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山区经济发展
来源:发布时间: 2005-07-19 17:08:46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山区经济发展

韶 关 市 人 民 政 府

200578

 

尊敬的华华省长、宁丰副省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全省产业转移园区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我市产业转移园区工作的关心和鞭策,必将进一步地推动我市产业转移园区工作更快更好地开展。首先,我代表韶关市委、市政府,向华华省长、宁丰副省长、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兄弟市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地感谢!下面,就我市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工作的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

    一、我市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工作的基本情况

    在全面开展“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基于构建和谐广东的前瞻性思考和对县域经济崛起的深度关注,去年6月,华华省长在我市调研时,第一次提出了“以建设产业转移园区的形式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战略构想。华华省长这一远见卓识点燃了山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希望。韶关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对“产业转移园区”战略构想的深刻理解与把握,把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山区跨越式发展的大事要事来抓。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并召开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握机遇,全力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市委书记覃卫东同志、市长徐建华同志多次带领有关负责人前往江门等地,探讨产业转移及合作问题;多次深入始兴、乐昌、翁源等地指导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工作,亲自协调解决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覃书记还带队到东莞市石龙镇,共商始兴县沙水工业开发区合作事宜。东莞市和石龙镇的领导也多次前来始兴县考察,并在始兴县设立专门办事机构,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园区的宣传推介和招商工作。在两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始兴县和东莞市石龙镇在去年12月广东省第三届“山洽会”上正式签订组建产业园区的协议,使我市在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方面迈开了可喜的一步。

今年3月,省政府颁发了《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后,我市加快推进,制定了《韶关市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贯彻意见》。建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绿平同志为召集人,市发改、经贸、科技、公安、财政、劳动保障、国土资源、交通、外经贸、国税、地税、环保、工商、海关、检验检疫和供电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韶关市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我市与珠三角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工作的组织领导,并负责指导和协调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我市各县(市、区)深刻领会华华省长“建设产业园区”这一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被誉为“山区招商引资一面旗帜”的始兴县,与东莞石龙镇协商合作共建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园区。总体规划面积6000亩,首期开发约2000亩。据测算,该园区建成后可实现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税收3亿元,解决劳动就业4万人,将建成我省首个集生态型、科技型、创税型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转移园区。目前园区规划工作已完成,水、电、路和污水处理工程正在抓紧建设中,不少客商已对始兴产业转移园区产生了浓厚的投资兴趣。宁丰副省长今年5月底到始兴调研时,称赞该园区是全省目前进度最快、手续最完备、规划最好、认识最高、理念最新、工作最扎实的园区。

与此同时,仁化、翁源、乐昌等县(市)也相继与佛山、广州、东莞的有关乡镇签订了联手创建产业转移园区合作协议,陆续开展了产业转移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合作项目的洽谈工作。其中,仁化县在丹霞开发区内划出3000亩土地作为产业转移园区,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政府签订了产业转移合作协议,确定将铝型材作为园区主导产业,首期拟开发1500亩,总投资60亿元,预计产值可达100亿元以上,解决劳动就业3万人。翁源县与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政府签订了联手创办产业转移园区的意向协议。该园区规划面积8000亩,首期拟开发2000亩,投资5亿元,园区主导产业为光电信息、化工医疗、制鞋制衣等,目前已引进10多个生产项目,年产值可达10亿元。乐昌市与东莞市东坑镇政府签订了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合作协议。园区规划总面积7000亩,共分三期开发,首期开发1200亩,以轻纺、电子、金属加工和机械为主导产业,现已完成“三通一平”,已有4家外资企业落户,总投资1.76亿元。园区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160亿元。新丰和东莞石碣,乳源与省民营经济投资促进会和东莞市,曲江和东莞厚街、万江的合作洽谈都在积极进行中,浈江和武江区也在积极抓紧园区规划和寻找合作对象。

我市在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建设近一年来,得到了省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省直有关部门的热情帮助。华华省长多次关心过问,宁丰副省长亲临现场指导,省经贸委精心组织、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大力支持,使我市在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市已与珠三角地区签订了产业转移合作协议的园区规划面积达24000亩,首期开发面积近6700亩。产业转移园区用地做到规范使用,整体规划科学合理,产业定位准确清晰。目前,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工作已在我市全面扎实地展开。

    二、我市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工作的初步体会

    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建设产业转移园区,推进产业转移,是省委、省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通过一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切身体会到:

   (一)共建产业转移园区是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措施。我市地处山区,经济总量不大,特别是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对比珠三角地区差距很大。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给我市加快工业化进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带来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我市通过共建产业转移园区,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吸引一批有实力、上规模的工业企业集聚园区,将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增加经济总量,加快全市经济发展。以目前我市已签订的产业转移园区规划来测算,如果总面积24000亩的产业转移园区按规划全部投产,预计可实现工业产值560亿元左右,接近目前我市工业产值的2倍,这对我市的经济将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

   (二)共建产业转移园区有利于我市与珠三角实现优势互补。由于受区位、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的影响,山区的招商竞争力不强。从我市的情况看,由于外商投资动力不足,土地、自然资源等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滞后;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多年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为双方的优势互补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平台,珠三角可籍此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而我市可借助珠三角转移的资金、技术和项目,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目的。事实证明,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将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提供“互利双赢”的良好机遇。

   (三)共建产业转移园区将有效推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发展战略,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广东,继续当好全国排头兵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珠江三角洲资金、技术、管理和信息、品牌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优势互补的有效途径;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有利于使山区的土地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从而逐步缩小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的经济差距,为全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

三、我市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设想

我市已将加快推进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作为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经济工作的重点。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省产业转移园区工作现场会精神。我们将以这次现场会为新起点和新动力,虚心学习兄弟市的经验做法,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特别是华华省长、宁丰副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总结分析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围绕省委张德江书记提出的“建设粤北经济强市,争当全省山区发展排头兵”的目标任务,进一步组织和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提高认识,增强信心,抢抓当前的发展机遇,积极推进珠三角产业向山区和东西两翼转移这一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并力争取得使省委、省政府满意、使投资各方高兴、使合作两地真正互补双赢的预期效果。

(二)高起点高标准搞好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园区是产业聚集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建设的起点和标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和制约着产业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好省政府《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和这次会议讨论的《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政策文件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制订好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规划,结合实际认真搞好园区的产业布局安排。继续加强对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指导检查,努力加快园区外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区管理机制,同时,依照产业转移园区的申报条件做好认定申报工作。在选择合作对象时,要求各县(市、区)坚持由合作双方政府签订协议,及时协调解决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全力推进产业转移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扩大宣传,主动联系,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仅是为产业聚集提供了条件,只有引进企业、做强产业,才能从根本上带动园区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组织各县(市、区),主动走出去与珠三角地区联系,加大对当地和产业转移园区的宣传力度。在开展驻外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协会招商的过程中,进一步宣传我市的投资政策,投资环境,提高知名度,增强投资者信心,争取更多的企业和项目来我市的产业转移园区落户,切实将我市的土地等资源优势与珠三角地区的资金和项目优势结合起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同时,要继续跟踪省第三届“山洽会”的招商引资项目,将符合产业政策的“山洽会”项目引导到产业转移园区中来。通过多渠道招商和引进更多项目的带动,实现产业转移园区的良性发展。

(四)加强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我市与珠江三角地区联手推动产业转移的工作已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如何确保珠三角地区转移来的企业和项目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这既是对当地发展环境的考量,也是地方政府应尽的责任。为此,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根据山区的实际情况,做到硬件不足软件补、条件不足服务补,努力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及时主动为外来企业和投资者排忧解难。同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的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把韶关打造成让投资者舒心居住和安心创业的热土,吸引珠三角地区更多的产业和资本向韶关转移,从而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富裕地区与山区的和谐、协调发展。

(五)请求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解决的问题

为了促进山区更好地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推动山区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请求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支持和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1、支持在山区安排部署一些龙头或骨干产业项目。为更好地发挥山区的资源优势,把山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建议省政府在全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中,除了继续引导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山区转移之外,应优先考虑在山区产业转移园区中有计划地安排部署一些龙头或骨干产业,以辐射和带动山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山区经济的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促进山区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对山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协调指导。山区与珠三角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是促进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加快全省山区经济发展步伐的有益探索,事关我省经济发展大局。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园区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动工建设,关键得益于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此,建议省发改、经贸、国土、财政、科技、环保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山区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工作的协调指导。从土地规划审批、提供产业转移信息,以及产业项目立项等方面继续给予支持和帮助,共同加快推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山区转移。

3、增加产业转移园区外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资金。产业转移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征地需要较大的资金,今年省下拨的第一批建设支持资金1000万元的及时到位,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但由于山区市及其所辖各县(市、区)财政状况差,筹集建设资金相当困难,原省计划下拨给各山区市用于产业转移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2000万元专项资金,与实际需要投入相比资金缺口较大。如我市始兴县园区内道路、供电、供水、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规划就需投入配套资金3500万元,其他园区的建设也面临类似困难。因此,请求省增加产业转移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资金,建议每个园区支持20003000万元,以缓解产业转移园区外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困难,保障各园区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各位领导,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是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广东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一定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以这次现场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领导、增强信心、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建设,谱写区域合作新篇章,为广东的新发展作出新贡献!

                       来源:工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