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市南部广阔的大沙田上空,中山福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的可变翼垂直起降无人机划过蓝天——这款可以实现长时间、远距离飞行,执行多种任务的工业级无人机,正从这里飞向国内外市场。类似福昆航空这样的高端无人机企业,近两年在中山集聚起来,他们看中这里完善的产业链条、便捷的交通环境,以及相对低廉的运营成本。 

  位处“世界工厂”珠三角的腹地,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产业向来是中山经济命脉。为全面落实广东省有关政策,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中山市近日出台了《中山市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即“实体经济十条”(修订版),下称“修订版”),在2018年政策“红包”基础上再加码,特别是将“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专项扶持 

  10大举措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山拥有5万多家工业企业,其中亿元以上企业不足1000家、10亿元以上企业100多家,绝大多数属于中小微企业,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等共性难题,成为了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 

  相比修订前的“实体经济十条”,修订版的政策条款从原来的33项增加至40项,前8条的方向保持不变,但第9条和第10条的改动比较明显。尤其第9条明确为“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并且用了多于其他任何一条的篇幅、共10项政策来阐明。 

  这10项举措包括培育制造业新兴支柱产业、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大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大创新平台支持力度、支持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扩大技术改造普惠性事后奖补政策享受范围、大力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探索建立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 

  为解决中山市产业集群和企业转型升级中所遇到的共性难题,中山市近两年着力打造服务范围涵盖研发设计、智能化改造、绿色制造、检验检测、质量标准、品牌营销、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 

  去年12月底,中山市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联盟成立暨第一届理事会选举大会召开,该联盟将通过整合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单位资源,充分发挥各单位作用,从价值创造、嵌入、实现和维护等层面,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公共技术服务,并搭建政府与平台、平台与企业、平台体系各单位之间沟通的桥梁。 

  从这个联盟的构成,就可以看出中山对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的设想。联盟首届联盟理事长、中山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广东硕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帆认为,每个平台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服务无法面面俱到。联盟的宗旨正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协同发展,联动各行各业,推动政策、技术、资本等各类要素向联盟集聚,发挥联盟的融合优势、政策优势和技术优势,能更好地聚焦“服务链”,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难题。 

  借助这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如同装上了强大的助推器。中山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是全市首个建成运营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自2016年初成立以来,3年间就为700多家企业免费提供智能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1200多套,半数被企业采纳实施。 

  去年底,中山市出台《中山市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2年)》,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改造,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加快淘汰高耗能、低产出的落后产能,实际上就是要通过各种改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改革力度 

  受惠企业范围更广 

  记者发现,修订版在降低企业各项负担方面也花了较为浓重的笔墨。除保留大部分原有条款,也对一些政策内容进行了精准细化。 

  如在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方面,2018年版本有降低城镇土地使用税、降低企业办税成本两条。修订版则明确提出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包括“降低符合核定征收条件企业的购销合同印花税核定征收标准;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和电网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未抵扣完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予以退还”;以及鼓励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利润转增资,并将对符合要求从利润直接增资并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境外投资者进行资金奖励。 

  在降低企业社会保险成本方面,2018年的政策重点下调了工伤保险费率,修订版则从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失业保险浮动费率、工伤保险三个方面降低企业负担。首先,全市将执行统一的省二类片区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和单位缴费比例;其次,实施失业保险浮动费率制度;同时建立工伤保险费率浮动管理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参保单位工伤保险费率实施下浮,全市工伤保险平均费率下降20%-30%。 

  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方面,在去年扩大售电侧改革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全市一般工商业电价、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并精简企业用电工程业扩配套项目审批流程和时限。市政务服务办组织优化审批流程,确保企业用户接电时间压减至80天以内,其中规划施工报建时间压减至30天以内。 

  除了压减用电配套项目的审批流程和时限,在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多有阐述:修订前的政策要求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而修订版则明确要压缩审批时限和优化审批流程。其中,在推进开办企业便利化方面,将进一步简化工商登记、刻章、申领发票等办理手续,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减至承诺10个工作日办结(需委托中介评估、审批前公示不计算入行政审批时间),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压减至3个工作日办结。 

  中山市于2018年4月启动“启动全面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行动”,半年后,中山市开办企业时间(不含银行开户环节)已压减至3个工作日内,开办企业申请人最快1天领取营业执照。11月10日,中山市又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开办企业的便捷度进一步提升。 

  而在优化审批流程上,中山不仅将持续优化和完善电子证照库,实现全市政府部门各类审批信息共享共用,还将对市权限范围内的2类工业产品实行“先证后核”审批模式、1类工业产品实行“审查许可”审批模式。同样是比修订前的“实体经济十条”改革力度更大,也让受惠的企业范围更广。 

  盘活土地 

  规范工业厂房租售市场 

  前不久,比亚迪中山项目正式落户位于民众镇的中山市级产业发展平台。深中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将为中山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依托市级产业发展平台,重大产业项目有望陆续落地。 

  修订版要求加大重大产业项目支持力度,包括“实行专员服务制”,跟踪项目落地建设。具体包括对符合中山市产业政策、投资额10亿元以上重大制造业项目,实行市直部门专员服务制,专员范围包括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商务等部门工作人员;其中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由处级干部担任专员,在部门权责范围内跟踪项目服务事项。各镇区要参照市建立重大制造业项目协调机制,重大项目由市、镇区领导挂钩服务。 

  针对中小企业经营负担问题,“实体经济十条”也有更为明确的举措。去年初,中山出现了部分厂房被“二房东”控制,导致厂房租金被推高等现象。到年末,在政府部门和镇区的高度重视下,通过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厂房租金高企的势头被遏制,“二房东”大幅减少,企业在租用厂房时也有了一定的议价空间。不过,不少企业家还是希望政府能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打击和遏制“炒作”行为,切实降低中小企业经营负担,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修订版中,中山市在支持工业企业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利用率方面就加入了相关内容,要求进一步规范工业厂房租售市场管理。该项内容指出,要充分发挥镇区房屋租赁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按照房屋租赁管理的政策法规,加强厂房出租登记备案管理,严禁违规出租;同时,探索在中山市房屋租赁信息监管服务平台上建立厂房房源发布板块,免费为合法、安全厂房提供租赁信息发布平台,促进厂房供需对接,规范租赁市场秩序。 

  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上限是去年“实体经济十条”的亮点之一,修订版在此基础上加码,提出了“免收超容积率地价”。中山市拟鼓励提高存量工业、仓储用地利用效率,工业、仓储用地(商品厂房除外)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通过厂房或仓储用房加建、厂区改造、内部用地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而随着去年7月中山市“三旧”改造政策的出台,“工改工”是最受支持的改造方式,在此次的修订版中也有所体现。新政策提出,用地达到10亩及以上、建筑容积率达到1.5及以上的“工改工”改造项目,在项目竣工验收后,由市财政通过镇区对实施主体进行奖励;对改造后用于兴办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产业的,经市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出具认定意见,奖励标准再提高20%;与此同时,对规模较大的改造项目,各镇区可以在市财政奖励的基础上再行奖励。 

 

中山市“实体经济十条”(修订版)

 

  1.降低企业税收负担—— 

  降低企业税收成本;鼓励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利润转增资。 

  2. 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优先保障工业用地供给;制定工业用地价格优惠政策;丰富工业用地供应方式;支持工业用地续期。 

  3. 降低企业社会保险成本—— 

  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规定。 

  4. 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扩大售电侧改革试点;降低全市一般工商业电价、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精简企业用电工程业扩配套项目审批流程和时限。 

  5. 降低企业运输成本—— 

  全面取消普通公路收费和降低高速公路收费。 

  6.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鼓励制造企业充分用好国家政策性银行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鼓励企业利用股权出质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服务支持;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 

  7. 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推进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准入和规范。 

  8. 支持工业企业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利用率—— 

  开展工业厂房产权分割试点;免收超容积率地价;优化土地使用权转让流程;进一步规范工业厂房租售市场管理;大力推进“工改工”项目建设;加大力度解决重点制造企业用地历史遗留问题;支持大型骨干企业使用国有建设用地开办职业院校。 

  9. 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制造业新兴支柱产业;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大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大创新平台支持力度;支持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扩大技术改造普惠性事后奖补政策享受范围;大力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探索建立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 

  10. 加大重大产业项目支持力度—— 

  实行专员服务质量跟踪项目落地建设;全力保障重大产业项目用地需求;加大对重大项目人才和配套基础设施的支持。 

 

■记者观察 

政策与时俱进企业坐享利好

 

  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多端,如何精准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是政府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拆解的问题。 

  2016年3月,中山市政府以“惠企红包”的形式发布“民企50条”,从促投资、降成本、助融资、促创新、拓市场、强保障六个方面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向企业发出实用、好用、管用的惠企政策。自此以后,中山市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以“惠企政策汇编”“惠企政策导航”等方式,不断缩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距离,让企业更加容易接触、理解并使用各项惠企政策,让政策不流于形式,而是真真正正地被企业运用,扶持资金也更加有效地落实到位。 

  《中山市降低制造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出台到修订,既紧跟着中央和省的步调,也呼应了本地制造企业和实体经济的真实诉求,通过制定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政策条款,让企业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同时也“实打实”地节约成本、获得资助。 

  在今年修订后的中山市“实体经济十条”当中,可以看到不少适应经济形势新变化而加入的条款。比如,针对去年工业厂房租售市场出现的乱象,“实体经济十条”加入了规范租售市场管理的内容,要求镇区按照房屋租赁管理政策法规加强登记备案,严禁违规出租,就是为了不让“二房东”有可乘之机,遏制市场“炒作”行为对实体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又比如,修订版以1/4的篇幅强调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并且囊括了含金量很高的三大新兴支柱产业行动计划、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以及多部新出台的政策文件,相当于对“实体经济十条”进行了相当大范围的延伸——不局限于几项眼前的降成本措施,而是要通过培育制造业新兴支柱产业、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等方式,提升中山制造业水平,增强制造业的内生动力,鼓励科技创新、自主研发和技术改造,切实提高中山工业产品制造技术和质量,为实体经济长远发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打下基础。 

  民营经济撑起了中山的“半边天”,也是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中山的民营企业以中小微企为主,它们转型升级压力大,对市场变化十分敏感,抗风险能力相对较低。中山历年来的惠企政策都十分重视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在修订后的“实体经济十条”中,虽然没有把“民营企业”单列,但处处体现着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关怀。如中小微企业的技术共性难题,就通过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来帮助他们解决;民营企业遭遇“融资贵”,就建立融资性担保业务风险补偿机制,让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费不高于2%…… 

  当然,改变中山企业“星星多月亮少”的局面,一方面要让民营经济的“星星”继续闪亮,另一方面也要让重大产业项目的“月亮”更有信心在这里安家落户。 

  中山此次在以往推进项目落地“管家式服务”的基础上,实行“专员服务制”跟踪项目落地建设,10亿元以上的项目由处级以上干部担任专员,以更加强有力的方式统筹政府资源,跟踪项目落地。 

  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发展变化,中山的惠企政策也经历了几轮调整,但政策是否能真正给企业带来实惠,关键还是执行和落实。如今“实体经济十条”打出了一套惠企“组合拳”,还需要各部门、各镇区使出合力,为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出更有利的环境,为企业提供更便利和有效的服务,才能让中山经济发展得更快更好。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孙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