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来源:发布时间: 2005-07-19 17:27:38

 加快产业转移园区建设

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东莞市人民政府

(2005年7月8)

 

今年3月,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粤府[2005]22号),《意见》为我市引导和加快将一些与山区互补性强的产业向山区梯度转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指引。我市积极贯彻省《意见》精神,迅速行动,目前已有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园区进入了全面施工阶段,东坑镇与韶关乐昌市,石碣镇与肇庆市广宁县又先后签订了共建产业转移园区合作协议和意向。

一、充分认识省委、省政府关于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战略意义

(一)充分认识到省委、省政府关于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联手推进产业转移,是全省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山区及东西两翼发展滞后于珠三角,但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开发成本比珠三角相对要低,符合产业梯度转移的客观规律,为此,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挖。另一方面,全国正在形成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的局面,长三角、东北、环渤海、中西部等地吸引外资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我省招商引资面临严峻挑战,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各地要增强危机意识和忧虑意识,及时调整招商引资战略,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在这方面,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优势互补,前者要积极承接后者的产业转移,后者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承接更高层次的国际产业转移。只有山区及东西两翼的工业和经济发展起来,我省才能继续当好排头兵,才能建立起合理、协调、健康的区域经济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东莞地处珠三角,由于地理位置有利,是早期港澳台产业转移的受益者,当前,省委、省政府加大力度推进省内产业转移,东莞也将再度成为受益者,必须积极贯彻省政府《意见》的精神,把握机遇,主动参与,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兄弟市深化合作,逐步推进产业转移。

(二)充分认识到与山区及东西两翼联手推进产业转移,是东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充分利用人缘、地缘和政策优势,依靠承接早期港澳台制造业转移为历史契机,大力发展外延型经济,已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制造业,但与此同时,以往先发展后治理,重数量、轻质量,重引进、轻管理的增长方式,土地资源过快消耗,环境压力不断加剧,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压力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不断加大。尤其是由于资源约束与成本上升,一些产业正通过区域转移谋求继续发展的出路,加快这些产业向外转移已成为东莞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需要。随着全省交通网络的加快建设和不断完善,山区及东西两翼与东莞的交通距离大大缩短,加上早期我市部分企业已先行到山区及东西两翼兄弟市进行投资,积累了经验,为行业带来了信息,而且当地政府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提供优质的政府服务,更多的企业加入转移的行列。针对这种内在需要和行业趋势,东莞市委、市政府深刻意识到要主动介入,正面引导,加强与承接地政府的沟通和合作,积极为企业搭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省提出产业转移园区的设想和政策,正为我市引导产业向山区及东西两翼转移提供了新思路,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是一个整合双方资源,实现产业转移集约式发展的良好载体。通过共建产业转移园区既有利于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原材料、半成品生产基地,为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供条件,长期而言也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对于合作两地,是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双赢的选择。

二、积极推动省内区域经贸合作,加快产业转移园区建设

(一)        东莞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贸合作成果不断扩大

近年东莞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的经济合作力度明显加大,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我市与省内山区及东西两翼签订的经济合作项目97个,项目合同金额65.77亿元。特别是在2004年第三届“山洽会”上,经济合作项目的数量、规模和质量均实现了较大的突破,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共有签约项目60个,比第二届增加了47个;项目合同金额48.83亿元,是第二届的4.4倍。在合作项目中,以实业型为主,占总签约额的95%。合作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开发、水泥行业、农业种养植、房地产及旅游,其中近两年我市大力引导水泥产业向外转移,目前已有多家企业以收购、合营等多种方式到清远、河源等地建立了10多条生产线和粉磨站,合计生产能力已达年产1350万吨。

(二)多点齐发,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建设

产业转移是我市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产业转移园区是深化与扩大合作成果的新的增长点。在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园区的示范带动下,尤其是在省政府《意见》出台后,全市多个镇区积极行动,主动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市县联系,通过参观考察和协商,目前已达到合作协议和意向的主要有如下几个园区:

1、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园

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园是我市石龙镇与韶关市始兴县携手共建的“生态型、科技型、创税型”产业转移园,是首批经省政府批准的三个产业转移园区之一,总体规划面积400公顷,首期128公顷,合作期50年。经双方协商,园区产生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由石龙和始兴按55进行税收分成,其他经济指标原则上也按此比例进行统计。去年1210日在“山洽会”上,石龙镇与始兴县正式签订《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园合作开发协议书》,具体工作随之展开。目前园区建设进展顺利,游宁丰副省长在今年5月视察园区时曾给予高度评价,称“始兴产业转移园是全省进度最快、手续最完备、规划最好、认识最高、理念最新、工作最扎实的一个园区”。

目前,“东莞石龙(始兴)产业园开发管理委员会”和“东莞石龙(始兴)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已在始兴县正式挂牌成立,专职工作人员已到位并积极开展工作。用地报批和征地补偿方面,今年6月初省政府正式批复首期园区用地,其中首期中的67公顷已支付补偿款;基础设施方面,完成首期第一阶段基建工程招投标工作,并已开始推土平地;宣传招商方面,完成了首批宣传招商资料及首个大型广告牌的制作,并进行了第一轮的宣传工作,同时对东莞及珠三角地区有转移意向的行业、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了解企业选择转移的地点和对工业园区服务配套的要求,建立数据库。

2、韶关乐昌市产业转移园区

东坑镇于今年626日与韶关乐昌市签订了《乐昌市产业转移园区合作合同书》。园区规划面积437公顷,首期80公顷(签约前已基本完成“三通一平”),由东坑镇与乐昌市及佛山市九方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推进园区的开发建设,合作期为50年。园区整体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由九方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负责,东坑镇不投入资金,只负责推介招商工作,并享受由东坑镇引进的企业产生税收留成部分与乐昌市进行税收分成。

3、石碣与肇庆广宁合作的产业转移园区

今年623日,石碣镇与肇庆市广宁县签订了2亿元投资协议。协议明确,由石碣镇组织企业到广宁生态工业园投资办厂,投资规模在2亿元以上,其中首期(2005年)投资规模不少于1亿元,广宁县政府有偿提供土地,并负责园区外围的基础设施建设。双方合作的具体细则暂未明确。

除以上园区已开始开发或达成合作协议外,其他有条件的镇区也积极行动,莞城、万江、厚街、石碣等镇先后赴其他一些山区及东西两翼市县进行了考察和协商,其中,石碣镇与梅州兴宁市已有了实质性接触,将于近期签订合作协议。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毕竟是一个新事物,许多经验还需要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探索,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园的筹划时间很短,实质性的工作还未完全开展,更大的任务和挑战还在后头。下一阶段,我们将突出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园为重点,在抓好重点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合作园区的发展,与此同时,加强统筹领导,扩大宣传招商,积极引导企业转移,力争园区早日成型,早出成果。

(一)突出重点,抓好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及后续开发

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园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将会发挥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是我市近期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开展产业转移合作的重中之重。该园区近期将重点抓好几项工作,一是完善园区总体规划和完成首期67公顷的基建工程,二是加快推进开发公司的构建和园区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三是进行综合性宣传招商并建立行之有效、成本合理的宣传招商信息系统,四是完成园区的定位调整和主导产业的发掘工作,五是全面开展招商工作,不断扩大招商项目和地区的覆盖面,今年下半年将联合市经贸局、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和各行业协会开展大规模招商。近三年的分期目标主要是:2005年,完成规划设计、开发公司的初期构建以及33公顷的三通一平,同时建成办公楼,引进13家企业入园区。2006年,完成33公顷亩的三通一平和宣传招商信息系统的建设,研究和建立具国内领先水平的园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引进3-5家企业入园。2007年,完成61公顷的三通一平以及园区定位调整和主导产业发掘研究工作,明确第二期267公顷的征地工作和其它审批工作安排,引进1家龙头企业入园。

(二)以点带面,支持和加快其他园区建设

其他园区虽然起步在后,合作开发模式也不尽相同,一方面可以为其他镇区提供产业转移平台,另一方面可以创造和积累更多不同的开发经验,为此同样重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紧密跟踪这些园区的合作建设进度,参照石龙始兴的先行合作经验,指导其做好前期规划、征地等准备工作,同时积极争取省政府批准正式成为省产业转移园区,积极争取省政府的资金支持,加快建设资金投入,尽快实现资金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

(三)加强统筹协调,深化和扩大产业转移合作

 要全面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统筹,明确由市经贸局做好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一是要积极支持镇区走出去。根据当地的产业特点与实际需求,寻找合适的转移合作地,通过加强与省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信息,做好信息沟通和反馈工作,为镇区走出去铺好路子,搭好桥梁。与此同时,要发挥经贸部门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政策和知识优势,帮助镇区为园区发展定好位,找准招商方向。二是要加强整体宣传和推介,全方位开展招商。要整合宣传渠道,以全市为整体,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集中宣传和推介目前各镇区产业转移园的情况,扩大宣传范围,将共建产业转移园区的信息与政策宣传到广大企业中去。同时,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活动,各镇区、各园区要突出各园区的特点和定位,针对特定的区域、行业和企业,进行目标定向招商,对于重点对象,要重点突破,落实专人招商。三是要加强与承接地政府的沟通、协调。要切实执行联席会议制度,做好信息双向沟通,重大事情和工作要提升到市政府一级协调解决的,经贸局要主动参与协调,并及时反映报告,同时积极争取省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快园区建设与招商开发的步伐。                      

            来源:工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