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520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粤工信案函〔2022〕246号A
来源:本网原创稿发布时间: 2022-06-20 12:22:32

黄炜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我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综合省科技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广东证监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我厅作为主办单位,高度重视,及时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我厅厅长涂高坤同志亲自领办协调,担任工作组组长,多次召集会议研究推动。4月28-29日,我们邀请您及有关会办单位人员,赴广州、清远两地开展了专精特新企业调研;5月17日,我们参加了由省人大财经委牵头组织的专题调研;6月9日,高坤同志主持召开了建议办理工作专题座谈会。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工作,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作出了关于“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指示。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要求:“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工作。李希书记多次强调要狠抓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主持召开省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出台引导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等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全省上下形成了引导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良好氛围。

  (一)建立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环境。我省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办法》等相关文件,今年印发了《广东省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了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新举措,这些措施办法为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开展梯度培育,夯实工作基础。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加大孵化和培育力度。一是开展“小巨人”企业培育,2019-2021年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3批共429家企业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于全国第二。二是开展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2019-2021年,遴选认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04家。三是鼓励指导市级专精特新工作,除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省组织开展专精特新企业认定与培育工作外,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湛江、韶关、珠海、中山、汕头等地市相继开展了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培育工作,逐步建立起部省市联动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三)实施财政奖补,减轻企业负担。一是加大省级财政贷款贴息力度。2020-2022年,省财政安排资金3.45亿元,对专精特新等企业在商业银行贷款进行贴息。同时,在信贷风险补偿、融资担保、应收账款融资等方面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二是鼓励各市对专精特新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广州、深圳、惠州、清远、湛江等地市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给予财政奖励。今年,省里还将对国家新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四)强化融资支持,解决资金需求。一是直接融资方面,2021年2月,我厅会同广东证监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在全国首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挂牌上市融资服务方案》,方案印发以来,已有31家专精特新企业成功上市。积极协调有股权融资需求的专精特新企业,与投资机构开展股权融资对接专项行动,推动我省专精特新企业加快上市融资步伐。指导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将“高成长中小企业板”升级为“专精特新板”,加强区域股交市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力度。二是间接融资方面,2019年5月,我厅联合省中行推出《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服务实施方案》,3年面向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授信450亿元,方案实施以来,已累计为8492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授信543.22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今年,我们再次联合省中行跟进推出了《深化“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服务行动计划》,联合省建行推出《“专精特新”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同时还推动浦发、中信、浙商等银行机构为专精特新企业推出专属融资服务。

  (五)采取多种形式,提供人才支撑。一是推进新粤商培训工程,每年免费培训专精特新企业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优先安排专精特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免费参加新粤商高级研修班培训。二是举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校园招聘会,组织1500家企业与近3万名大学生对接。三是开展直播带岗,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实现人才供需对接。今年,在制造业人才专项中,我们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纳入保障范围。

  (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拓展市场。一是在第十七届中博会设置了专精特新展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总参展企业数量的80%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40%以上。二是举办专精特新新品发布会,2019-2021年,通过中博会、互联网等平台,举办了7场专精特新新品发布会,发布专精特新企业新品126个,网上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千万次,2021年新品发布会宣传媒体达328家,新闻报道达928条,线上曝光度逾亿次,线下纸媒传播量达2000万,掀起了对专精特新的关注热潮,打造了专精特新品牌,进一步帮助专精特新企业树新品拓市场。

  (七)强化公共服务,助力企业发展。一是依托“数字政府”优化完善“粤商通”,打造“一站式”涉企服务平台。二是引导35个国家级、171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并先后在广州、佛山、东莞等市试点免费咨询、诊断等“提质增效”服务。三是建立“专精特新万企行”活动联络机制,为每家专精特新企业配备一名服务专员,送政策、服务上门,今年底前,完成企业实地走访,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四是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面纳入能源保供范围。五是将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情况纳入地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八)采取倾斜支持,兼顾平衡发展。一是认定条件倾斜,2020年1月,我厅修订出台了《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办法》,在总资产、营业收入和人员学历等方面,相比珠三角,对粤东西北企业适度降低了标准。二是资金分配倾斜,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珠三角、粤东西北企业按照1:1.5的系数进行分配。三是人才保障倾斜,鼓励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实施毕业生本地就业激励政策,引导高校和中职学校直接输送学生到本地中小企业就业或实习,对表现较好的学校在招生指标和“冲补强”提升计划建设绩效评价时给予倾斜,鼓励各市对提供和吸纳毕业生数量较多的学校、企业予以奖励,并在人才落户、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健康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发展环境”三个领域发力,统筹运用财税、金融、技术、产业、人才、用地、用能等政策工具,汇聚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持续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一)进一步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向粤东西北地区倾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我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出台省财政对国家新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次性奖励措施,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在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等专项资金中对国家和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予以倾斜支持。同时,充分考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大对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的倾斜力度。

  (二)进一步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力度,完善培育体系。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抓紧制定细则,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的梯度培育工作。特别是要加大政策宣贯力度,开展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2022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遴选审核推荐工作,引导各地市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完善培育体系,努力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三)进一步强化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支持,加大融资赋能力度。继续加强政银合作推动间接融资,抓好“专精特新贷”专属融资方案落实。鼓励各市优化完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对风险补偿实施情况较好的地区给予奖励。深化与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合作,持续推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挂牌上市融资服务方案》落实。推进专精特新企业股权融资对接专项行动,推动我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加快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步伐。

  (四)进一步强化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人才支撑,加强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对承担国家和省重大项目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探索择优赋予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揭榜挂帅”或自主举荐名额。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地市行活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建立多层次人才培训体系,实施“新粤商”培训工程,优先安排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免费参加新粤商高级研修班培训。

  (五)进一步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发挥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链中的支撑作用。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等专项行动,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稳步提升创新能力和成长性,专注于特定细分市场,在主营领域逐渐形成优势和规模,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产品。开放产业集群图谱,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鼓励建立企业间协作共享机制。支持大型企业尤其是“链主”企业通过产业纽带、聚集孵化、上下游配套、分工协作等方式,把专精特新企业纳入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六)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继续落实“专精特新万企行”活动,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为每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配备一名服务专员,送服务上门,送政策上门,一企一策,精准培育。2022年底前,为每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至少解决1项困难,并建立服务台账。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服务。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厅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