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575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粤工信案函〔2024〕343号A1
来源:本网发布时间: 2024-06-24 09:17:01

周济雄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创新AI+场景应用的建议收悉。经综合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等意见,现答复如下: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省两会政府系统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粤办函〔2023〕28号)、《关于试行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合并交办集成办理的工作方案》(案号〔2021〕1640)要求,我厅对第1575、1704、1947等3个建议进行了合并梳理,并根据具体诉求制定关于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系列建议合并办理工作方案,按时间节点完成相关工作。

  一、主要开展的工作

  (一)强化前沿研究与政策引导。一是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密集调研华为、腾讯、阿里、商汤、云从、传音制造等企业,了解国内外技术新趋势和发展进展,从模型演进、机遇挑战、应用前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组织研究,形成《关于ChatGPT的研究分析》《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态势分析和对策建议》《通用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和生产率影响的研究分析》《关于防范网络诈骗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等报送省政府。专程赴上海调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建设等,学习借鉴成功经验。二是制定政策形成体系化引领。相继制定发布《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产业政策。2023年11月,为应对通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省政府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在全省形成政策统领;2023年12月,出台《广东省加快数字政府领域通用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着力打造数字政府领域通用人工智能应用创新领地;2024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人工智能+”广东方案。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基金、创新创业基金等政策性基金的引导作用,带动各类创投资本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产业。2024年省财政安排32亿元技改资金,通过设备奖励、银行贷款贴息、保险增信补贴、融资租赁补贴等方式,支持工业企业设备更新与智能化改造。深圳打造1000亿元规模的人工智能基金群,广州通过科技创新母基金投资一批人工智能项目。近年来,省工信厅主管的省产业发展基金着重布局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的信创软件和智能硬件国产化,投资了云天励飞、云从科技等人工智能公司,围绕华为终端投资了一批国产化智能硬件创新企业,增强了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性。

  (二)加强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布局。一是强化规划牵引。2023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800亿元,逐渐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主引擎,珠三角为核心、粤东西北各地市协同联动,区域定位互补的发展格局。全省共布局建设11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广州、深圳先后获批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两个先导区的省份。截至2023年,全省人工智能相关企业48.9万家,数量居全国第一;人工智能相关上市企业数量1269家,约占全国总数的25%;人工智能产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4家,数量居全国第一。二是突出各地优势深圳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及产业配套等优势,布局建设“鹏城云脑”、深圳市河套算力集群等,力推鸿蒙原生应用发展,积极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先锋城市,2023年核心产业规模达800亿元。广州以试验区和先导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高端制造、汽车交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致力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高地,2023年核心产业规模达450亿元。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等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相关专项,在智能无人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安防等领域建设一批产业园区。三是推动产业集聚强化协同合作,逐步形成了从基础支撑到关键技术、再到行业应用较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在基础层,推动华为、腾讯、云天励飞等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在高端智能芯片、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智能传感器等细分领域,均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在技术层,推动商汤科技、云从科技等企业持续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等核心技术领域,加快实现产品迭代,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应用层,推动佳都科技、大疆科技、云洲科技、优必选等企业加速人工智能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在智慧交通、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家居等垂直领域加速赋能。

  (三)夯实人工智能发展底座。一是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我省综合算力指数达67.5,居全国第一,形成了行业公共算力、科研机构算力、企业自建算力等多维度算力集聚态势。推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鹏城云脑、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算力中心等算力体系建设,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打造韶关集群、城市数据中心和边缘数据中心、国家节点三个层次的空间结构。公共算力方面,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完成二期200P算力扩容,荣获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计算中心运营优秀奖”,入选科技部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科研服务算力方面,琴智科技打造全国首个基于国产神经元网络专用芯片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计算能力达到116亿亿次/秒,已在生物医药、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开展应用,用户涵盖中科院计算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澳门大学以及鲸准医疗、欧比特、派诺科技等。二是加快富集数据资源印发《广东省企业首席数据官建设指南》《广东省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试点工作方案(2022-2025年)》,开展企业首席数据官先行示范建设、国家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贯标试点和数据经纪人试点等工作,推动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建设省公共数据标注训练平台,启动公共数据标注训练试点工作,设立百度智能云(清远)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为大模型训练提供数据支撑。三是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加快研发迭代通用大模型、垂直领域行业大模型,我省已有华为、腾讯、维沃、OPPO、元象科技、云天励飞等9个通用大模型,佳都、追一科技、数说故事、金蝶、广电运通等24个行业大模型。华为盘古气象大模型成果入选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腾讯混元大模型已扩展至万亿参数规模,具备文生图、视频生成等能力,在多媒体、游戏、金融等20多个行业中开展垂直应用。金山办公的“WPS AI”成为国内协同办公赛道首个类ChatGPT应用。广电运通望道大模型具备场景文本分析、领域知识问答、政企数据分析、创意文本生成4类AI通用能力,以及智慧客服、产品咨询等60余种特色行业功能。

  (四)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一是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推进鹏城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省实验室等国家、省实验室建设,加快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强化与港澳研发机构的联合创新。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认定人工智能领域相关高水平创新研究院5家、新型研发机构16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9家。鹏城实验室正牵头推动“中国算力网”的研发建设,支撑全国超算中心、智算中心、数据中心等大型异构算力资源的互联互通、协同调度与高效计算,服务国家“数字经济”“东数西算”等重大战略。“鹏城云脑Ⅱ”已支撑盘古、百度·文心、悟道2.0等国产AI大模型的训练任务。二是加强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作用,推动华为、腾讯等7家企业建设国家开放创新平台,佳都科技、云从科技等16家企业建设省开放创新平台,并在生物医药、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开展应用。三是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以“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为牵引,投入财政资金6.8亿元,支持57个重大科技项目,带动社会资本近15亿元,与“芯片、软件与计算(软件类)”、“芯片、软件与计算(芯片类)”“新能源汽车及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与装备制造”“虚拟现实”“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多个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重大重点专项协同部署重要项目,在AI芯片、计算集群、底层计算框架、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五)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一是强化人工智能赋能依托我省强大的制造业产业群,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企业生产化研发、精准化生产、智辅化管理、增值化服务、具身化设备等各环节的效果初现,由单一环节赋能向垂直多场景覆盖拓展,有效提升全流程效率。如华为盘古制造大模型在1分钟内即可完成未来3天的生产计划。深圳PC制造产线智能视觉质检场景、深圳制造企业工业智能视觉检测场景、广州制造业生产流程数智化场景等入选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智赋百景”名单。二是加快数字化转型2023年省工信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加快培育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新增设立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培育工作,支持14个城市试点建设。三是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华为、富士康、树根互联、腾讯等9家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居全国第一。培育博依特、蘑菇物联等一批细分行业专业型、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工业制造技术软件化和数字化。推动双跨平台、行业平台等围绕制造业行业属性和企业转型需求,应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一系列覆盖研产供销、价廉质优的数字化转型产品和解决方案。四是树立智能制造行业标杆组织实施《广东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行动计划(2023年)》,遴选确定第三批广东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139家(累计534家),持续扩大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群。

  (六)聚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一是起草应用场景创新行动方案。明确全省开展应用场景创新的总体思路、目标、重点方向、工作机制、保障措施等。二是探索建立应用场景创新中心。积极与相关市、区沟通对接,打造实体化运作的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力争早日落地运营,成为全国首个省级应用场景创新专业服务机构。三是组织典型案例征集。组织2023年广东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征集,遴选一批创新程度高、应用价值大、示范效应强、市场前景好的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产品和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涉及AI+制造等12个方向,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工作,20个项目入围工信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名单。组织申报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示范工厂,2023年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15个(累计31个)、优秀场景65个(累计99个)。四是发布应用场景清单并组织供需对接。召开2024年广东省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发布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对接活动,围绕AI大模型等重点领域,征集一批应用场景机会清单,涵盖交通、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不断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推广。

  (七)建立健全规范制度。一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发展需求,加快形成“一张网、多层次、全覆盖”的快速协同保护网络,建成13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或快速维权中心,2024年广州番禺快速维权中心获批建设。其中,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提供专利快速预审服务,2023年接受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利预审申请439件,经预审合格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快速审查通道297件,为产业创新主体缩短了专利获权周期。是积极参与标准体系建设广州数据集团牵头编制的团体标准《基于大模型的政务咨询系统技术要求与评估方法》已正式发布,有力支撑基于大模型的政务咨询系统及同类产品的研发、评估和验收等工作;工信部电子五所、广电运通等单位参与起草国家标准《人工智能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估》;科大讯飞、云从科技等单位参与编制了《面向行业的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技术和应用评估方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AI+场景应用创新,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增效,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和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持续完善“1+X”政策体系。紧跟国际国内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全链条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建立大模型评测标准,开展相关评测工作。探索建立人工智能产业统计指标。充分发挥广东产业优势,强化智能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加快人工智能成为新质生产力。

  (二)强化人工智能创新能力。积极推进鹏城实验室、琶洲实验室、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大湾区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建设,持续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旗舰项目,围绕高端芯片、算法架构、高质量数据集、前沿技术等方面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催生形成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支持龙头企业加强工业领域语言、视觉、多模态等底层算法研究,鼓励各类企业提升算法应用能力,研发自主可控的工业领域大模型产品,发布产品和服务目录。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适度超前部署算力网络建设,加快国家枢纽节点韶关集群建设进度,推进鹏城云脑Ⅲ、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等重点智算项目建设,推动运营商、云服务商和各类算力平台等智能算力与通用算力协同发展,提供公共算力服务和应用创新孵化支持。

  (四)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贯彻落实《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部署,以应用为导向,以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赋能千行百业中创新发展。围绕工业、建筑业、农业、交通、能源等赋能实体经济新动力;围绕教育、医疗、养老、健康、家政等赋能智慧民生新体验;围绕政府、城市、司法、安全、环保等赋能社会治理新效能;围绕商务、金融、旅游、文化娱乐等赋能数字消费新业态;围绕科学研究、生物制造等赋能各行各业新领域。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通过场景应用牵引,大力推动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智能家电等消费终端的升级迭代,培育一批标志性人工智能技术产品。

  (五)推动各项数据管理制度落实。深化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和企业DCMM贯标,探索建立企业CDO人才资源库。组织企业申报工信部大数据产业示范项目,指导企业加强数据管理、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鼓励企业建设面向行业的高质量中文语料数据库,推动典型行业数据汇集、访问、共享、处理和使用。

  (六)统筹政策支持。一是充分发挥广州、深圳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作用,重点建设智能终端特色产业园等一批特色示范园区,支持一批创新程度高、应用价值大、示范效应强、市场前景好的重点项目,打造智能手机、计算机、机器人等8大门类终端产品新高地。二是统筹省市各类资金,加强对人工智能产业的资金支持,支持人工智能领域项目建设。鼓励各地市给予装备首台套、软件首版次、新材料首批次、首购订购等相关政策支持。发挥产业发展基金、创新创业基金等政策性基金的引导作用,撬动企业、社会加大投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良好模式,打造千亿级人工智能基金群。

  (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组织开展人工智能典型场景征集,定期发布应用场景清单,建立创新产品激励机制,编制创新产品推荐目录。举办高规格国际人工智能博览会,引进高水平人工智能学术会议,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以创新产品、优秀案例和应用场景助力良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八)推动规范发展。研究推动可信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供给相关法规规章的制定,建立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安全发展的制度规范。加快大模型安全合规认证、轻量化技术、效能评测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和工具布局,支持企业参与制定。

  (九)加强国际合作。支持企业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研讨,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国际标准制定,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强在人工智能伦理、安全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挑战,推动构建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处的新格局,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

  专此函达,诚挚感谢您对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