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产业转移机遇 加快山区经济发展
河源市人民政府
(
促进山区与珠三角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是加快山区经济协调发展,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全省经济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自省第三届“山洽会”以来,尤其是今年3月省政府正式颁发《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粤府[2005]22号)之后,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全力推进与珠三角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工作。
一、我市与珠三角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成立了市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应工作机构
为切实加强我市与珠三角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步伐,指导和协调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有关重大事项,市政府及时成立了“河源市与珠三角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吴锐成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曾培贤和分管副秘书长彭楷藕担任,成员由市高新区、市发改局、市经贸局、市外经贸局、市财政局、市旅游局、市农业局、市扶贫办、市国土资源局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并在市经贸局设立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协调工作,办公室正、副主任由市政府分管经贸副秘书长和市经贸局局长兼任。各县区也相应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以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
(二)制订了市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为促进粤府[2005]22号文的深入贯彻实施,迎接珠三角产业加快向我市转移,我市结合实际,研究制订了《河源市关于加快与珠三角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如何做好我市产业转移园区的选址规划,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的对接洽谈,产业转移园区主体的落实,园区外部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以及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服务等各个方面,均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具体的要求。同时规定,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落户产业转移园区的项目及企业,均享有如下政策优惠:(1)享受《河源市鼓励外来投资若干规定》(河府[2003]107号)等文件规定的优惠政策;(2)给予优先推荐申报省挖潜改造资金、技术创新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专项资金扶持,优先申报办理技术改造国产化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手续,对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技术升级的项目,优先向省推荐安排贷款贴息;(3)市科技三项资金、市直工业企业技改贴息补助资金,以及其他财政性资金安排,要适当向产业转移项目企业倾斜。
(三)与中山市正式签订了联手建立产业转移园区的合作协议并已经运作
自省第三届“山洽会”以来,我市主动出击,深入开展对外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先后在深圳、东莞、中山、等地区举办了多场承接产业转移招商推介会,积极寻求珠三角地区合作伙伴,落实产业转移园区开发主体。省政府粤府[2005]22号文的正式颁发,更是为我市与珠三角地区的对接交流和产业转移园区的深入洽谈,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我市与中山市曾在省第三届“山洽会”期间签订过框架性合作意向协议,后经双方多次深入交流与洽谈,终于今年5月18日签订了在我市高新区(2002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联手建立中山产业转移园区的正式合作协议。
市高新区产业转移园区规划总面积
为争取更主动、更快、更多地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我市实际上自去年底省三届“山洽会”与中山市签订框架性协议之后即开始筹资开发建设市高新区产业转移园区。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开发建设,目前园区征地工作已基本完成,拆迁农户340多户、1000多人安置工作正在进行,通往园区的外部道路工程建设已完成25%,排污、供水、供电、通讯等地下管网铺设已完成工程量的23%,日处理废水8万吨污水处理厂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和环评工作已经完成。预计7月份可全面完成产业转移园区的征地拆迁工作,今年底前可完成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5月24—25日,省经贸委温国辉副主任一行到我市高新区产业转移园区进行实地考察,对园区开发进展情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省政府支持我市产业转移园区外部基础设施建设的首期补助资金1000万元也已经到位。
除我市与中山市正式签订联手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合作协议外,5月底,紫金县政府也成功地与深圳市龙岗区政府正式签订了在紫金经济开发试验区临江工业园联手建立产业转移园区(规划总面积
二、采取切实措施,全力推进我市与珠三角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对与珠三角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联手推进产业转移,是我省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四大战略”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和谐广东的内在要求。推动山区与珠三角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就是要把珠三角地区企业的技术、管理、营销、资金等优势与山区的资源优势、低成本优势结合起来,实现珠三角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共同富裕。
联手推进产业转移,是推动我市资源优势加快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战略机遇。我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而且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成本低廉、后发优势明显。但由于我市是一个山区市,经济基础薄弱,自身积累有限,开发资金匮乏。省政府出台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无疑为我市吸引外资和扩大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加快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供了重要机遇。
联手推进产业转移,是实现我市经济更快发展的有效途径。近两年来,我市以当好“追兵”为己任,以打造“后发河源”为核心,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和投资低成本优势,大力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促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2004年全市GDP增长17.9%,其中全社会工业增加值增长37.9%;今年一季度,全市GDP增长18.9%,1—5月全社会工业增加值增长28.2%。实践证明,加强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是实现我市经济更快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抢抓机遇,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切实把推进产业转移工作抓紧抓好抓实。
(二)进一步加强与中山市的深入合作,全力加快市高新区产业转移园区开发建设进度
我们将认真履行好与中山市的合作协议,全力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如期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如期提供项目土地开发利用,如期推进园区各项开发工作。一是通过两市 “联手推进产业转移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推动两市之间的深入合作,发挥好园区管理办公室的职能和作用,协调推进园区统筹规划、开发建设和产业招商等相关各项工作。二是强化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投资机制,继续通过“政府、民资、外资”多元主体开发的形式,多方吸纳和筹集建设资金。集中政府物力财力,把有限资金集中投入到园区开发建设中去。精心包装项目,加大融资力度,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为优质的信贷资源,争取各大银行支持,为园区建设提供稳定高效的资金保证。三是做好以商补工文章,搞好资金平衡,积极拓宽思路,延伸园区资产经营途径,使商业开发与园区建设互动推进。充分发挥园区开发公司的作用,争取工程总发包资格,积极参与园区道路、绿化、服务区和标准厂房等设施建设,多渠道获取经营收益,实现园区建设资金整体平衡,促进园区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优化我市投资发展环境,为联手推进和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增强竞争优势
重点打造好“五个环境”:一是基础设施环境。继续下大力气抓好以高速公路为龙头的公路交通建设,紧紧抓住惠河、河龙高速公路已经开通,粤赣、河梅高速公路将于今年底开通的新机遇,在高速公路沿线出口镇加快规划建设新的工业园区。到今年底,我市通车总里程将达到
(四)进一步推动各县区产业转移园区的招商开发工作,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一是要认真做好县区产业转移园区选址规划。在经省政府批准的3个开发区和经批准的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控制规模
二是要加快做好产业转移园区外部基础设施的前期工作。在选择好产业转移园区选址的基础上,组织交通、公路、供水、供电、环保、城建等部门,对外部道路、供水、供电、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进行科学规划,积极筹措资金,完善外部配套设施建设,为加快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打下基础。积极做好紫金经济开发试验区临江(龙岗)产业转移园区开发建设的相关协调工作,促使其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是要积极加强与珠三角地区深入对接洽谈,尽快落实各县区产业转移园区开发主体。要发挥一切有利因素,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积极促请珠三角地区政府或企业组团到市县区考察,增进相互了解,扩大对外影响,争取在近期内各县区要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镇以上政府联手建设一个产业转移园区,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三、几点建议
1、建议省有关部门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宏观协调和指导,进一步调动珠三角地区加快产业转移的积极性,促进山区加快承接珠三角转移产业和项目。
2、建议省有关部门对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在经省批准的开发区和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设立的产业转移园区,在用地指标安排上给予更多倾斜。
3、建议省有关部门定期通报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工作的进展情况,促进各地工作交流。
来源:工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