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出台四项措施大力探索产业转移新路径
近年来,中山市按照省委省政府产业转移工作的战略部署,结合中山市民营企业数量较多、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产业发展特色,全方位、多环节创新产业转移方式,积极探索符合中山市产业发展特点的产业转移路径,取得了良好成效和宝贵经验。主要做法:
一是创新园区共建模式。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是全省最早采用市场化模式运作的产业园区,其发展模式被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概括为“五个子”,即:打牌子、派班子、出票子、闯路子和分果子。“打牌子”即充分利用火炬开发区多年积累形成的品牌和知名度优势,增强投资者信心;“派班子”指火炬开发区派出具有开发、经营、招商、管理和服务经验的骨干到阳西组成园区管理班子,确保园区开发建设少走弯路;“出票子”是由火炬开发区投入园区开发建设资金,打造良好的产业承接平台;“闯路子”指根据阳西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利用资源和市场条件吸引企业转移的市场化之路;最终实现企业、园区、双方政府三赢,即“分果子”。经过七年的建设发展,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已从一片荒山郊野发展成为工业年产值超过20亿元的成熟工业园,成功探索了一条调动各方主体内生动力、具有较强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合作路径。
二是探索转移带动模式。在鼓励单个企业有序转移的同时,中山市立足产业集群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以龙头企业带动的集群转移和以行业协会为依托的抱团转移。2011年,中山市食品行业龙头企业美味鲜进驻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园,建设美味鲜厨邦食品(阳西)生产基地,很快吸引了广东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盐业配送中心及科研生产基地、佛山市粤玻实业有限公司日用玻璃制品项目、中山宏利纸品有限公司包装材料生产项目等一批配套企业落户,形成了以美味鲜为龙头的绿色食品产业链,从而使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园明确了以绿色食品为主的产业主导方向,走上了专业化、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此外,以行业协会为依托的抱团转移亦取得突破。2011年10月,中山市东升镇商会与肇庆怀集政府签订协议,联手打造肇庆首家绿色家具产业园,首期投资15亿元,占地2000亩,预计首批入园企业约10家。项目的成功落地,为中山市产业集群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也为合作共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在推动招商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三是发挥政策协同效应。近年来,中山市出台了《中山市产业转移工作实施方案》、《中山市产业转移规划(2010-2012年)》、《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山市产业转移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明确了产业转移工作目标、标准、措施及步骤,对推动产业转移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中山市在制定产业政策的过程中,将推动产业转移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来统筹考虑,注重政策之间的相互协同配套,出台了《加快实施“三个一百”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鼓励发展总部经济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文件,鼓励企业将劳动、资源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向外转移,本地着力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产业和发展研发、设计、营销等高端环节。通过充分发挥各项政策工具的协同效用,中山市产业转移工作呈现出“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企业自发”的大好局面。
四是建立市镇联动机制。为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中山市建立了产业转移市镇联动工作机制,明确目标,落实责任。2011年,中山市组织所有镇区对“三型”企业(即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环境容量需求型)和意向扩张性转移企业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镇区按照产业导向、企业发展现状、企业转移需求等建立了产业转移名库,并制定了分年度转移计划和目标。市定期对镇区产业转移名库企业转移或就地转型情况进行跟踪,及时进行措施调整。同时,为加强组织协调,各镇区均成立了推进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由专人负责日常工作;为加强监督保障,中山市将产业转移工作目标具体化和量化,明确了市政府对镇区产业转移工作的多项考核指标,每年对镇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通过市镇联动机制,实现了各级政府与基层企业的良性高效互动,全面落实产业转移各项政策。
(中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供稿,2012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