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609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粤工信案函〔2021〕197号A
来源:本网原创稿发布时间: 2021-06-09 09:35:54

何大钢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继续帮扶民营中小企业纾困发展的建议收悉。您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形势分析我们表示认同,感谢您就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提出宝贵建议。经综合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和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税收等方面让利

  近年来,我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2019年我省减税降费3044亿元,2020年我省新增减税降费 3129 亿元。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党中央和国务院综合判断经济形势,持续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对冲部分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适当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继续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扩大失业保险返还等阶段性稳岗政策惠及范围”“进一步清理用电不合理加价,继续推动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引导平台企业合理降低商户服务费”。3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发布《关于延长部分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6号)、《关于延续实施应对疫情部分税费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7号),对多项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进行了延长。3月31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公告》,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进一步明确了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条件范围和期限。4月9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2021年第12号),税务总局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公告》,进一步明确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口径和期限。我省于今年2月也出台《广东省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粤人社发〔2021〕13号),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延长实施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职工医疗保险缴费政策等措施,支持企业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切实降低民营中小企业税负。

  二、关于加大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的统一部署,我省积极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建立了“广东省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平台(广东省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平台)”(http://968115.cn/register/),于2020年9月1日正式开通上线运行,统一收集和办理中小企业投诉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拒绝或者迟延支付款项的事项,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二是抓好清欠落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2018年11月起我省组织开展清理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下称清欠)专项行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截至2020年底,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共排查到拖欠账款54.51亿元,已清偿51.96亿元;剩余欠款2.55亿元均为已进入司法程序的账款。清欠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国务院相关部门的肯定。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做好防范化解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工作部署,在巩固前期清欠工作成果基础上,多措并举不断健全长效机制,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一是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和预算审核,从源头确保项目资金落实到位。二是督促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严格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保障民营中小企业账款及时支付。三是推进有分歧欠款进入司法程序解决,抓好拖欠投诉线索核办和严防新增拖欠。四是健全完善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与处理平台,通过粤商通和省政务服务网,统一收集、转办、办理中小企业投诉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拒绝或者迟延支付款项的事项,并实现催办、督办、反馈、汇总分析、提醒等功能,建立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的长效机制,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

  三、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

  近年来,为缓解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省开展了多项工作。一是建立完善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近年来,我省以省财政出资,支持各地市建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通过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引导全省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扩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规模,有效地提高了中小微企业首次获贷能力。银行对列入政府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支持的企业执行不高于基准利率1.3倍的贷款利率,对抵押物充足的企业贷款利率不上浮。目前,全省共有19个地市(不含深圳)及29个县区设立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各级财政资金到位约27亿元。截至2021年3月底,全省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累计帮助4.61万家企业获得贷款1410多亿元。二是积极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体系。2015年起,我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通过省级财政出资设立省、市政策性担保机构,吸引社会资本参股政策性担保机构,并引入优质商业担保机构的经营团队,实现政府政策资源和市场化机制效率相结合。目前我省财政共安排7.5亿元支持15个地市建立政府性担保机构,吸引了约30亿元社会资本参股,资金放大效应明显。截至2021年3月底,各地市(不含深圳)政府性融资(再)担保机构累计帮助1.23万家中小企业获得贷款674.08亿元。同时,积极发挥省级再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增信作用,截至2021年3月底,省融资再担保公司累计帮助5.24万家中小企业获得贷款3137亿元。三是积极推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2017年以来,我厅配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联合制订《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7-2019年)》,推动我省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主体数量快速增加,规模稳步增长。其中,对帮助省内上游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核心企业,我省每年按年化融资额的1%给予奖励。截至2021年3月底,我省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的注册企业超过1.37万家,累计促成融资1.68万笔,帮助企业融资5471.12亿元。四是加强政银合作深化金融服务。2019年5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印发《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服务实施方案》(粤工信融资函〔2019〕1335号),向“小升规”及培育企业、高成长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出了专精特新优质融资服务,一年期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5%。同时还免除贷款过程中的评估、中介等费用,承诺资料齐全的3天内贷款到账。截至2021年3月底,累计为5300多家企业提供融资361.04亿元,综合利率不高于4%。2020年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等八部门联合制定《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的实施意见》(广州银发〔2020〕51号),省金融监管部门出台《关于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意见》,从金融、财税、产业、就业政策等方面推进深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截至2020年末,广东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48万亿元,同比增长20.1%,占企业贷款余额的55.1%,比2019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39.1%;贷款户数达到189万户,比2019年末增加22.95万户。

  下一步,一是加强政银企合作,落实好《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与新兴产业集群专属融资服务方案》,计划未来五年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与新兴产业集群企业新增2.45万亿元人民币贷款支持,加快推进我省战略性支柱与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发挥“中小融”“粤信融”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等金融基础设施作用,对帮助中小微企业实现应收账款融资的供应链核心企业给予奖励。三是加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工作力度,会同广东证监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推出《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挂牌上市融资服务方案》,力争未来五年推动3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四是建立健全银行业对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的容错机制,防止“终身追责”成为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投放资金的“紧箍咒”。引导督促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比。

  四、关于提升劳动者技能

  近年来,我省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安排,聚集服务产业和促进就业,扎实推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工作,助力中小微企业“六稳”“六保”工作。一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有效应对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对受疫情影响停工停业的企业发放以工代训补贴,2020年支出补贴资金39.1亿元,惠及全省4万家企业290万职工。鼓励和支持各地在疫情防控期间,推荐优质线上培训平台,开展“三送”(“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活动和粤商大讲堂在线直播宣传等措施,2020年全省累计各类企业职工适岗培训备案人数434.57万人次,完成培训286.28万人。面向各类企业全面推行以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为主要模式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方式,缓解工学矛盾。2020年全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3.8万人。二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我省97名选手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取得32金13银11铜27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我省成功举办第一届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大赛设立142个竞赛项目,涵盖智能制造、养老服务、物流供应链等诸多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吸引5500人进入决赛阶段。我省通过积极参与和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吸引各行各业人员广泛参与,有力带动了企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

  下一步,一是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围绕我省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开展百万工人技能提升行动计划,通过综合运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政策,为战略性产业集群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中小微企业大力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加快完善我省远程职业培训平台功能,丰富线上培训课程资源,增强企业职工培训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二是全面推行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发挥企业用人主体作用,按照规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自主确定评价职业(工种)范围,自主设置职业技能岗位等级,发挥技能等级制度促进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作用。三是不断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加快构建以世赛为龙头、国赛为主体、省赛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完善竞赛选才育才机制。紧密结合我省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生产实际,积极筹办第二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鼓励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为企业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广阔平台。

  五、关于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引导优质外贸产品开拓国内市场

  近年来,国家、省市联合举办了多场出口转内销活动,通过组织省内中小企业参加国内各类展会,帮助其拓展国内外市场。2019年我省成功举办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团参展参会,采购商7.8万人,共有24.5万人次进场参观、洽谈和采购,合同意向总金额322亿元。其中,我省参展企业63家,合同意向金额1.23亿元。在广交会期间举办主题为“国内国际双循环、内贸外贸齐驱动”的出口转内销和双循环贸易促进活动,组织我省优质出口企业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广百、友谊等线上线下采购商进行供采对接,成效明显。由商务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外贸优品汇,扮靓步行街”活动(深圳),100余家重点外贸企业集中亮相,上千种优质外贸优品一站式购买。广州市举办“老字号嘉年华”暨出口转内销展销活动,以“国潮国货,幸福生活”为主题,几十家中华老字号、广州老字号及出口企业参加,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组织我省(含深圳)数字贸易、文化创意、体育服务、健康服务等领域共计100家企业(含1家园区)参加了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组织我省30余家餐饮企业赴澳门开展交流活动,举办“中小企+互联网”工作坊,并在粤澳名优商品展上开展“粤菜师傅”现场展示活动。组织我省企业参加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活动。2020年10月,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我省印发了《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若干措施》,从优化市场准入推动标准接轨、搭建出口产品转内销平台等方面制定十三条措施,进一步帮助外贸企业纾困解压。

  下一步,一是巩固市场优势,实施粤贸全球品牌、展会提升工程。每年举办粤贸全球境外自办展、粤贸全国经贸活动各100场,预计五年累计带动企业参展超1万家次。提升广交会能级,推动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等高端展会升级。今年下半年举办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中小微企业日”系列活动,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继续组织省内中小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等展会活动,继续指导有关地市在步行街(商圈)举办出口转内销活动,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渡过难关。二是增强枢纽功能,推出重大贸易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工程。办好广州南沙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在省内建设一批重要产品进口平台,打造辐射全国的集散中心。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布局若干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国内大循环区域支撑。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6月7日

  联系人及电话:刘勇华 020-83135950