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召开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工作现场会,黄华华强调
突出集约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大力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
会议指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两年多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不断探索实践,抢机遇、抓落实、促发展,形成了省里支持、地方自愿、上下联动、优势互补、市场运作、互利互惠的产业转移新模式,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到目前为止,省财政已按有关规定拨付补助资金3.3亿元,引导社会投资6.25亿元支持产业转移工业园外部设施建设。目前,已有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等5个珠三角市与韶关、梅州、河源、惠州、肇庆、湛江、茂名、阳江、云浮等9个山区和东西两翼地级市在原经中央和省批准的开发区、高新区中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签订入园投资意向项目(企业)287个,协议投资179.8亿元。据测算,这些产业转移工业园按规划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600亿元,相当于2005年山区及东西两翼14个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2.7%。
会议认为,我省推动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决策正确、路子对头、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之路,有力地促进了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推动我省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6年,5个山区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1%,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8个百分点。特别是河源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经济发展实现了量的突破、质的变化。全市生产总值增速与清远市并列居全省第一,外贸出口增速居全省第一,另有6项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二,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黄华华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乘势而上,多管齐下,推动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再上新水平,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突出合作共赢,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突出招商引资,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集约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产业转移工业园又好又快发展。
黄华华强调,加快我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园区建设规划。在原经国家和省批准的开发区和高新区内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认真抓好每一个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规划。围绕资源优势,特别注意抓好产业规划,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二是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多渠道筹集建设开发资金。优先安排通往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电网建设和改造项目,加强园区外部道路、港口、排水、排污、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尽可能降低园区生产和物流成本。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强龙头企业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项目,吸引企业集聚。充分利用“山洽会”、“泛珠洽谈会”、“中博会”等重大经贸合作平台,大力推介省和各地促进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增强企业的机遇意识和信心。四是积极培育园区主导产业。要注重招商选资,突出产业特色,并围绕产业链的延伸和配套,形成一批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转移基地。五是努力打造自主品牌。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大力支持园内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加强政策的鼓励和引导,对转移企业给予适当倾斜。六是加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鼓励入园企业大量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把产业转移园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对东西北地区劳动力技能教育和岗前实用技能培训的扶持,加快培养一批适应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发展的人才。
黄华华指出,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以更积极的姿态、更扎实的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政策措施,抓好督促检查,建立高效优质的产业服务体系,努力为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黄华华等还与会议代表一起参观考察了深圳罗湖(源城)产业转移工业园、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以及西可通讯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并参加了国家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动工仪式。
佟星在总结讲话中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好这次会议尤其是黄华华省长重要讲话精神,强化机遇意识,牢牢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动权;用好用足用准政策,发挥资金使用、土地利用及人才培养的“放大效应”;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核心,在转移工业园的规划建设管理上下足功夫;产业转出和转入两地政府要真诚合作、密切合作,实现共赢;各职能部门要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形成推动产业转移园加快发展的合力。
省经贸委陈冰主任代表省推进珠三角产业向山区及东西两翼转移联席会议在会上通报了我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工作情况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设想。
来源:省经贸委工业处、综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