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2022年1月24日下午15:00-16:00

  二、地点: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型会议室

  三、文字实录如下: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厅在这里召开新闻媒体座谈会,请各位记者朋友来,就2021年我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亮点工作等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并听取各位对我厅宣传工作的意见建议。会议议程为:一是请我厅吴红副厅长介绍2021年我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为大家提供新闻报道的线索和材料;二是请我厅规划与产业政策处、制造业创新处、工业园区处、装备工业处、消费品工业处、电子信息工业处、生产服务业与交流合作处、民营经济处的负责同志介绍有关亮点、重点工作。出席今天会议的还有我厅相关处室的负责同志。

  首先,请吴红副厅长通报2021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吴红: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2021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积极做好“六稳”“六保”相关工作,制造强省、网络强省、数字经济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

  接下来,我用2个数据和5个“抓力”来介绍2021年我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第一个数据,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这个9%,超过原定年度目标,大幅高于“十三五”年均增速(5.3%),比GDP增速(8%)还高1个百分点,自2014年以来首次超过GDP增速。规上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8%,较2020年贡献率大幅提高14.2个百分点,较2019年提高10.5个百分点。这个成绩是近些年来少有的,一下改变了我省工业增速低迷状况,为稳定全省经济大盘作出重要贡献。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诸多风险挑战下,这个成绩更是来之不易。

  第二个数据,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5%。这个19.5%,大幅高于“十三五”年均增速(4.8%),自2016年以来首次实现2位数增长、首次超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好于全国水平。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24.6%,较2020年提高2.7个百分点。这个成绩也是近些年来少有的,一举扭转了我省工业投资长期不振局面,为全省经济发展后劲打下坚实基础。

  2021年,我省工业不仅在较高速度上站“稳”,更是在更高水平上迈“进”,又快又好地发展。我们主要有以下5个“抓力”。

  第一个“抓力”,抓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主力军”。省政府印发实施《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确定目标任务,优化布局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省里建立“链长制”,各地级以上市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一体谋划、一体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全年增加值占到GDP的三分之一强,发展速度快于GDP增速,成为我省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要力量。

  这里,我特别提一下芯片、制造业投资政策和重大项目。芯片是我省产业最薄弱、最容易被“卡脖子”环节,是亟待攻关的重点领域,是我们大干快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过去一年,我省大力实施“广东强芯”工程,构建广东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四梁八柱”,三大产业集团正式设立,引进建设一批制造、封测等项目,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成效凸显。在制造业投资政策和重大项目方面,2021年省政府出台“制造业投资十条”等政策,极大提高了企业在粤来粤投资的吸引力;同时,对计划总投资额超9000亿元的32个百亿元以上制造业重大项目展开跟踪服务,推动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快建设或顺利投产。这些政策和项目,与战略性产业集群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合为一体,加速了我省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前进步伐。

  个“抓力”,抓大型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园,打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动力源”。我省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珠三角地区内部都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其中重要影响因素是工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一些地区工业园区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我省以工业园、产业园为着力点,谋划建设更多更大更好的工业发展载体,建大园区,大干工业,助力区域协调发展。2021年底,省政府出台《关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形成若干大型产业集聚区的实施意见》,安排专项资金,启动建设珠海、汕头、佛山、中山、江门、湛江、肇庆等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为这些地区经济增长打造“新动力”。我们还实施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攻坚战三年行动,新布局建设韶关韶钢产业园、中山南区产业园等省产业园,培育首批19个特色产业园,累计建成95个省产业园。目前,95个省产业园贡献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四成以上的规上工业增加值。

  个“抓力”,抓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生力军”。推动省政府印发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在全国首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累计推动超2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6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促进降本提质增效。成功举办2021年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建设全国首个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试验区,彩色电视机产量、显示面板月产能、4K电视用户数、4K电视频道数等均居全国第一。推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广州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加快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2021年全省新建5G基站4.67万座,累计建成17万座,约占全国八分之一,实现全省所有县级行政区域主城区5G室外连续覆盖。全省光纤接入用户超4000万户,100M以上光纤用户占比近94%。先行先试数字经济领域立法,《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于2021年9月1日起实施。据有关智库测算,广东数字经济规模居全国第一。

  个“抓力”,抓生产要素供给和方式转变,为厚植我省工业发展优势打造“助力器”。持续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获批组建,我省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3家,数量为全国第一;新增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达到33家。加快核心软件攻关与应用推广,做大做强重点软件企业,我省有18家入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强。谋划培育产业人才,开展省制造业高端人才“千企智造·智汇行动”,对接高端人才5.4万人,精准定向引进企业急需紧缺人才1374名。提升工业设计和工艺发展水平,新增培育认定13家国家级、139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率先立法保护“新兴工艺美术”,新增2个国家级、5个省级工业遗产。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培育48家绿色工厂、327种绿色设计产品、1个绿色工业园区、14家绿色供应链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超1400家。推进智能制造向纵深发展,培育303家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13个。

  个“抓力”,抓市场主体,激发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市场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为帮助企业谋发展、得实惠、有活力,在发展环境方面,出台《广东省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实施意见》,完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长效机制,举办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举办第十七届中博会、首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开拓市场创造商机,又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减税降费,2021年预计超1500亿元。在企业自身方面,新粤商培训工程全年累计培训中小企业高管超6000人次;在全国首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挂牌上市融资服务,2021年26家专精特新企业实现上市,争取到6家金融机构为战略性产业集群企业(项目)新增9518亿元融资支持;用好奖励政策,全年推动超9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实现提质升级;协调工业企业电力供应保障,将有序用电对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全年超5000家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2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04家,企业发展质量更高、能力更强。

  去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防疫物资生产供应、战略性产业集群、大型产业集聚区谋划建设、芯片、装备制造业、制造业创新中心、优质企业培育、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工业旅游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工作,取得系列靓丽成绩,待会由我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作进一步的介绍。

  展望2022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继续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住工业增长摆在最重要最突出位置,强化研判调度,采取新举措进一步保企业、促投资,我们有信心、有底气一季度实现“开门稳”。我们将继续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全面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加速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扎实推进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供应链韧性;同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下大功夫推动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以新作为、新气象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的介绍先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吴红副厅长。接下来,请各处室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亮点、重点工作,首先有请规划与产业政策处主要负责同志介绍。

  规划与产业政策处:2021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工作部署,主动谋划、勇于担当,高标准、高质量系统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获得李希书记批示肯定。一是统筹谋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蓝图。高标准编制并推动省政府印发实施《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全面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提出“四个定位”“六大发展目标”“20个产业发展重点”,明确了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重点区域布局和创新资源、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等情况,以优化产业集群发展布局持续推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制造业发展格局。二是稳步推进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建立健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联动协调推进机制。由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链长”,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等10位省领导分别担任相关产业集群的“链长”,建立完善“五个一”工作体系,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1+20+21”省市集群专班工作机制常态化有效运转,初步形成了“省市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积极谋划优质企业培育工作。加大大型骨干企业和单项冠军培育力度,今年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达35家,全国第二,并连续三年翻番;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大型骨干企业达311家左右。

  2022年,我们将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扎实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不断开创“十四五”制造强省建设新局面贡献新的力量。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全力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充分发挥“链长制”统筹管总作用,完善“五个一”工作体系和“省市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积极打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对全省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的统筹协调,深化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加快产业集群数据图谱推广应用,为产业链强链补链和精准招商提供指引。二是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统筹协调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布局,建立重点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库,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探索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评估机制并开展常态化评估,及时跟进了解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备份”情况,谋划并做好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链中育长板、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中锻长板,加快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三是培育发展根植性强的优质企业。谋划出台实施培育发展优质企业的政策,加快构建以“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为代表的优质企业梯次培育发展的体系,优化企业省长直通车制度等对企业服务联系制度,推动大企业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创新链,构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共生共荣的生态。

  主持人:谢谢规划与产业政策处主要负责同志的介绍。下面,请制造业创新处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亮点、重点工作。

  制造业创新处:2021年,我们坚持以创新引领和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瞄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这一关键点,注重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持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有力支撑我省建设产业创新高地。

  一、全力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制造业创新高地。大力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是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之一的强核工程的重点工作。我厅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的36个重点领域,积极筹划布局,目前我省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达到3家,全国第一(全国21家)。一是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成功落户深圳。2021年11月获批组建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圆满完成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在未来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目标任务。该中心是目前我国5G领域唯一布局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聚焦新型半导体材料及工艺、5G中高频核心器件、面向射频前端的硅基毫米波集成芯片等三大研发方向,着力打通共性技术攻关、中试孵化到产业化全链条,有效补充我国5G产业链创新短板。二是进一步发挥高性能医疗器械、印刷及柔性显示两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作用。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依托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优势,立足新型显示国际领域,建成全球领先的G4.5代印刷显示中试平台,将为大尺寸印刷柔性显示面板量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开展医学影像、生物材料与植入器械、生化检验以及手术机器人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年度考核中取得优秀评价。

  二、积极布局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撑战略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在抓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同时,我省围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布局建设6批33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021年新筹建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目前从区域看,已完成全省14个地市的创新中心布局,其中梅州、中山、肇庆市实现“零突破”;从集群看,已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十多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将有效汇聚创新资源,打造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的创新高地,树立创新标杆,打通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主持人:谢谢制造业创新处主要负责同志的介绍。下面,请工业园区处负责同志介绍亮点、重点工作。

  工业园区处:2021年,我厅在推动制造业平台载体建设方面,构建形成了从大型产业集聚区—省特色产业园—省产业园—村镇工业集聚区的新工作格局,为推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全力推动大型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起草并报省政府审定印发了《关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形成若干大型产业集聚区的实施意见》,启动在珠海、汕头、佛山、中山、江门、湛江、肇庆等地市规划建设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今年1月,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政策适当靠前发力的精神,省财政已下达14亿元专项资金,以注册资本金方式注入各地园区开发公司,支持大型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下来,我厅将会同省有关部门,加强政策支持和系统指导,加大用地、资金等资源要素支持,加快大型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打造我省制造业新的增长极。

  二是聚焦我省重点培育的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建设了首批19个广东省特色产业园在各地区各园区积极参与申报基础上,去年我们培育了在汽车、智能家电、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10余个产业领域具有鲜明特色优势的首批19个广东省特色产业园,引领全省工业园区聚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擦亮区域产业“金字招牌”。今年,我们还要开展第二批广东省特色产业园培育工作,也欢迎各地市、园区积极参与申报。

  三是持续推动省产业园提质增效,进一步巩固扩大了产业发展阵地。去年报省政府批准,新设立广东省韶钢产业园、广东省中山南区产业园,省产业园数量增至95个,累计落户工业企业8400家,投产企业640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1万亿元,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省产业园规上工业增加值占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比重超过40%,有效带动支撑粤东西北地区工业经济发展。下来,我们将继续引导珠三角优质企业项目转移落户省产业园,提升存量、扩大增量,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四是打响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攻坚战去年我们与省有关部门联合印发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行动方案,并与佛山市、顺德区签订协议共建顺德高端装备产业基地,推动引入优质企业项目16个、投资166亿元,以打造样板的方式,为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提供示范。今年,将联合省有关部门打造一批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示范项目及示范园区,进一步促进珠三角村镇工业集聚区土地连片集约开发,打造一批现代化工业园区,吸引优质项目落地,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优质承载平台。

  主持人:谢谢工业园区处负责同志的介绍。下面,请装备工业处负责同志介绍亮点、重点工作。

  装备工业处:2021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真贯彻落实制造强省战略,紧密围绕“1+1+9”重点任务,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大力推动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助推全省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我省汽车产业规模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全力协调缓解汽车芯片供应短缺问题,推进广汽丰田四线、小鹏汽车肇庆工厂等重大项目提前满产,帮助重点企业解决省内外600多家产业链配套企业受疫情和有序用电影响问题,支撑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汽车3家企业在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进入全国前十,推动我省汽车产量创历史新高,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2021年,我省汽车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052.1亿元,同比增长9.4%,占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5%;汽车制造业销售产值9483.1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省规上工业制造业销售产值比重达5.8%,实现汽车产量338.5万辆,同比增长8%,占全国同期产量12.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53.5万辆,同比增长155.6%,占全国同期产量的15.1%。

  二是推动高端装备创新发展。编制发布《广东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1年版)》,支持40个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与推广应用。重点推进47个投资总额966.3亿元的高端装备项目建设。加强企业梯度培育工作,2021年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2家(项)。2021年全省高端装备产业营业收入约2500亿元,其中金属切削机床产量8.21万台,同比增长38.1%,机床数控装置同比增长30.8%;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增长19.1%。

  三是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加快培育我省机器人产业自主品牌,围绕研发制造、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系统集成服务,共遴选认定5批86家省级机器人骨干(培育)企业,其中机器人骨干企业46家。推动机器人企业深耕细分行业,加强专业化、差异化发展,2021年我省14家机器人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计划,新增13家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居全国第一。2021年,全省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12.44万台(套),产量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全国产量36.60万台,同比增长44.9%),占全国产量的34.0%,同比增长56.5%,高出全国平均增速11.6个百分点。服务机器人累计同比增长41.5%。

  主持人:谢谢装备工业处负责同志的介绍。下面,请消费品工业处负责同志介绍亮点、重点工作。

  消费品工业处:2021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和新冠病毒疫苗生产供应保障,大力推动智能家电等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助力经济社会和消费品工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当好防疫物资的“筹粮官”。广东省“一网多园多核多点”的公共卫生应急物资生产保供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藏储于地”产能布局得到有效落实,广清应急物资产业园、九江医疗防护用品生产基地等综合性防疫物资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产能储备企业培育建设的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目前,全省口罩日产能达到2.6亿只,新冠病毒疫苗供应全国第一,新冠病毒疫苗自主研发生产实现了“零”的突破,全年重点应急医疗物资生产供应平稳有序。

  二是消费品工业发展稳中有进。2021年,全省规上消费品工业企业超3.1万家,完成工业增加值约13500亿元,同比增长约10%,工业销售产值超5.3万亿元,约占全省规上工业的35%,拥有现代轻工纺织、智能家电、生物医药、食品等战略性产业集群,房间空调、4K电视、手表、灯饰照明、建筑陶瓷、不锈钢日用制品等产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2021年7月,《广东省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条例》正式实施,在全国率先将“新兴工艺美术”纳入立法保护范围,2021年工艺美术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超2200亿元,约占全国的1/4,居全国首位。

  三是智能家电产业增长较快。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共有规上企业超5600家,202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约3300亿元,同比增长近20%,实现工业总产值超1.5万亿元,同比增长近30%,其中小家电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比重超60%。拥有代表性上市企业80家,其中营收超千亿元的企业4家。

  主持人:谢谢消费品工业处负责同志的介绍。下面,请电子信息工业处负责同志介绍亮点、重点工作。

  电子信息工业处:2021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全面实施“广东强芯”工程,积极建设新一代电子信息、超高清视频显示战略性产业集群,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平稳发展,为工业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大力推进“广东强芯”工程。高规格举办中国IC30人圆桌会、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年会、“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等行业活动,推进我省集成电路产业的“四梁八柱”从构想走向实现,获得国家支持我省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推动成立投资规模均超百亿元的湾区半导体、广大融智、智能传感器等三大产业集团,设立总规模达千亿级的六大投资基金,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集聚区。成功引进我省第一条车规级碳化硅芯片制造产线、2条12英寸特色工艺芯片生产线等多个重大项目,广东韶华、东莞安世半导体、河源众拓光电等一批项目动工,推动广州粤芯二期项目顺利开工投产。加大对广汽集团、东风日产等重点企业芯片协调保供力度,有力缓解“芯片荒”。

  二是加快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建立完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省市联动协调推进机制,支持建设首批特色产业园区,跟踪服务一批重大项目,继续举办“2021中国手机创新周”系列活动,支持中国电子集团总部南迁深圳。2021年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4.34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高于上年同期2.4个百分点,占全省26.4%,两年平均增长2.3%。实现工业增加值9174.97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高于上年同期5.1个百分点,占全省24.5%,两年平均增长2.4%。

  三是大力发展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成功举办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李希书记、时任省长马兴瑞等省部领导出席,建设全国首个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试验区,推动超视界10.5代线、乐金8.5代OLED面板线等重大项目陆续达产,支持惠州仲恺高新区建设首批特色产业园。彩色电视机产量、显示面板月产能、4K电视用户数、4K电视频道数等均居全国第一。

  主持人:谢谢电子信息工业处负责同志的介绍。下面,请生产服务业与交流合作处负责同志介绍重点工作。

  生产服务业与交流合作处:一是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全省工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指示要求,持续深入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在全国率先出台首个省级工业遗产保护管理制度——《关于广东省工业遗产的管理办法》,推动全省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2021年认定5个首批广东省工业遗产,其中佛山南风古灶、江门市甘蔗化工厂、清远英德市红旗茶厂已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工业遗产。组织工业遗产和工业博物馆的摸查,全省各地共上报工业遗产39个、工业博物馆40个。会同省发改委指导韶关、茂名等老工业城市制定落实《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生活秀带”工作方案》等,积极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围绕工业遗产资源建设工业博物馆、开展工业旅游、研学科普等工业文化传播展示活动,让老物项发挥新作用。

  二是加快发展工业旅游。为贯彻《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丰富我省工业旅游资源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工业旅游参观体验需求,我厅与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2021年广东省工业旅游培育资源库入库申报审核工作,最终共确定5种类型127个工业旅游资源作为2021年入库培育对象,进一步丰富我省工业旅游产品。其中现代智慧工厂20个、新技术新业态体验站8个、匠心制造企业39个、工业文化载体49个、其他类型11个,数量较多的地市有广州24个,深圳14个,佛山13个,主要集中在现代农业与食品、家电家居、陶瓷材料、医药健康等方面。同时,我厅联合省文化和旅游厅连续两年开展省级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工作,共认定40条精品线路,覆盖20个地级市,超过100多家工业企业踊跃参加,树立一批开展工业旅游业务的典型示范,进一步提升我省工业品牌影响力,弘扬优秀工业文化。下来,我厅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工业旅游发展。有意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可积极与当地工业和信息化、文化和旅游部门咨询联系。

  三是积极筹办第十一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为进一步提升工业设计创新水平,支撑服务我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第十一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计划于2022年3月初全面启动。大赛以“新设计·新发展·新格局”为主题,设有产品设计组、概念设计组、产业设计组三大组别,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举行。大赛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广东工业大学承办,详情届时可登录“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的官方网站进一步关注。

  主持人:谢谢生产服务业与交流合作处负责同志的介绍。下面,请民营经济处主要负责同志介绍重点工作。

  民营经济处:2021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安排,扎实做好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推动全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截止2021年底,全省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约630万家,同比增长10.9%;上缴税收4920.92亿元,同比增长9.1%;新增就业约105万人,占全省新增就业的74.8%。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高规格举办省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暨民营制造业项目签约仪式,现场签约32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400亿元,有力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二是经省政府同意,制定出台《广东省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实施意见》,从7个方面提出23条规定,进一步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是充分发挥省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筹备召开领导小组第八次、第九次会议,贯彻落实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1+2”政策,深入摸查全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四是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截至目前已为企业追回账款52亿元。建立完善广东省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平台,制定投诉处理工作指引,截至目前已经完成422宗投诉处理。

  主持人:谢谢民营经济处主要负责同志的介绍。

  感谢各家媒体单位对工信宣传工作的长期支持和关注,也请你们继续关心关注广东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弘扬工信工作正能量,为我省工信事业继续鼓舞呐喊。提前祝愿大家新年快乐,生活生龙活虎、事业如虎添翼,虎年大吉。

  今天的媒体座谈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