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广东省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20220088号)提案收悉。经综合省政府办公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市场监管局、统计局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发展主要工作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要求:“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办法,打出了政策“组合拳”,加大引导培育力度,全省上下形成了引导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建立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环境
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办法》《广东省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助企25条”)等政策文件,营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良好环境。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我厅充分调研了解企业诉求,听取有关行业协会和专家意见。比如今年在制定“助企25条”时,我厅会同有关单位组成联合调研组,分赴广州、佛山、东莞等9个地市实地调研,并召开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座谈会,总计调研120多家企业,深入了解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面临的主要困难和诉求,在充分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从降成本、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加大融资力度、解决紧缺人才等方面出台政策举措,获得企业广泛好评。同时,我厅积极引导各市结合实际情况,加大扶持力度,广州、深圳、惠州、清远、湛江等地市相继出台了扶持政策。
(二)梯度培育,建立起部省市联动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2019-2021年,我省3批共429家企业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于全国第二;遴选认定省专精特新企业2704家;同时,引导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湛江、韶关、珠海、中山、汕头等地市相继开展了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培育工作,逐步建立起部省市联动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三)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2021年中央财政共下达1.21亿元资金支持两批58家重点“小巨人”企业,主要用于企业的创新和研发投入,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与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2020-2022年,省财政安排资金3.42亿元,对专精特新等企业在商业银行贷款进行贴息,贴息比例达到10%左右。通过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引导,加快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目前,我厅正在制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补政策,对国家新认定的“小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推动提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和质量。
(四)强化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一是助推企业上市挂牌融资。2021年2月,我厅会同广东证监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在全国首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挂牌上市融资服务方案》,按照“发现一批、培育一批、成熟一批、上市一批”工作思路,建立企业上市梯度培育库,实行动态管理,提供全程免费培训,利用上交所、深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平台,力争5年推动300家中小企业挂牌上市融资。目前已初步形成企业梯度培育库,入库企业194家,截至2022年4月,已有31家“专精特新”企业成功上市。
二是加强政银合作。2019年5月,我厅联合省中行推出《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服务实施方案》,向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推出专属融资服务,截至2022年5月底,累计为10460户(次)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授信总量670.78亿元。近期,再次联合省中行推出《深化“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服务行动计划》,与省建行推出《“专精特新”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同时还推动浦发、中信、浙商等银行机构为专精特新企业推出专属融资服务。
三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2015年起,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的若干意见》(粤府〔2015〕66号),通过省财政出资支持各地市建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引导全省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目前,全省共有19个地市(不含深圳)及29个县区设立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各级财政资金到位约27亿元,其中省财政出资8.3亿元支持了16个地市、28个县区。截至2022年3月底,全省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累计帮助6.7万家(次)企业获得贷款2021.55亿元。
四是开展股权融资对接。为满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融资需求,加快我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步伐,我厅联合广东证监局拟定了《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对接专项行动方案》(正在报批中),计划从2022年起连续5年为我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需求提供对接服务,通过定期摸查需求、匹配投资机构、开展对接活动、适时开展评估等方式,拓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形成聚焦“专精特新”企业股权投融资共生共长共赢态势。
(五)帮助企业宣传,助推市场开拓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向央媒省媒积极推荐,《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广东卫视》等主要媒体专题报道我省专精特新企业。
二是推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加全国论坛展会等活动,全国专精特新企业高峰论坛。第十七届中博会设置了专精特新展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总参展企业数量的80%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40%以上。
三是举办专精特新新品发布会。2019-2021年,通过中博会、互联网等平台,举办了7场专精特新新品发布会,发布专精特新企业新品126个,网上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千万次,掀起了对专精特新的关注热潮,打造了专精特新品牌,进一步帮助专精特新企业树新品拓市场。
(六)采取多种形式,提供人才支撑
一是实施新粤商培训工程,优先安排“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免费参加新粤商高级研修班培训。2020年至今共为34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培训服务,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保障,打造与制造强省相适应的中小企业人才支撑体系。
二是举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校园招聘会,共组织1500家企业与近3万名大学生对接。开展直播带岗助“六稳”招聘系列活动,助力“专精特新”等企业实现人才供需对接。2021年共收到参与活动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2家,以集中直播和走访地市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70场招聘活动,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了2.2万多个就业岗位,吸引在线观看人数高达1800万人次,促成签约意向人数5328人,取得显著的社会实效。
三是助力“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对接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在有关产业人才专项中融入“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人才需求导向和条件指标。对承担国家和省重大项目的国家级“单项冠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探索择优赋予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揭榜挂帅”或自主举荐名额。
(七)推动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降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用地成本
进一步落实《关于印发<广东省先进制造业项目计划指标预支管理办法>的通知》(粤自然函〔2021〕628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若干措施的通知》(粤办函〔2021〕226号)要求,统筹安排建设用地需求,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保障,增加工业厂房有效供给,平抑市场租金价格,降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用地成本,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八)“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一是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暨广东省大型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对接活动,2021年分别在广州、佛山、东莞等地组织9场活动,推进大型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对接,支持集群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增强产业链韧性,努力实现全产业链协调推进。
二是结合战略性产业集群产业图谱构建优质企业图谱,跟踪
监测优质企业培育发展情况,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为国际市场领先的单项冠军企业。推动优质企业通过产业纽带、上下游配套、分工协作和技术扩散等,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
三是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推动大企业加强引领带动,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下一步,省工业和信息厅将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我省贯彻落实工作方案,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宣传引导,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等全面融通。
(九)加大公共服务支撑力度
一是开展“专精特新万企行”活动,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为每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配备一名服务专员,送服务上门,送政策上门,一企一策,精准培育。2022年底前,为每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至少解决1项困难,并建立服务台账。
二是开展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目前我省共有43个国家级、158个省级示范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培训、技术检测、创业、融资等方面服务。2021年争取到2800万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五所”等19家示范平台,重点为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人才培训、创新和技术、数字化赋能等服务,对重点“小巨人”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
三是通过“粤商通”平台收集企业诉求、推送配套政策、发布行业重大项目合作机会、促成供需对接等方面提供渠道。推动各地、各部门涉企服务码加强与“粤商码”的融合。推动“粤商码”免证办服务,实现政务服务大厅从预约、取号、办事、取件的全流程“码上办”“一码通办”,降低企业办证成本。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加大竞争执法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大力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合法保障中小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保护“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二、下一步工作考虑
虽然我们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上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培育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小巨人”企业数量还低于浙江,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力度仍不够等。结合提案所提出的不足和建议,针对前期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厅将会同省直有关部门认真谋划,重点从财政资金扶持、融资支持、人才支撑、公共服务等方面探索具广东特色的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一)进一步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力度,完善培育体系。根据工信部出台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在制定实施细则,下一步将加大宣贯力度,组织开展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审核推荐、2022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和创新性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工作。继续引导各地市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完善培育体系,努力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二)进一步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向粤东西北地区倾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我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继续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尽快出台落实省财政对国家新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次性奖励措施,同时引导地市出台配套的扶持措施,形成国家、省级、地市多层次的财政奖补,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同时,充分考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大对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的倾斜力度。
(三)进一步强化融资支持,缓解企业资金需求。继续加强政银合作推动间接融资,抓好“专精特新贷”“产业集群贷”专属融资方案落实,引导银行加大对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鼓励各市优化完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对风险补偿实施情况较好的地区给予奖励,进一步缓解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深化与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合作,持续推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挂牌上市融资服务方案》落实,同步协调投资机构推进专精特新企业股权融资对接专项行动,推动我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加快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步伐。
(四)进一步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挥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链中的支撑作用。一是充分发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中的生力军作用,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稳步提升创新能力和成长性,专注于特定细分市场,在主营领域逐渐形成优势和规模,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产品。二是支持大型企业尤其是“链主”企业通过产业纽带、聚集孵化、上下游配套、分工协作等方式,把专精特新企业纳入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三是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省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放共享仪器设备,提供开放性技术研发、产业技术支撑、法定资质检测等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共享产能资源,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创新支持。
(五)进一步上线高频涉企服务平台,加大数据共享力度。围绕企业的重点关切,让更多高价值的服务事项进驻“粤商通”平台,上线更多的惠企补贴项目或政策,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精准帮扶,让更多的惠企政策直达企业,让更多的补贴可以“掌上领”。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提质增效,夯实数字政府基础支撑能力。省政数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平台建设和数据立法双管齐下,研究起草《广东省数据条例》,出台《广东省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广东省公共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持续提高省政务大数据中心数据归集水平,缩短共享审批时间,提升数据共享效率,让公共服务信息更全面、完整、透明,帮助中小企业把握产业、行业发展趋势。
(六)进一步落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保障。一是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若干措施的通知》(粤办函〔2021〕226号)要求,加强对珠三角地区探索建设只租不售“产业保障房”的指导,增加工业厂房有效供给,平抑市场租金价格。二是聚焦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培育建设特色产业园,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优质载体空间。2020年7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科技厅、商务厅印发《关于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粤工信园区〔2020〕83号),提出实施园区主导产业培育提升计划,对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工业园区加挂“特色产业园”牌子。通过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集中度高的特色产业园区,引导推动特色产业和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