经综合省发展改革委、民族宗教委、财政厅、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国资委、中国银保监会广东监管局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有关工作情况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9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出台《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我省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粤发〔2019〕18号)、《广东省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条例》等系列政策法规;在韶关乳源召开全省推动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工作现场会,李希书记等省领导出席会议并作出部署;建立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民族工作专题会议制度和省领导挂点联系3个自治县机制;安排珠三角有关地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结对帮扶民族地区等,大力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在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和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省民族地区7281户、1922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13个相对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总体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民族地区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乳源、连南、连山3个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07.52亿元、67.5亿元、42.11亿元,分别增长12.2%、9.8%、7.6%;3个自治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9075元、17210元、16788元,与全省平均值同期占比由2012的60%提高到80%。
(二)强化规划空间保障,统筹考虑产业园用地需求。一是加强规划编制指导。指导清远、韶关市及连南、连山、乳源民族自治县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合理安排农业、生态、城镇空间,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二是实施规划编制过渡期政策。在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实施前,省自然资源厅已于2020-2021年分别预支韶关、清远市10900、10700亩国土空间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重点保障民族地区重大民生工程、乡村振兴项目和重点产业项目的用地空间需求。2022年,我们将请示省政府继续预支。
(三)强化用地指标支持,保障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一是对固定资产投资额100亿元以上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由省统筹保障用地指标,符合条件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可向省申请预支指标;二是对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的产业项目或纳入省级人民政府重大项目清单的单独选址的产业项目,由自然资源部直接配置用地指标;三是对其他项目的用地指标,鼓励并指导通过存量土地处置挣取用地指标统筹保障。
(四)积极支持民族地区符合条件的区域申报省产业园。围绕“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功能定位和省着力培育的战略性产业集群布局,支持民族地区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基础条件,根据工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布局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具备一定开发基础条件、有明确产业发展定位的省产业园,拓展产业集群发展空间。我省已在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布局建设省产业园,目前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正在按程序申报省产业园。
(五)多措并举推动民族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广东省发展现代农业与食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将发展稻米、水产、特色果蔬等少数民族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列入全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高位推动。引导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基础,从生产、加工、流通、科技、品牌、产业融合等方面对标先进水平,补短板、锻长板,推动生产标准化、加工精深化、流通专业化、服务精品化、经营现代化,加快建立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全省民族地区共创建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民族地区一县一园的基本目标,每个产业园获得省级财政5000万元创建资金支持,对当地做大做强乡村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着力提升龙头企业成长内生动力和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全省民族地区共有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73家,营业总收入137.56亿元。四是推进产业体系构建。瞄准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以重大项目建设、示范评优为抓手,依托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项目建设,推动民族地区传统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链全环节同步提质增效,着力拓展农业多功能、民族地区多元价值,打造“融合产加销 贯通农文旅”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有2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覆盖少数民族地区,在少数民族有关县认定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2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点),扶持67个民族地区行政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六)大力支持省属企业在民族地区投资兴业和开展产业帮扶。支持省属企业按照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在民族地区开展投资建设,目前机场集团、环保集团、能源集团、交通集团、建工集团、粤海控股集团等省属企业积极参与民族地区投资建设,主要涉及机场,供水及污水处理,水、风、光伏电站,高速公路等领域,为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持续动力。此外,省国资委结合省属企业主责主业和帮扶地区的需求,组织交通集团、粤海控股集团、建工集团、旅控集团等4家省属企业分别对口帮扶连山、连南、乳源3个民族自治县,在交通、供水、新能源、旅游业发展、资学助教等方面,与自治县开展互利共赢帮扶工作,切实支持和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七)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一是用好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为积极支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快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粤府〔2021〕21号)等政策,支持带动工业有效投资,推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省财政设立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十四五”期间我省有关先进制造业项目,具体包括重大先进制造业投资奖励,普惠性制造业投资奖励,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与推广应用等。2022年省财政已安排清远市5098万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安排105万元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与推广应用,安排140.44万元用于普惠性制造业投资奖励,清远市可统筹用好上述资金并可继续积极争取相关资金,支持民族地区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二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支持我省民族地区发展,2015年,经省政府同意,全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实行免征企业应缴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共40%)的优惠政策,政策执行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据统计,2019-2021年累计为3个民族自治县3612户次企业减免税额14.3亿元。三是新增债券额度予以倾斜支持。2019-2021年,省财政分别安排韶关、清远市新增债券额度247.5亿元、304.5亿元(其中:乳源20.3亿元、连山5.80亿元、连南9.9亿元),由相关地市统筹分配,支持民族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并指导民族地区做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积极申报新增债券需求。四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财政厅系统研究制定了系列政策举措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包括每年安排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补助资金2亿元,对3个民族县每县每年安排专项财力补助4000万元,并实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等,民族县可统筹用好上述政策及资金支持产业园建设和产业发展。五是强化涉农资金支持。根据涉农资金整合政策要求,加大对3个自治县所在韶关、清远市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支持。2021年,安排中央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美丽乡村财政奖补)737万元支持韶关市,安排1186万元支持清远市;将提前下达我省2022年中央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美丽乡村财政奖补资金)11306万元全部支持韶关市和清远市统筹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在中央财政提前下达我省的2022年土地指标跨省域调剂收入中安排103万元支持连南县开展农村厕所革命;2022年中央农村综合改革专项资金安排乳源、连山、连南等民族地区在原有补助的基础上增加150万元,用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六是广东银保监局积极引导辖内政策性银行大力支持我省民族地区相关项目建设。其中,截至2022年2月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东省分行向连南县、连山县等民族地区提供信贷支持,贷款余额合计2.28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来,我厅将会同省有关部门继续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省产业园发展建设:
一是对民族地区申报省产业园进行前期指导,会同省有关部门加快连南、连山县申报省产业园材料审核效率,按程序报省政府审批。
二是积极指导清远、韶关市及连南、连山、乳源自治县加快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利用布局,促进集中开发、集聚发展。对确需设立省级产业园区的民族地区,指导统筹用好上级规划下达的建设用地规模,科学安排开发时序,有效保障用地空间。全力做好民族地区省级产业园区内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保障。在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时,继续支持民族地区。指导民族地区用足用好国家、省用地指标相关政策,加大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积极争取“三旧”改造等奖励计划指标,切实保障产业园区内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需求。
三是积极引导鼓励支持省属企业根据企业功能定位和主责主业、以市场化为导向,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双方需求,在民族地区积极谋划产业项目和投资兴业,不断做优存量扩大增量提升质量,坚持当地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并推,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谋划产业项目,力争早筹划、早启动、早投产、早日造福当地民众。
四是继续按照国家政策,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引导辖内政策性银行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我省民族地区省级产业园区相关项目的建设。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