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科技创新强省建设专场,介绍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省中小企业局(省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局长杨淑鹏同志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工作接受提问。

  南方日报记者:目前全球的产业竞争是比较激烈的,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请问在推进广东的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广东工信主要有哪些举措?谢谢。

  杨淑鹏:谢谢您的提问。

  近年来,我厅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强芯工程、数字化转型为着力点,不断加快重点产业核心技术领域创新突破,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一)大力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加快构建我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四梁八柱”,获得国家部委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组织举办中国IC30人圆桌会、第24届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年会暨供应链创新发展大会,有力引导优质资源向广东集聚。推动成立投资规模均超百亿元的湾区半导体、广大融智、智能传感器等三大产业集团和总投资规模达千亿元的六大产业基金,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集聚区。

  (二)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一是出台《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和若干政策措施》等法规政策,明确我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路线图”,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二是在全国率先探索创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引进培育510家优秀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开展16个产业集聚区数字化转型试点,累计推动超2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6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三是积极培育壮大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广州、深圳持续提升中国软件名城建设质量,广东成为拥有2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唯一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产值连续31年保持全国第一,软件业务收入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两位。

  接下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认真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党代会确定的今后五年全省工作主要目标,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深化落实“1+1+9”工作部署,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为主抓手,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同时坚持以创新引领和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广东强芯”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完善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广东产业创新优势在新的高度立起来强起来,为广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作出积极贡献。谢谢!

  深圳特区报记者:我们了解到构建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是我省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之一的强核工程的重要举措。请问省工信厅,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工信在构建制造业协同发展体系建设方面的核心抓手是什么?目前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谢谢。

  杨淑鹏:谢谢您的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刻认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国家战略全局的重要地位,明确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坚持以创新引领和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强核工程”,注重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以“一个示范、两个中心、三个平台”为核心抓手,持续完善我省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制造业创新发展驱动力不断增强。近五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累计投入超万亿元。

  (一)重点培育“一个示范”,树立国家级技术创新企业标杆。累计培育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6家(覆盖14个地市),总数位居全国前列。示范企业围绕行业重大需求,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取得一大批在国际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引领带动制造业企业增强技术创新意识和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二)全力建设“两个中心”,抢占制造业创新高地。一是围绕战略性产业集群布局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产业共性技术攻关的“稳定器”。获批建设印刷及柔性显示、高性能医疗器械、5G中高频器件等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全国第一(全国21家),建设了6批33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完成全省14个地市的创新中心布局,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新能源等十多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省市合计安排财政资金超6亿元支持创新中心建设。二是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积极性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打造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加速器”。累计培育20批共151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不含深圳),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7家;其中1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获评“国家质量标杆”称号。企业技术中心已逐步成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载体。

  (三)着力搭建“三个平台”,打通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一是搭建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技术机构成功创建18家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为行业提供可靠性试验验证、标准验证、计量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分析评估等公共支撑服务。二是搭建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试点数字化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部、省、市、高校四方联络机制,搭建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试点(广州)数字化平台,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三是搭建中小企业创新成果对接平台。依托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智汇+智能制造技术众包平台”,累计建设线下示范点15个,入库企业近万家,入库成果2万多件,成果对接数量达2千多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